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

作者:吴志民 军旅警营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来源:38军子弟后代

纪 念 参 军 五 十 一 周 年

我于1950年10月31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38军留守处,当时父亲正率领志愿军第38军赴朝作战。 1966年在北京八一学校初中毕业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1967年1月,父亲受到了冲击,使得我在1968年初两次当兵均因政审不合格而未批准。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

1968年

1968年5月,北京军区恢复了父亲军区常委、政治部主任的工作,我入伍的问题迎刃而解。5月下旬我坐火车来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的38军112师师部,正赶上师党委扩大会结束,朱家礼师长、苗敬芬政委问我想去哪个团,本来认识335团郭政委,但334团刘崇礼政委热情邀请我去334团(平江起义团,抗战时期我父亲曾经任过政委),我就跟着刘政委来到涿县松林店营房招待所。

第二天我先找到在通信连两瓦班当兵的李继军(李天佑之子,我同学李亚宁的大哥)了解了一些部队的情况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团长陈德俊征求我的意见,是愿意到红二连尖刀班还是到有"小熔炉"之称的通信连两瓦班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两瓦班。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

两瓦班有 25 个人,其中 66 年以前入伍的 14 人。两瓦机就是《英雄儿女》中王成背的报话机。当时团对师用 15 瓦电台,团对营用 2 瓦报话机,营对连用步弹机。两瓦班在 64 年大比武时是个尖子班,但主要是用毛泽东思想育人上成绩突出。下到班里不久,就与大家融到一起。助民劳动时,工农子弟主动帮我挑水、拔麦子。年终总结时我完成自己讲用引路后帮助他们准备材料。一位蔚县的战士家里遇到困难,我主动资助他。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

1968年8月10日,北京军区隆重举行庆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卫生科”命名大会。因为我们团离北京近,所以就代表38军出席大会。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

当时38军时兴迈小正步,在参加会议的各部队里尤为突出,步伐齐、口号响、歌声嘹亮,十分令人瞩目,不愧是"万岁军"的代表队。会后领导放了我两天假,弟弟妹妹都去涿鹿县劳动,晚上向妈妈汇报当兵两个月的情况。

为送给班里每个战友两枚毛主席像章,我特意找到装甲兵王振祥司令员和李宣化主任帮忙。第三天一早赶到85楼招待所,搭车先去范天恩叔叔家,然后回部队。在招待所碰到吴皖平,他也准备去112师当兵。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

1968年8月,刚当兵三个月,毛主席发表最新指示,全团作为军宣队到七机部与军管会丶工宣队一起宣传毛泽东思想,维持七机部正常工作。军管会主任张翼翔,副主任杨国宇。部队先在北京体育馆集训两天,然后下到各点。

通信连两瓦班负责部直工作,我一人负责办公厅,经常与钱学森、曹光琳接触。刘秉彦副部长被打倒了,他儿子是八一学校校友,还私下聚过。党中央召开八届十二中全会后,我们在首都体育馆亲耳聆听周总理的报告。刘少奇被开除党籍后,组织观看刘少奇访问印尼等纪录片,工农出身的战士私下里偷偷表示不理解。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

全连指战员在天安门前合影。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7)

1969

珍宝岛事件后,军队开始抓训练。两瓦班68年兵撤回营房,与在营房的69年兵一起组建通信训练队。1969年7月下旬,中央下决心解决保定问题。38军和保定地区革委会联合发出"7.22"布告,提出了两派制止武斗、上交武器,按系统、行业、班组搞大联合。

38军组织了八千人的军宣队,我们通信训练队也参加了。先到保定市收缴武器,促进大联合、三结合。北京军区、河北省、河北省军区、38军组成一个领导班子,我父亲是主要负责人之一,天天忙得不亦乐乎。我借着到军部报喜的机会想见他一面,却一直等到深夜。

8月10日,在保定市体育场召开了有十万人参加的"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宣判大会",会上宣判两人死刑。其中一人据说是谢富治找到军王猛政委证实后批准枪毙的。8月底,保定地市实现了"三结合。

