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

提到武汉这几年,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字——堵大武汉这几年发展越来越迅速,有车一族是越来越多,建BRT、建有轨电车、建新地铁......处于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升级的阵痛期,必须要经历的就是满城挖,挖到很多路线都不能走了。武汉市民甚至亲切地编了一首打油诗~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1)

哈哈,有点厉害!作为一个武汉人,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2)

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明明你行驶的这条路特别堵,但是仅一线之隔的反向车道却畅通无阻,听着旁边车道的汽车呼啸而过,而你还夹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里,尼玛这个时候简直难受得抓耳挠腮有木有!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3)

潮汐车道,通俗地讲,就是可变车道,是城市快速公路上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试点开辟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的变化。

武汉这条潮汐车道更高级的是,它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拉链车”,可以机械化快速批量布设特制的水马。该处总共使用了900个特制水马,使用“拉链车”,仅需7分钟即可完成车道转换,也不用封闭车道。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4)

这个高级的大家伙工作时是这样滴~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5)

是不是挺神奇!我们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6)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7)

普通中巴车经过技术改造,嵌入液压传动履带,车身的宽度刚好是一条车道的宽度,经过一吞一吐的作业,就实现了水马在车道两侧的位置转移。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8)

据悉,这样一辆“拉链车”的总成本约在168万元人民币左右,工作时间为工作日早高峰7:30至9:00,晚高峰17:00至19:00,它能够有效解决道路资源与实际供需的不匹配。

而中北路的“潮汐车道”经过近3天的试运行,事实证明平衡双向车流的效果明显。之前这段路的车流失衡比例高达2.5倍(畅通方向车流车速比拥堵方向车流车速),现在,道路拥堵情况降低了30%,秦园东路左转车辆等待红灯的时间缩短了一至两个周期,自北向南车辆排队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9)

武汉市交管局表示,除了中北路,其他具备“潮汐车道”条件的路段也将陆续采用潮汐交通的模式,通行方式将根据道路条件进行设置。市民也可向交管部门推荐适合设置“潮汐车道”的路段。

小编觉得,像我自己住过的民族大道,还有后湖、南湖、街道口等地点,都有集中居民区,早上大家一窝蜂地一边车道出门,傍晚又一窝蜂地另一边车道回家,到了节假日高峰更是堵得水泄不通,急需黑科技拯救。

潮汐车道与潮汐车道线(武汉首设潮汐车道)(10)

高大上的新装备不断现身武汉,对此小编还是觉得灰常开心的。你觉得,武汉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引进“潮汐车道”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