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什么时候灭亡(为什么曾经一怒而诸侯惧)

先说什么叫纵横,《韩非子》中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是为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要以破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是为阴谋多而阳谋少。

那什么是纵横家?先说一个纵横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张仪曾经被人误会,给打了个半死,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媳妇自己的舌头还在不在,媳妇说:“在。”张仪说:“那就好。”其实这个事情也是直接说除了纵横家的本质,纵横家是靠辩才进行政治活动的人。

纵横家什么时候灭亡(为什么曾经一怒而诸侯惧)(1)

张仪

我们现在说起来纵横家大放异彩的时期,大体是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是战国时期?

那我们先说下战国,“战国”一看这个名称,第一印象那就是“战”,对于一个历史时代用了一个“战”字,大体可以预见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了,那就是战争了,战国时期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各路诸侯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这个时候纵横家的时代来临了,他们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纵横之术”左右天下大势。

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有个人叫景春,他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而公孙衍和张仪这两位也确实当得起这句话,从公元前323年张仪促成秦与齐、楚相会,引发公孙衍的合纵运动“五国相王”,到公元前317年“五国伐秦”失败,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竭尽煽动之能事,挑起天下事端。

纵横家什么时候灭亡(为什么曾经一怒而诸侯惧)(2)

公孙衍

到了战国后期,兼并战争接近尾声,秦国很好的实行了纵横家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经过长期的政治和外交攻势,发展成为最大的强国。秦国的统一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纵横家长期努力的结果。

纵横家什么时候灭亡(为什么曾经一怒而诸侯惧)(3)

范雎

纵横家中不乏风云际会,声震一时者,入公孙衍、张仪、苏秦等等,但是纵横家说到底既非政派,又非学派,不过是当时奔走与各诸侯国的一些政客,他们的主张,或适应了诸侯国图生存、求发展的需要,或利用、迎合了诸侯国之间复杂微妙的政治关系,所以能激起反响,甚至左右天下大势。但是他们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即:过于重视外力,过分夸大计谋策略的作用,而不是从改革政治、经济入手来富国强兵,缺乏长远眼光而只求一时的功效,所以“纵横”被称为“乱世之学”,但是自西汉建立之后,王权稳固统一,这时纵横家的思想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当权者,所以慢慢的纵横家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