之后,我们训练队先后到定兴、涞水、雄县、滿城、安新等地执行任务。到涞水的白涧、镇厂要过十八盘、紫荆关,路上听广播说越南胡志明主席去世了(1969年9月2日)。在定兴县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广播站广播布告,从军区大院参军到114师340团的一群校友寻声找了过来。

国庆节是在白洋淀上度过的,那时甲鱼很便宜,大家饱吃一顿。到十月底,收缴武器工作基本结束,武斗工事全部拆除,武斗人员全部返回原单位,武斗停顿。这时,中苏关系紧张起来,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我们回到部队,我随后指(后方指挥部)撤到团农场。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8)

11月份,训练队结业了,一部分人分到各营和团直属炮兵连。我留下当了副班长,12月入了党。老兵复员后当了班长。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9)

1970

由于战备的需要,334团在1970年初调到北京市大兴县负责三号山施工。由于1969年底38军组编成摩托化部队,两瓦班换了新机器(硅两瓦)。我到师通讯科领了机器,学会操作,与15瓦、150瓦两个电台的人员每天训练。班里的战士岁数小,头脑机灵,运用密语的速度和准确赶上了大比武时期。

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4月24日,我代表两瓦班参加112师学毛著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会,会上两瓦班被记集体二等功一次。这是组织上对几拨两瓦班战士的肯定。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0)

6月份,有消息说让我到团司令部军务股接李继军任保密员,我十分不满意,愿意留在通信连当通信排长。连长私下对我说,你到机关就提干了,在连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

我感谢组织上的关怀,由天宫院搬到了位于三号山的司令部。临走时全班战士痛哭流涕,依依不舍。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1)

部队1970年底完成了战备施工任务,撤回到松林店营房。部队非应征入伍人员比较多,我私下统计了一下,竞达好几百多人。三连军以上干部子弟就十多人。这里一部分是总部首长及大院子女。

例如总参三部的子女无法在本单位办入伍手续,就与38军交换办理。高院(高等军事学院)子弟不少已经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9年底陆续来了一些。二是父母平反后找到部队。三是部队在执行军宣队、国防施工时的关系单位。四是通过各种渠道找来的。

田新新、田壮壮的母亲于蓝在抗美援朝时认识了当时335团战斗英雄、副营长陈德俊。在子女随父母双双下干校时想找部队试一下。没想到已任副师长的陈德俊一见来信滿口答应。

我还分配过一个打着我父亲旗号来的。细一了解,实际是新任秘书河南老乡的亲戚。我们几个人每个月做军事实力即快又准。单独入伍的人基本由我分配。

多年之后他们仍记得具体情节。这些人比较好认。刚入伍时在球场上迎面走来一位剃着平头的白白净净的人,一问叫高佩璞,十一学校毕业,在东纠干过。吴胜平个头高一些,他哥哥与我大哥同学,都是沈阳军区过来的。王亚中在八一高我一届,在北大附中红旗时经常来八一串门。一聊起来都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世交,半个世纪来一直保持着密切交往。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2)

部队回到营房,文化生活贫乏,兴起了讲故事,《绿色的确良》、《林强港湾》等传遍营房,田新新、高佩璞、吴志民成了主讲人。后来又中午踢足球,晚上打桥牌,挺值得留恋的。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3)

1971

1971年9月部队到赤峰拉练前。这次在营房住的时间较长,继1970年李继军、吴胜平、徐晓川、吴志民、高佩璞、吴皖平相继提干后,1971年拉练前杨志远、张忠泽、吴东升、裴晋平、陈曙东、孙建军、宋宇宁也相继提干。

团篮球场、化工厂冰棍房、靶场等地成了大家聚会的场所。大家比赛吃冰棍,最多的竟能吃五六十根,拉练途中还得带合霉素。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4)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5)

高佩璞和高洪羽

1971年夏天的一天,团政委高天正突然叫我随他一起去师部。原来父亲路过这里,那时他已经任天津市委第二书记、天津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王丕礼、苗敬芬从军里赶来陪同。因为从小养成不过问大人工作的习惯,直到现在也不知道缘由。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6)

