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

毛泽东是拥有大格局之人。

毛泽东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许多人,包括他的同志,也包括他的对手,即便他指挥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无可辩驳的伟大领袖,依然像以往一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留下了一段段津津乐道的佳话。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1)

程潜将军

国民党一级上将入京,毛泽东亲自迎接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此之前,各界代表陆续提前抵达北京(当时称北平),准备参会事宜。

1949年9月7日晚,北平火车站。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一起出现在站台,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究竟是什么大人物,能劳烦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人亲自来到火车站,一番高接远迎?

很快,来自湖南的一趟列车进站了,列车停稳后,一名60多岁、精神矍铄的老人走出车厢。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快步向前,迎了过去,老人看到毛泽东,立即快走几步,伸出双手,和毛泽东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激动地说:

“主席,您那么忙,怎么来了?”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2)

程潜(剧照)

毛泽东握着老者的手,风趣地笑着说:

“我再忙也要来的!我们是老乡,您又是我的老上司,我以前还是你的兵,不来岂不是失礼了吗!”

老人也笑了:“主席气度非凡,老朽愧不敢当!”

毛泽东客气地说道:

“哪里哪里,您是湖南百姓的父母官,这次请您来参加政协会议,我们一起共商国是,您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可要说出来呀!”

老者频频点头,“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位老人究竟是谁?

他叫程潜。

程前何许人也?

他是国民党元老、一级上将。

既是国民党的一级上将,程潜为何能劳毛主席大驾,亲自来火车站迎接?毛主席为何对他说“你是我的老上司,我是你的兵?”一个是共产党的领袖,一个是国民党的上将,两人究竟有什么交往?程潜有着怎样成长经历?这一切都要从程潜的传奇人生开始讲起。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3)

早年投身革命,毛泽东当兵隶属其麾下

1882年3月31日,程潜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北乡长连冲村。

程家世代以农耕为业,父亲程若凤虽以从事农耕为主,但闲暇之余喜好读书,极为重视子女教育,他一共有子女五人,程潜最小,自幼聪明伶俐,最受其喜爱,也得到他倾注大量心血培养。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程潜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他9岁进入私塾学习,16岁即通过童生试成了秀才,这在当时堪称是天才般的表现。要知道很多人读了十几年书,仍然是个秀才,考不上举人。

等待程潜的原本是科举入仕的大好前途,然而在18岁那一年,程潜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年,程潜进入长沙岳麓书院,接受了跟私塾完全不一样的教育,他开始了解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局势,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而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是那么的黑暗、腐朽、反动、落后,甚至一度到了亡国的边缘。

年轻的程潜热血沸腾,他决定放弃科举,弃文习武,尽管父亲反对,母亲不解,程潜依然决定投笔从戎,立志报国。

事实证明,聪明人干什么都聪明,而学霸学什么都是学霸。

1903年,程潜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次年通过学堂统一考核,被直接保送到日本留学,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4)

这次留学改变了程潜的命运,他结识很多革命分子,如黄兴、宋教仁、李烈钧,年轻的程潜很快被革命思想征服,加入了孙中山组建的同盟会,成为三民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

1908年底,程潜从日本毕业回国,被分配到四川任新式陆军陆军第十七镇参谋。此时的程潜不是清廷的拥趸,而是革命的粉丝,他立下以武力革命、推翻清廷的决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浪潮迅速波及周边省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热血沸腾的程潜立即赶往武昌投身革命,受到时任革命军总司令黄兴的热烈欢迎。

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湖南也不例外。考虑到程潜是湖南人,黄兴决定派程潜回到湖南发展革命力量,于是在1912年初,程潜回到湖南担任了湘军都督府参谋长。

在湖南,很多热血青年都像程潜一样投笔从戎,加入新军,新军力量不断扩充,当时的湖南新军有一名刚参军不久的列兵,正在卖力训练,他的名字叫“毛润之”。

没错,毛润之就是毛泽东。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激励的不止是程潜,还有毛泽东。

时年18岁的毛泽东正在湖南湘乡中学读书,听闻革命爆发后,按耐不住激动,毅然投笔从戎,于1911年10月下旬加入了湖南新军,在第二十五混成协(旅)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普通列兵。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5)

程潜

在军营里,毛泽东严格要求自己,这位看似儒雅的读书人,每日勤学文化课,苦练课操实训,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熟练掌握了基础军事知识和基本战斗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兵。毛泽东有文化、有见识、擅长识文断字,战友们都很佩服他,他在营中很有威信。

