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

桃树要丰产优质,株行距决定着树形的配置,必须适合桃树对光照、通风苛刻要求的条件,现在推广流行的宽行密植栽培是完全符合果树、桃树对光和风要求的,奠定了丰产优质的基础。宽行利于通风透光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密植利于早成形、早丰产、向空间要产量,决定了树形的配置,必须是主干形或y(ⅴ)字形或一主两干形,y字形角度小,从栽树开始就得注重桃树骨架的建造是重中之重,如不冬剪短截、夏轻摘心骨干带头枝曲线上升,采用(直线上升)培养,是很难建造有主枝(干)较大尖削度有绝对承载量的树形,y字形或一主两干形第3年进入丰产期,骨架肯定散架,行间必然变窄,通风透光就难解决,主干形就会东倒西歪,相互拥抱拥挤或分离过远,就很难达到光的利用率的最大化,更难进行机械化的工作了,谈何标准化树形、规范化管理,谈何丰产优质,谈何减工增效。所以,以株行距定树形至关重要,这是基础。以树形定修剪整形方法,又是进一步的重中之重。

有些人讲了以势定法,不讲形,我认为只会越剪越乱。只有在形的基础上以势定整形修剪方法是较科学的、合理的。密植的株距决定着整形修剪的方法,做到配套合理一定是成功者,反之,一定是失败者。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1)

一、主干形、y字形或一主两干形都属宽行密植范畴。

①主干形一般要求株距为1~1.2~1.3米,最大可放宽到1.5米。

②y(v)字或一主两干形,株距最低1.2米,最大株距同主干形相同。随着株距增大,下部牵制枝的数量、长度随机要加长增多,才能合理占领空间,产量才能有保障。但是,必须是斜生的不能向行间正方向伸展而妨碍机械化的操作。虽然桃树牵制枝不太强调枝干比,但是,过粗、过直立的小角度一定不能留,牵制作用太明显,枝粗拉力大,即使结下好多果实也难把它控制住,只会年年旺长加粗,进而影响主枝上其它结果枝的长势,必须及时去除或改造。

一定要清楚主干形就是直接或靠近主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必须采用一根棍的修剪方法才能完成。要建造牢固的骨干必须从幼树做起,培养主枝的尖削度是最主要方法之一,采用冬短截、夏轻摘心才能达到站如松、坐如钟,有较强承载量不变形的好树形。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2)

直线上升培养树形也叫缓势培养。

①主枝尖削度小承载量差三年丰产就弯腰。即使有支架保护也难到做到位(铁丝拉线难固定)。

②好多品种自然盲节多,秋梢段副梢难育出副芽,不剪桩留芽造成光腿脱节会越来越长使产量降低。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3)

二、主干上结果枝长度要因品种、株距而定。

留结果枝长度的原则:只允许结果枝亲嘴,不允许结果枝握手。

1.品种分为:早熟品种、小果型品种、中晚熟品种、大果型品种 (包括蟠桃品种)。

①早熟和小型果品种归为一类,结果枝以50~60厘米为好,甚至70厘米,结下果实好,大小匀称,商品率高。

②中晚熟品种和大果型品种应归为一类。因个头较大,桃果柄短应以40厘米50厘以内为好,可明显降低落果率。结果枝过粗过长,即结果也发大条加粗快,果在成熟前容易顶落变为次桃,降低商品率。

但是,二三年的幼树大多数都是以长果枝结果为主,随着树龄增大逐步可变为以中果枝结果枝为主。所以1米株距结果尽量避免在行里延伸生长,必须相互错落有致。

2.产量、品质方面:

主干形株距为1~1.2~1.3米的产量是最好的,品质方面肯定会受影响,因为株距过于密植,就像树墙一样,结果枝过长肯定会影响点通风透光。外围含糖量较高,行里果实见光略少含糖量肯定要低点。

这样就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你所生产的桃子面对的是哪些消费群体?面对是高端消费者株距可放到1.3米以上,y(Ⅴ)或一主两干形株距可放宽到1.4~1.5米,一定能达到树的结果枝都通风透光良好,是产优质桃果的先决条件。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4)

三、修剪的思路决定修剪的出路。

1.以密度定树形,以树形定修剪方法至关重要!