照片前排左起:李贵彬、徐恒禄、丁纪元、苗敬芬、吴岱、王丕礼、姜振德、刘兆舫、吴志民、王耕农。后排左起:_、王全文、_、刘洪德、陆宏巨、刘华民、_、高天正、_、_。

1971年9月初,部队摩托化行军去辽宁省赤峰市演习。去的时候浩浩荡荡,走了四天。沿途不少群众夹道相迎。在赤峰翁牛特旗训练了几天后,在9月14日下午突然得到立即返回北京的命令。

经过一夜一天的紧急行军,只在密云暂停一夜,16日进驻昌平关沟一带,团部驻在臭泥坑。大家对突如其来的变化都很疑惑。部队处于一级战备,子弹上膛,大家把沿途的小卖部食品抢购一空。

我借回高碑店师部报军事实力的机会,路过北京时去皖平家停留了一下,俞惠如阿姨神秘地告诉我,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都出事了,但因当时要求保密,唯独没有提到林(彪)。回到关沟,跟大家一说,心里更没有底了。

不多久,连以上干部集中到三堡清华大学一处建筑群,传达了中央文件,开始批判林彪的学习。1971年12月派我到位于昌平县官高村的师炮兵集训队指导员。培训三个步兵团营属炮兵骨干。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7)

1972

1972年3月,师炮训队刚结束,又派我到保定地区方顺桥参加军"千人集训队"炮兵训练队。因为有师炮训队的基础,到了集训队不仅不吃力,因为数学底子好,在结业考试中只用了一半时间就就交卷并得了滿分。军炮兵处、师炮兵科都推荐我去南京炮兵学院深造,我不想走军事干部这条路而婉言谢绝了。

遇到休息日,回松林店营房一次。还有一次搭车去清苑338团营房看大哥鲁生(他刚从东北调来不久),不巧他不在。在第二天赶到军部坐返回班车时,遇到一批千人集训队中军部子弟。我建议334团两个排长和337团两名骨干比比刺杀,谁知337团倒赢了。中午在张文清阿姨家吃的饭。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8)

照片从左至右:刘钇、刘钒、刘朝春丶李涛和我。

与此同时,在1972年1月正式任命我为团85炮连副指导员。在1971年11月前后,我曾到该连蹲点。因为都是团直属队的,都住在营房东北角,抬头不见低头见,不仅干部熟悉,好多老兵也认识。

本来在1971年上半年,曾酝酿让我去机枪一连任副指导员,后来支左干部回来一些,没有位置了。经过蹲点,又在师炮训队当过指导员,还是军千人集训队炮兵队高材生,再到连队,军政训练都沒有问题。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19)

85炮连部分官兵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0)

当时在家的部分干部。从左至右司务长、连长、指挥排长、我、一排长。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1)

刚到连队不久,老连长调走了,从师农场调来一位新连长。

"九一三事件”后,军队开始学马列原著。为了培养辅导员,1972年夏天,我被抽到解放军军政大学学习马列著作。这里是位于昌平县的外训系,专门负责培训第三世界马列政党的军事骨干。

我们住的房子据说是柬埔寨宾努亲王住过。在我们学习期间,112师完成了任务,在昌平住了十个月后返回营房。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2)

1972年9月,到沈阳看望学习的弟弟,一段"绿色的确良"故事传遍东北三省。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3)

前排女士:唐晓华、兰萍、周林萍、张旭东、唐露华。后排男士:吴志民、唐曙、吴凯民、兰_。

我们完成了从军政大学学习马列著作任务后,先后几次给全团排以上干部辅导。11月,85炮连在易县李家坟,配合一营进行了实兵实弹营进攻演习。1972年底至1973年初,部队到北京市昌平县关沟战备施工。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4)

照片是施工休息时带领干部战士游览八达岭。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5)

团里的战友聚会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6)