当时,程潜是湖南督军府参谋长、军事厅长,毛泽东当然认识自己的上级领导,但程潜并不认识毛泽东这个普通士兵,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属下还有一个名叫毛润之的年轻士兵,更绝对不会想到这个下属毛润之将来会成为他的上级领导,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巨人。

毛泽东在湖南新军只呆了半年就离开了,但这半年是毛泽东人生中真正的军营经历,对他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60年代,说起这段短暂的从军经历,毛泽东还说:

“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那几下子,我至今没有忘记,这还是从程颂公指挥的新军那里学来的。”

毛泽东说的程颂公,就是指程潜。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后来一直尊称程潜是“自己的老上司”,对程潜十分尊重,即便他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成为程潜的上司之后,仍谦虚地说“我是程颂公的兵”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6)

毛泽东

国共合作初识毛泽东,两人惺惺相惜

毛泽东和程潜真正认识,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会议上。

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而此前召开的中共三大上,已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因此这次国民党一大有国共两党党员共同参加。

参加会议的人选中,国民党有程潜,共产党有毛泽东,两人分别作为国民党、共产党的湖南代表出席,很自然地彼此多了些关注。

会议期间,31岁的毛泽东被指定为章程审查委员,他思想敏锐,多次发言,切中要害,言辞犀利,受到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程潜感到,这位叫毛泽东的小老乡绝非等闲之辈。

如果国共合作一直持续下去,同为湖南人的程潜和毛泽东或许有更深的交往,成就一段佳话。

但好景不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大肆制造白色恐怖,毛泽东和程潜因为信仰不同,各为其主。

跟其他国民党将领不同,程潜和共产党人很少正面冲突,因为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程潜被卷入国民党内部之争,在蒋介石和李宗仁的桂系军阀之间两头不讨好,一直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中心之外,因而没有参与对红军的围剿。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7)

程潜

与毛泽东两次深谈,接受劝告竞选副总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蒋介石为“剿共”争取时间,惺惺作态,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重庆谈判是一次鸿门宴,毛泽东不会冒险前往,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的程潜也是这样认为。

但是,为了表达实现和平的愿望,毛泽东毅然决定亲自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是为重庆谈判。

毛泽东的决定让程潜深感钦佩,明知是龙潭虎穴,九死一生,为民族大义仍不顾安危闯一闯,这是何等的胸襟?这是何等的勇气?扪心自问,自己恐怕很难做到。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住在上清寺桂园,谈判之余,他和国民党高层、各界人士倾心结交,诗词相酬,长袖善舞,表现出一名领袖的超凡魅力,引发山城轰动。

从一个出身农家的普通青年,到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和个人魅力让程潜为之神往,他很想和毛泽东畅谈一番,便在一天晚上单独拜访了毛泽东。

“老上司”造访,毛泽东很高兴,两人畅所欲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谈至深夜方握手告别。

几天后,毛泽东到程潜府上回访,两人再次促膝长谈。经过两次深交,程潜对毛泽东的胸襟境界愈加钦佩,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事业,尽管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程潜相信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可以真心结交。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8)

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感受到程潜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不同,他是一名爱国者,心中挂念的是国家社稷,而不是个人利益,对这位“老上司”更加敬重。

另外,毛泽东以自己的睿智敏锐地捕捉到程潜与蒋介石、李宗仁之间的矛盾,认为他是可以争取的对象。第二次交谈结束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程潜说:

“颂公,您是国民党资深望重的元老,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下届行宪国大选举时,您老可以参加副总统的竞选嘛!”

程潜还是有些顾虑,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对权力无欲无求,参加竞选副总统没什么实际意义。

毛泽东认真地分析说:

“如果您老竞选成功了,可以为老百姓谋点利益;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可以回湖南去搞和平运动!”