主干形或y字、一主两干形就是以主枝为主直接或间节围着骨干着生结果枝,不能偏离太远,必须有度。结果枝长度为40、50、60厘米、早熟品种主枝下部结果枝甚至70厘米都叫合理就叫度。

修剪的方法就是去大留小、去粗留细(新枝),结果枝的长度、粗度、角度尽量一样,冬剪后树形一定好看,好看了就叫合理。才能达到光的均衡利用,商品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结果枝粗的粗、细得细、直立的直立、下垂的下垂,枝势就难平衡,一定看着树形不舒服,所产的果实个头一定是大小不匀,自然降低了商品率。

2.留结桃枝更不能悬殊过大。

我们的技术核心很简单,就是四个一样,即主枝的角度一样、粗度一样、高度一样,结果枝的长短、粗细尽量一样(包括角度)。有些修剪把式在宽行密植园中主干形采用螺旋上升,利用较长的结果枝,其它枝统统疏除,集中了贮藏营养的发挥,加上采用轻打头的方法很快增强了长势,加粗长长是必然的结果,中上部绝对不能出现粗大结果枝组,是不正确的整形方法。你不动它长势平稳,结果枝加粗较慢,利于坐果,结好果,枝上还能发出较好分枝,冬剪整形时采用单枝或双枝更新就再好不过了。采用出出进进在结果枝轴上园圈打转更新方法是不会脱离主枝(干)的。你一动就会增使前端长势增強出现多个长条,虽然结果枝质量较好,但枝轴长得很粗,就变成了打伞枝、恶霸枝,已远离主枝,和梨小危害新梢一样,看着分枝花芽不错,在株距密的情况下没空间是无法保留的,一留遮光一大片,下部枝只会越来越弱、甚至枯死,只能白白疏掉。如上中部留1厘米以上粗大、长结果枝组存在,大部贮藏营养都叫它消耗了,主(干)枝不管是叶芽还是副芽它也难长出,芽子只能死路一条,及是个别芽长出条来,也不会太壮实。会加大光腿脱节现象的发生(本身中下部势弱)。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5)

3.盯准芽子再下剪、剪桩留芽是最重要防止光腿脱节的法宝。

疏枝不留桩、留桩不留芽是人为造成光腿脱节最主要原因。真正要整形修剪到位,必须懂得桃树育芽的习性特点。

①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幼树)一般和树势、品种间育副芽能力是有差别的。啥叫副芽~就是主枝上萌发副梢的基部有轮痕突起的地方两边才会发育出叶芽,专家把它称为副芽。

②弱树、超强旺长树是很难有副芽育出,因为副梢(结果枝)基部突起轮痕处没有营养的积累。健壮树势在树势的平衡下,副梢(结果枝)突起轮痕处营养才能积累多育出副芽。健壮树势春夏生长段副梢基部育出副芽较多,主枝秋梢段因副梢萌发晚生长时间短基部营养积累时间短、少,不管什么品种都不会育出副芽来。必须综合考虑一下修剪手法。所以,盯准芽子再下剪,剪桩留芽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叶芽不是花芽,建议细看桃树结果枝的花芽、叶芽节位高低一文)。所以,我们在冬剪后疏枝就会发现在主枝的春夏段萌发副梢多,秋梢段光腿脱节多。

③桃树主枝上育副芽的能力是有年限的。随着树龄增大,主枝育副芽的能力就会减弱,甚至没有了副芽的存在。在年龄较大的桃树主枝上也会偶尔发现有新梢长出,专家把它叫做不定芽。实践证明,有了芽子才能长出条来。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6)

④潜伏芽在桃树更新的过程中是无法利用的。

在桃树主枝上你会发现坚持采用一疏一留的修剪方法,光腿脱节自然来,甚至1~2米长都不会发新梢,产量影响是最大的。通过试验我们在光腿脱节,脱节有叶痕或疏掉枝有疤痕地方采用环切、环刻措施照样难把潜伏芽逼出条来。有这种认为潜伏芽能更新思想意识人,百分之百整形修剪后光腿脱节只会越来越严重。

桃树主干形幼苗修剪图示(以株行距定树形)(7)

最后送大家一句老话,在树的修剪反映中找老师,“老师在树上”。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王万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