拉练途中,后排左二为吴志民

1973—1976

1973年3月初,我正在北京市昌平县关沟段战备施工,团里突然通知我到位于南口的团机关,让我配合师司令部的两位同志搞"战例"外调。因为采访的对象现在都是军以上领导,考虑到我的家庭背景,找上我的原因其实主要是带路。这两位参谋都是河北大学毕业后在部队训练时留下的,家都在天津。于是我们一起先到天津,然后向东北出发。

我父亲1971年夏天调到天津市委工作后,我家也由北京八大处搬到天津,先住在常德道2号,又搬到马场道264号。我们3月4日头一站是沈阳。先后找到江拥辉、凌少农丶沈春光等,还看望了唐青山、翟仲禹等叔叔阿姨。到江拥辉伯伯处收获最大,他有张麻子沟等战斗的笔记本。外调组的人大喜过望!我个人专程到鞍山看了唐青山、翟仲禹在那里实习的女儿。

3月6日至9日,第二站是到长春,找樊希孝、杜秀章。我空余时间到位于当年日本帝国大厦的长春医科大学看了几位旅大八一小学的同学。听旅店的服务员说,有位瘸脚的老人冒大雪来了两次要见我,可沒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至今我不知道是谁,留下遗憾。

第三站是3月10日至12日从梅河口倒车去通化。一进206医院大门,恰巧见到一小学同学。由她带路,白天外调,晚上给她们讲故事,任务完成的十分顺利。在乘坐212吉普车去火车站的路上,看了看1954-1956年住过三年的凤凰山和市容。3月13日至19日,我们第二次来到沈阳,圆满完成了任务。

3月20日至22日,第四站到大连。一下火车,军分区蔡可德司令员、焦勇副司令员早已等候在那里(翟仲禹部长已打了电话)。安排在大连宾馆住下。空闲时还见了一下在大连当兵的丁纪元师长大女儿丁竞姸。还到黑石礁贺健伯伯家取到回天津的船票(在沈阳时就跟贺伯伯在沈阳医学院的女儿贺江宁说好的)。我们都是头一次坐船,第二天3月23日从塘沽下船,再坐火车到天津。

3月26日,再次出发,这次头一站是济南,首先找到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方曙叔叔,他说现在各大军区都在开党委扩大会批林整风,要找的张仁初副司令等人员大都在会上,不易见面。外调组的同志想先摸准门找准人,就不老麻烦我带路了,28日,我们就一路南下,路过泰安、南京(29日一31日)、苏州(3月31日一4月2日)、上海(4月2日一4日)、杭州(4月4日一6日),4月7日到了长沙。

到了贺东生、刘善福、杨大易家,这时经费不够了,还向杨司令员借了几百元。中间我还去武汉想见1967年抓王力的独立师牛师长,部队说要总政批准。4月13日还到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

4月17日从长沙到广州坐了一夜硬座。叶建民部长也在开会批林整风,没见到,只好经桂林(4月21日一22日)、贵阳(4月23日一24日)、重庆去成都。车上没座还挤得够呛,好在买了小竹凳,实在受不了时到桂林从车窗爬下火车,找个浴池睡一晚上,第二天夜里再爬上另一趟火车。到了贵阳睡了一晚,我到省军区廖鼎祥副司令员家串串门,廖小平不在,与廖司令聊天。

这时又没钱了,我先到重庆(4月25日一27日)四医大找妹妹的朋友高力力借了五十元,这才勉强在4月28日到了成都。张翼叔叔和高厚良叔叔的夫人把我们接到空军住下(成都空军指挥部)。这里38军出来的首长多,梁兴初、李忠信、江潮、丁甘如、张翼、孙洪道等,我还去陈仁麒、曲竞济家看了看。

五一时正好遇上江潮叔叔的女儿力群结婚,同她们一起逛了新都县宝光寺。寺里的五百罗汉保护的好,门口一副对联,因毛主席推荐给成都军区新上任的政委刘兴元而引起关注。我向曲琢阿姨借了钱,这才回到部队。已经是5月初了。

后来回想,走的地方比文革中大串联还多!

