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

近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向我咨询,孩子今年初二,期中考试这不刚过,本来该是为期末紧锣密鼓做准备当中,可是孩子蹦弦了(学习信心没了),他语文成绩太差了,期中考试都没及格。

下面是他给我诉的苦水: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啊!阅读题都读不懂但语文我老抄答案,期中语文也也考砸了 ?

可以看出孩子实在是有心无力,语文确实跟不上,有家长从我最近发文当中发现我有讲到阅读理解的方法,纷纷联系我。

从孩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阅读题学习时大多数同学的状态,那就是题目读不懂,阅读老丢分,而阅读占初中语文总分的30-40%,阅读分上不去,总分都难及格!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1)

跟这位同学一样,很多初中同学在语文学习当中的状态也是限于一个字“抄”。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题从来没有怎么做对过,都是些抽象的文字,即使答了很多,自己也知道得不了几个分,原因就是没答对点子上!

在老师讲解阅读题的时候,只能跟在老师的后面,老师前面念答案,学生后面抄,学了语文这么久,有同学不禁感叹:“唉!语文阅读是‘天书’,根本就答不对好吗!学了这么久,最大的收获就是‘跪受笔录’的功夫越来越高了!唉!”

问题虽然一大堆,但是还要一个个来解决,但首当其冲的还是看不懂题目,今天我想来谈谈如何解决这位同学阅读题读不懂题的问题。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2)

我们来设想一下,阅读理解题拿到手上,连题目都看不懂,孩子还有可能答对吗?阅读理解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二是理解,题目就是考察你对文章阅读的理解的。

因此,我们要解决阅读理解,就要来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章的问题(虽然之前文章谈到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家长可以去看看),二是题目类型的问题。

先就文章分类和题目类型简短说一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文章分类主要是什么?考查的题目类型有哪些?这是我们解决阅读理解考题的第一步工作。

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其文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类是实用类文本阅读。所谓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就是小说、散文、随笔等。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就是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等说明文文章。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3)

在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时候,我们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写作的五种表达方式是哪些?一篇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可能五种兼有,但是总一种或两种为主流,这你能不能找出来?

首先,我们来解答表达方式的问题。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同学有没有掌握呢?

接着,我们来看文学类文本记叙文的考察方向和考点有哪些?

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的分类可以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的顺序为顺序、倒叙、插叙。顺序就是以时间发展先后的逻辑顺序排列。倒叙则是先从新近的事情写起,再倒回去从过去某个点写起。插叙则是在正常叙述中插上一笔,接着又正常叙述。这些个点都一一弄明白了吗?

那我们接着来看记叙文的线索,这里我列出六条给你:实物线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感情线索。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线索人物。《荔枝蜜》则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同时,线索既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织”的,也就是明暗两条线。

比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则是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暗线)。那么同学有没有掌握找线索的方法?能不能把握到一篇文章的线索呢?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4)

记叙文人称方面,我们要明白三个人称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文章如果使用第一人称是突出真实感,利于表达感情的需要;第二人称主要是显得亲切自然,利于抒发感情;第三人称则主要是不受限制,叙述自由。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这里我们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手法、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表达方式上文已经说过。

这里就着重讲一下修辞手法(其他几个内容请自行前去落实,网络这么方便)。

修辞手法题要答对,首先要会认识修辞手法的考题是什么样的。

1.(3分)请说说划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3分)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3分)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第2自然段的划线句。

4.(4分)说说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大家看看这4道题里,修辞手法题是哪道呢?我们很轻松地就可以找出来,就是第1题了。让我们说说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就是修辞手法题的样子了。

那么第一步已经做好了,也就是明确它是记叙文当中的句子考察题当中的关于修辞的题目,而解答修辞手法题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有没有公式可以现套呢?

当然有了!不要说你不知道公式是什么哦?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答对题哦。我们的答题公式就相当于我们上战场的武器了,没有武器怎么打赢这场仗呢?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5)

答题公式:修辞手法 分析作用 表达效果

1.点出修辞:这个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

2.分析作用:结合手法的作用分析句子描写了什么内容或者什么事物的特点?

3.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情感或者体现了......品质?

那么现在我就要问同学们了,你能说出9种修辞手法吗?这里给大家列出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1.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2.比拟(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3.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表达了作者.......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突出情感,增强表现力。

4.设问: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 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格式:设问手法引出/强调......,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6)

5.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6.夸张:强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7.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句子表达的情感)

8.对比:.......与......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9.通感:.......是........觉,.....是......觉。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写出了......。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7)

给大家整理罗列了这么多,就是要让同学们知道做语文题离不开的是归纳、整理、总结、分析和反思,这些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

关键是学生自己能不能去把握,能不能把公式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会不会运用,什么时候用了,效果怎样,有没有总结,有没有记录,有没有自己的一个体系呢?

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我这里给出一个非常宝贵的建议,那就是我们答题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题型意识。也就是说针对性分析这道题属于那种题型,答题公式是什么?

比如

4.对于流浪汉进图书馆被拒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3分)

我们可以断定它是把握中心的中心开放题。那么中心开放题首先要明确的是答题原则有两个(适合中心、至少答两行半),接下来从两个步骤来进行解答,第一步是把握文章中心,第二步是联系生活实际;

这样一来,你思路有了以后就更方便作答了。这就是根据题型来找其相对应的答题公式,只要我们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任何题目都如同做数学公式题一样一懂百通。

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有哪些题型,它们的解答公式又是什么。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8)

再比如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司机打量了一下它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是(赏析词语)词语炼字题,那么词语炼字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呢?

首先是点出手法,也就是说要答出“痛快”这个词语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者说是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步是分析词意,也就是要答出“痛快”是什么意思,然后结合文章意思再深入分析一下;

第三步是要答出它的具体表达效果是什么。

期中语文答题技巧(期中语文考砸了)(9)

因为阅读理解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非常庞大的知识能力体系,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主要是围绕我们家长学生反映的阅读题读不懂题展开;

介绍了文章分类题目类型记叙文相关的主要知识,特别以修辞手法、把握中心、赏析词语为案例讲解了答题所特别要具有的题型意思答题公式等概念(重点均以红字表明)。

相信和这篇文章所提及到的有着相同问题的学生,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对于如何读题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后续我们接着聊。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本文有启发,欢迎点击“喜欢”,或者转发朋友。

我是滕老师,专注教育10余年,专注高效学习体系法近5年时间。在线已帮助10万 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5-10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