毛泽东这番话很实在,也让程潜产生了竞选副总统的想法。1948年春,国民党召开行宪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程潜便报名参加了副总统竞选。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9)

程潜与陈明仁

第一轮投票后,李宗仁在副总统竞选领先,但蒋介石在幕后操纵竞选为孙科拉选票,程潜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慨,他放弃竞选,转而支持昔日政敌李宗仁,最终帮助李宗仁击败孙科,当选副总统。

程潜的正直得罪了蒋介石,蒋介石将程潜调出南京,出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还安排了一帮亲信在湖南省任职,密切监视程潜的一举一动。

湖南是程潜的故乡,此次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原本是衣锦还乡,可程潜却高兴不起来。

当前国民党内主要是蒋介石和桂系的李宗仁争权夺利,程潜这次选举得罪了蒋介石,与老对头李宗仁的矛盾却并未化解,程潜夹在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左右为难,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对于程潜的矛盾和处境,毛泽东洞若观火。程潜主政湖南,手握数十万重兵,如果坚决与解放军为敌,将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为了减少战争损失,也为了保护湖南百姓,毛泽东指示中共湖南省工委策反程潜率军起义,承担这一重任的是湖南省政府顾问方叔章和程潜的族弟程星龄。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10)

毛泽东力主策反老上司,程潜顾全大局起义

但是,程潜深知国民党大势已去,中国真正的前途和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身上。

程潜知道族弟程星龄与共产党过从甚密,希望通过程星龄与共产党方面联系,表达自己向往和平的愿望,也好为将来留一条退路。

程星龄笑着告诉程潜,自己就是受共产党之托来做他工作的,程潜闻言大喜,表示愿意和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个顾虑——1948年底,中共中央一位权威人士公布了非官方的一个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程潜赫然位列其中。

程潜对此耿耿于怀,他担心自己作为“战犯”将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被担心“秋后算账”,因此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和谈。

毛泽东听说之后,专门找到章士钊去做程潜的工作。章士钊和程潜交情很深,他向程潜转达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意见——只要程潜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共创和平,不仅既往不咎,还将受到礼遇。

得到毛泽东的承诺后,程潜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积极部署起义,并将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调来长沙执掌兵权。

陈明仁是国军名将,在东北战场与林彪几番大战,始终不落下风,但总被怀疑排挤,不被蒋介石信任,他也是程潜的学生,同样厌恶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当程潜向陈明仁透露和平起义的想法时,两人一拍即合,加快起义准备。

1949年7月4日,第四野战军兵临湖南,是和是战,到了最终抉择的时刻。关键时刻,毛泽东亲笔致信程潜,再次对程潜表示了理解和信任,同时也希望程潜和陈明仁尽快通电起义,实现和平。

1949年8月4日,程潜与陈明仁正式发表和平起义通电,湖南和平解放。这一年,程潜67岁,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了重大转折。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11)

与毛泽东倾心交往,主政湖南二十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在即,毛泽东亲自发出邀请,请程潜赴京参会,共商建国大业。

程潜十分激动,稍事准备后便向北京进发,9月7日晚,程潜一行抵达北平火车站,毛泽东亲自赴火车站迎接,于是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1949年9月19日,毛泽东亲自陪程潜、陈明仁在北平游览了天坛,还就下一步任职事宜专门征求了程潜的意见,让程潜十分感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三千年文明古国迎来新生,67岁的程潜也获得了新生,出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仍负责湖南军政工作。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12)

毛泽东与程潜在一起

程潜虽然年龄大了,但革命热情不减当年,他始终心念社稷百姓,用认真勤奋的工作来报答毛主席的信任,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多次被毛主席和党中央采纳。

1952年秋,毛泽东邀请程潜到中南海游玩,两人登上一条游船,毛泽东让程潜坐好,亲自操起木桨和另一名同志合力划船,让程潜受宠若惊,坐立不安地说:“主席,怎么能让您来划船呢?还是我来吧。”

毛泽东笑道:

“哪里话嘛!您是古稀高龄了,跟您比我还是年轻人,您又是我的老上司、家乡人,哪有让您划的道理!”

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用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身边的所有人。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13)

毛泽东与程潜等合影

1954年,因机构调整,中南军政委员会撤销,程潜被任命为湖南省省长,72岁高龄仍被委任省长,而且是毛主席的故乡省长,充分说明毛主席和党中央对程潜的信任。

从1954年到1968年,程潜整整担任了14年的湖南省长,还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程潜几次辞任省长,毛泽东都因为他德高望重、湖南离不开他为由挽留,还特意邀请程潜参加自己70岁生日宴,对程潜的信任可见一斑。

1968年4月9日,程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程潜,这位出生于光绪年间的清末秀才,经历了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老人,堪称整个近现代中国命运的见证者、参与者。

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湖南67岁老人程潜赴京)(14)

毛泽东为程潜划船

程潜和毛泽东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见证了两位湖南人的胸襟宽阔,而毛泽东那句“你是我的老上司,我是你的兵”,更折射出一代伟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和谦虚低调的高风亮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