后来112师编辑印发的《战例》中,解放战争时期的秀水河子歼灭战、肥牛屯战斗、兴隆岭阻击战、金山堡战斗、拉法新站战斗、张麻子沟伏击战、郭家屯战斗等大量著名战例都出自于我们这个小组!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7)

沈阳火车站等候火车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8)

我和爱人洪江摄于天津

这次执行外调任务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已心爱的人,春节在天津相识,5月份在石家庄定情,相亲相爱已46年。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29)

左上:沈阳北陵,左中: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左下:大连黑石礁故居。右上:泰安,右中南京长江大桥:,右下:苏州狮子林。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0)

左上:杭州虎跑泉,左中:长沙爱晚亭,左下:韶山毛主席故居。右上:广州,右中:桂林芦笛岩,右下:重庆山城。

1973年7月,连队在易县裴山进行了一段训练后,112师在我连召开《85炮连夜间对运动目标射击》现场会。首先听取了我代表连队的经验介绍,又观摩了我连夜间对运动目标射击。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会后,师党委任命我为85炮连指导员(后因我上大学,命令未公布,直到1976年大学毕业后才履职)。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1)

1973年8月,我正在军炮兵教导队学习,突然接到军干部处通知,让我带二十多人到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学习。我原先没有上大学的愿望,5月份报名时就推辞了。这次是上级交给的任务,本来让我去电子系,我认为学成后与团队业务不对口(后来看来眼光短潜),改成中文系。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2)

从1973年9月一直到1976年9月在河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3)

河北大学同学在天津实习合影。前排左起:李少军、郝军、徐向东。后排左起:宋宇宁、潘红星、肖东、李林、吴志民、于龙、朱维平。

1977-1985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85炮连。连队刚完成唐山抗震救灾任务回营房。大家都知道我三年前曾经下过指导员命令,现任指导员马上让我主持工作。

为了不造成负面影响,我先到政治处干部股帮助工作,1976年12月被任命为100炮连指导员。这个连队我在1970年曾经蹲点搞年终总结。干部之间比较熟。连队连续两年立功受奖,我个人也荣立三等功和学雷锋积极分子。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4)

这是1977年老兵复员前全体人员合影。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5)

100连部分干部。从左至右:副连长王忠胜、副指导员杨瑞华、连长丛纯心、指导员吴志民、一排长周海、二排长李长杰、司务长王红灯。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6)

1977年6月,父亲陪同罗马尼亚军事代表团参观334团。334团是对外开放单位,师团两级都有外事办公室和专门的办公场地。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7)

荣立三等功和学雷锋积极分子喜报。前者是担任100炮连指导员时。后者是我已调任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可连队党支部和直属队党委仍肯定我的工作,报团党委批准。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8)

1978年秋任团政治处组织股青年干事、团工委副书记。政治处合影。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39)

组织股成员。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0)

1979年5月,政治处欢送刘模贵主任去336团任职。我被提为司令部直政股股长(副营)。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1)

1979年5月,作为334团团工委副书记,在团代会上做工作报告。

会后,升到团司令部直政股股长。直政股负责团直属队特务连、通信连、85炮连、100炮连、高射机枪连。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2)

1979年底欢送转业干部合影。

自从大学毕业回到部队后,好朋友们中午踢足球,晚上打桥牌。休息时看望一下来队家属,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时间一长发现"老干崽”们分成三拨,一拔是提干较早的非本军子弟,大多有些特长;一拨是父亲调走的老本军子弟,大多提了干还上了大学;还有一些年青的本军在职领导子弟。为了协调关系,团结一致,成立了"桥(牌)委会"。38军子弟结婚,由高佩璞主持。(宋宇宁与李楠结婚时在马凯餐厅)。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3)

1979年5月1日,张忠泽与贾莉结婚,由吴志民在四川饭店主持。这是当时照片。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4)

从左至右:钟洪江、吴志民、张忠泽、贾莉、宋宇宁、李楠。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5)

从左至右:裴晋平、张铁军、吴志民、张忠泽、宋宇宁、肖敬民、杨致远、高佩璞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6)

