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在18岁前已经倾国倾城了(神仙姐姐刘亦菲)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

细读红楼,至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警幻仙子),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

“神仙姐姐”处有脂砚斋评语:千古未闻之奇称,写来竟成千古未闻之奇语。

读到此处,才突然意识到“神仙姐姐”这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首创者竟是曹雪芹!

而在此之前,悦华一直以为“神仙姐姐”的冠名权属于金庸,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的一句“台词”!

刘亦菲在18岁前已经倾国倾城了(神仙姐姐刘亦菲)(1)

△唐一菲扮演的“神仙姐姐”警幻仙子

《天龙八部》中段誉掉入无量玉壁下,无意中进入一个山洞,见到一尊宛若天仙的塑像。面对塑像,“情种”段誉说道:“神仙姊姊,小生段誉今日得睹芳容,死而无憾。姊姊在此离世独居,不也太寂寞了么?”

后来,段誉得见王语嫣,发现她像极了那尊塑像,不禁把王语嫣呼作“神仙姊姊”。

当然在电视剧中,“神仙姊姊”径直换成了和《红楼梦》中贾宝玉一样的称呼:“神仙姐姐”。

而刘亦菲因在《天龙八部》中饰演的王语嫣超尘脱俗,所以“神仙姐姐”的称号最终成了她的专属称呼。

刘亦菲在18岁前已经倾国倾城了(神仙姐姐刘亦菲)(2)

△“神仙姐姐”王语嫣(刘亦菲饰)

对于“神仙姐姐”,悦华想说一说。

首先,“神仙姐姐”这个词为什么被脂砚斋称作“千古未闻之奇称”。

对我们而言,“神仙” “姐姐”的组合,并不是多么惊艳,但对于生活在200多年前的古人来说,怎一个震撼了得!

“神仙”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即使“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也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焉”。

《麻姑仙坛记》中有段很欢乐的故事。神仙麻姑降临到蔡经家。蔡经一看,是位年青漂亮的女子,只是手似鸟爪。

蔡经一时走神,想,背痒时,拿它当痒痒耙多好!没想到,背后有个鞭子就悬空打了下来!

刘亦菲在18岁前已经倾国倾城了(神仙姐姐刘亦菲)(3)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记载蔡经故事

《封神演义》中纣王去女娲庙祭祀,看到女娲娘娘美貌,不禁起了色/心,结果最终国破身亡。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冒犯神仙是要遭天谴的!

而“姐姐”这个词是世俗的称呼,把“神仙”和“姐姐”组合在一起称呼警幻仙子,贾宝玉绝对够大胆的!

所以,在脂砚斋看来,这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称呼。

刘亦菲在18岁前已经倾国倾城了(神仙姐姐刘亦菲)(4)

△“神仙姐姐”刘亦菲

第二,金庸是怎样借鉴《红楼梦》的。

很明显,段誉这个人物的模型正是贾宝玉。

比较一下:

贾宝玉游的是“太虚幻境”,段誉游的是“琅嬛福地”;贾宝玉遇到的是幻像,段誉遇到的是雕像。

这个特定的情节设置何其相似。

再扩展比较一下,贾与段都是“多情公子”。贾宝玉是怜香惜玉,段誉是见一个爱一个,而且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多是姐姐妹妹。

甚至,段誉恋爱的亲缘怪圈,也可以看作是金庸对《红楼梦》中近亲联姻的一种反思。

所以说,如果没有《红楼梦》,《天龙八部》中段誉这一形象应该是另一番样子,而刘亦菲也不会获得“神仙姐姐”这一称呼。

悦华甚至推测,查先生对段誉这一人物最早的构思,可能就是源于“神仙姐姐”这个词,源于“太虚幻境”这个场景。

刘亦菲在18岁前已经倾国倾城了(神仙姐姐刘亦菲)(5)

△段誉叫“二位姊姊”(作者王司马)

结论:名著对作家的滋养是多方面的。在读名著时,一个语句、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氛围、一种情绪等等,都可能触发一个写作者的灵感,让名著的基因在新作品中得以延续。

【参考书目】

1、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2008年第3版)

2、网搜金庸《天龙八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