阅读理解分类及知识点(阅读理解常考知识点分析)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忠良老师,今天是第一次通过公众号,给大家分享关于阅读理解的知识点。

昨天做了一篇阅读理解,有一个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是叙述的顺叙,所以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叙述的知识点。

在语文考试中,场考的关于叙述的考点有两个:

1、 叙述的人称

2、 叙述的顺叙

1、 叙述的人称

人称我们都知道,第一人称是“我”,第二人称是“你”,第三人称是“他”“她”“它”。

1、第一人称的考察,经常会出现在赏析题中,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作用是:方便作者表达细腻的情感,使读者读起来感觉更加真实。

2、文章运用第二人称的作用就是便于沟通,倍感亲切,有很强的代入感,就好比作者在跟你说话,跟你分享一个故事一样,能够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3、第三人称像是一种上帝视角,事情通过作者的描述,就好比发生在你的面前,第三人称的作用是:

(1)、比第一人称更客观,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2)、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好的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做作,不矫情;

(3)、 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阅读理解分类及知识点(阅读理解常考知识点分析)(1)

以上就是叙述的人称,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叙述的顺叙

叙述的顺叙有三种,分别是: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

顺叙指的就是按照事情的正常发展进行描述,由于太平淡,所以在考试中不会考到。

倒叙指的就是把故事的结尾挪到了开头,先描述结尾,这样的作用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产生悬念,引人入胜。这种叙述的手法,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也经常会看到。比如电影《盗梦空间》和《阿甘正传》都是先展示的结尾,然后又从头开始的故事。

插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指的是在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止,开始新的故事,等新故事结束后,原来的故事才继续进行。说的简单点就是中间突然插入了另一个故事。这种手法在电视和电影中也经常遇到,比如我最近在看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边就大量的运用了回忆,以补充剧情中突然提到的,但是观众又不太明白的事情,回忆是影视剧中插叙的运用之一。

因为插叙的应用场景很多,所以插叙的作用也有很多:

(1)、 对主要故事做铺垫、照应、补充说明的时候,可以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也更充实。

(2)、 运用插叙,增加对人物的多方面的展示,便于突出人物形象。

(3)、 插叙的运用,也可以避免情节的平淡,让内容更加跌宕起伏。

平叙也叫做分叙,通常情况下,故事都是围绕一条主线进行的,而分叙指的是故事围绕两条线索同时进行。比如《西游记》刚开始围绕孙悟空拜师学艺、大闹天宫来写,接着围绕唐三藏西天取经的前期准备开始写,后来两个人物因为某种机遇,进入带同一个故事场景,一起去西天取经,这就是平叙。平叙的作用是使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好了,今天就为同学们分享这么多。如果有什么关于阅读理解的问题想要咨询,欢迎在文章结尾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