1979年8-9月内蒙兴和演习,司令部人员合影,站立者前排左二为吴志民。

1979年8-9月,部队又去兴和演习。回营房后参加全军区军政大考核。考场在师部,军区周衣冰副参谋长、李宣化副主任监考。在我参加的政治、文化两项考试中,我均用了一半时间就交了卷。取得文化100分,政治99.5分的优异成绩。《战友报》刊登的军区嘉奖通报上有我的名字。

在12月年终总结后,我听说,为了加强军区后勤部政治机关工作,准备从野战部队选调部分有基层和机关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有人推荐并到部队考察了我。我心中一喜,虽然舍不得老部队,但毕竟结婚两年多,长期分居连孩子都不敢要。甘蔗没有两头甜。元旦前,接到调令,又怕团里不放。结果领导非常通情达理,一路绿灯。欢送宴后专门派高佩璞带面包车送我回北京。虽然结束了十二年半的万岁军生活,但万岁军永远在我心中!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7)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8)

1985-2018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49)

1985年初,由杨希联系,在新桥餐厅聚会。会上商定成立联络小组,在4月份回松林店营房,踢一场足球。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0)

1985年4月,部分战友回到松林店营房,在三营装甲车上合影。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1)

合影局部。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2)

1985年10月,在中山公园聚会。由于动静过大,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大的聚会。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3)

在司令部工作过的人员合影。左起:肖东、高佩璞、吴志民、孙建军。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4)

1998年7月22日,率北京市石景山区有关领导回松林店参加平江起义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前排右二起:金宝仁、姜木营、吴志民(石景山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任恩尚(师政委)、李贯洲、_、淳于国平(石景山法院院长)。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5)

2001年9月22日,到廊坊武警学院看望战友。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6)

在保定38军军部。左起:肖敬民、吴志民、李少军、金宝仁。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7)

2001年12月9日,在保定参加完陈向善副军长遗体告别后到112师。前排左起:黄光雄、肖敬民、赵海滨、李庆林、吴志民、杨志远。后排左起:张忠泽、赵欣、陈庆荣。(1999年4月曾到保定参加裴飞正副军长、2004年6月17日又到保定参加赵刚副军长遗体告别)。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8)

2003 年 7 月 22 日,在平江起义团建团 75 周年之际,应邀参加334团平江起义75周年纪念活动,受邀陪问母亲回松林店。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59)

合影(局部)前排左二起:罗尚立、陈德俊、何云(我母亲)、张美远、葛德明、赵海滨、魏茂兴、曾宪诰。后排左四起:孔小玉、吴鲁生、吴志民。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0)

2003年12月4日,篮球队在贡院6号球场比赛。左一起:肖敬民、骆小曼、吴胜平、陈曙东、孙建军、吴皖平、韩小利、赖克由、张忠泽、高佩璞、田新新、吴志民、肖东、淳于国平。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1)

在篮球队成立的头几年,主要对手是宋小波麾下的女篮。刚开始,女队还厉害得很,随着男队技术恢复,她们慢慢就不适应了。 2003 年 12 月 6 日在东单体育场合影。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2)

从2003年起,坚持每年春节前举行团拜会。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3)

2006年6月24日回涿州看望老领导。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4)

回松林店打篮球。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5)

2014年5月17日,在大兴聚会。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6)

左二起:张铁军、黄晓明,左六起:李继军、王军、韩栋、高佩璞、吴皖平、__、吴志民、吕守田、田新新。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7)

2016年5月,为纪念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我们应邀到唐山市参加活动。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8)

图为在彭德怀元帅雕像前。

2018年7月22日,我来到湖南省平江县,参加庆祝平江起义九十周年活动,圆了父子两代平江起义团战士的心愿!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69)

红三军团的子弟们为父辈点赞!

后记:在5月初体检时,发现声带有些问题,在住进301医院治疗诊断的间隙,整理了这篇文章。内容和文字略显粗糙。几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回家调养,抽空发出此文。

当过兵的回忆(我在34)(7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