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

时至今日,不得不说,在游戏中见到黑人还是多少会让人有点奇怪的感觉。因为除了那些运动游戏和格斗游戏,很少有黑人作为主角出现。

每当我们说起游戏角色,我们大多数也会想起上蹿下跳的蓝色大刺猬——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

索尼克

或者金币拿了一堆又不知道去了哪里的意大利水管工——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

马里奥

多数时候我们总会操作一个或者白色皮肤的小哥哥/小姐姐在屏幕上晃来晃去,很少看到有人会操作黑人角色,叫得出名字的黑人角色就更少了。而稀缺的黑人主角似乎成为了游戏界的"紧俏资源"。

所以我们将按照时间的顺序,将目光放到这些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介绍一下黑人在游戏中的进化史。

"沉水石头"

即使游戏作为一种"新兴"娱乐,生于一个看似看似公平正义的时代与国家,但是它光鲜的外表下也有不少过时的丑恶现象。

巧的是,非裔人士作为"时代垃圾筐",不少的丑恶角色都可以无脑套在他们头上,加之技术受限,简单的黑色色块更容易被创建出来,无数的反派形象被这些简单的黑色马赛克小人所替代。

而第一款比较公认的,存在可控可辨识的非裔角色游戏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雅达利:篮球》上。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3)

《Atari basketball》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4)

《Atari basketball》

游戏中的一名运动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黑色皮肤,奠定黑皮炮灰、黑皮boss的地位。

随后,一系列的正面黑人角色因为历史原因,加之体育游戏在国外游戏界的火爆被推上舞台。

他们有的是虚构的拳击教练,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5)

拳击(Punch Out!!)

有的是现实中的体育明星,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6)

《戴利汤普森的十项全能(Daley Thompson's Decathlon)》

越来越多的黑人游戏角色被塑造成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形象。看似正面的评价却另一方面加强了黑人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但是很少有角色会被塑造成为真正的"主角",成为留给人深刻印象的角色。

无论是日厂,还是黑人"老家"欧美厂商,似乎都不想做出改变。毕竟体育游戏向来是游戏界收入的大头,没有必要做出什么改变就可以躺着赚钱的生活方式怕不是要太爽(没错,说的就是NBA啥K系列)。

而直到1986年,世嘉才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出了第一款非运动类的可操作黑人角色——《四重奏》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7)

《四重奏》(Quartet)

可惜的是,这并没有太过改变黑人游戏角色的地位,毕竟这只是4个可选角色之一,角色建模丑陋的黑人角色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8)

不过其他其他厂商倒是尝到了甜头,毕竟添加一个可有可无的大老黑,就可以打上种族平等,促进人民和谐的幌子捞钱,哦不,造福黑人同胞,自然是美滋滋的。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9)

尤其是后面的各种格斗游戏。黑人明星和黑人运动员们满身的肌肉更能带来冲击感。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0)

"因为这时代正处于变革之中"

但是黑人们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可选角色之一,他们更希望有着自己肤色的游戏角色走向更多,更广的世界,让世界认识自己。

1990年,《迈克尔杰克逊的月球漫步者》第一次将黑人文化与黑人音乐带入了玩家的视野。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1)

作为世界流行音乐天王的迈克尔杰克逊不仅打破了黑人只会hip hop的刻板印象,还将黑人的正面艺术形象进一步推广。

就像是现在各个电影为了促进票房放几个中国面孔一样,之后的黑人主角或者配角也是井喷式出现在游戏中。

然而许多游戏为了"多样性"而增加黑人男性角色,黑人在游戏中的表现却是令人尴尬的统一。所有强壮、肌肉发达的黑人男性,身高都在190cm以上,要么有军事经验要么是职业运动员,各个个性开朗,会讲一口饶舌骚话。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2)

贾克斯(真人快打) 巴雷特(最终幻想7) 科尔(战争机器)

以上三名角色都是出自9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的作品(93年的《真人快打》,97年的《最终幻想》,06年的《战争机器》)

黑人玩家们也不傻,毕竟身边的黑哥们们也不全都这样五大三粗。就如同为了避免"男性凝视"(Male Gaze)的劳拉姐姐一样,黑人们的形象自然也要考虑到黑人玩家们的顾虑与口碑。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3)

劳拉小姐姐的胸部进化史哦不,是游戏技术的进化史

玩家们的增多意味着开发者不能随便无视这一部分的玩家,也不能无视他们手中的钞票。

所以,黑人角色也需要转变自己的形象。

之后不断有如《夜影侠》《刀锋战士》等等作品问世,但是这些作品要么扑街,要么还在继续加深刻板印象。总之是一个惨字了得。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4)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5)

直到在旷世神作《半条命2》中,出现了两个剧情主要推进人物:黑人博士艾利·范斯和他的女儿艾利克斯。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6)

艾利克斯不但没有落入常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傻白甜"或"衣着暴露的女战士"之类的窠臼。她精通黑客技术和战斗,在当时的环境下更像一个血有肉,勇敢担当的人。之后,某度假社甚至以她为主角,开发了VR射击游戏《半条命:艾利克斯》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7)

"现在将成为过去"

就在《半条命2》发售的同年2004年,另外一款对于非裔角色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游戏发售了,没错,就是R星的《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他们"破天荒"地将黑人设置为了游戏主角,而整个故事都围绕着黑人帮派内的爱恨情仇展开。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8)

大家要知道,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个现象级系列游戏敢把黑人作为自己的真·主角。

这个跨着大金链子,带着手下打砸抢烧的黑帮头子CJ看似还是黑人老三样,但是游戏中的剧情和故事表现却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暴力现象,反而不落俗套。

而之后的一系列的游戏中,越来越多有血有肉的黑人角色涌现而出。他们不再是一个个只会喊打喊杀的黑大个,他们变得可以伟大,可以有着鲜明的个性,可以成为英雄,甚至是成为一道"明星"。

我们看到,他们可以是勇于牺牲,充满父爱的陌生人,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19)

李·埃弗雷特 -《行尸走肉》

他们也可以是躬耕与黑暗,侍奉于黎明的法老守护者,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0)

巴耶克 -《刺客信条:起源》

可以是继承了英雄衣钵的超级英雄,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1)

迈尔斯·莫拉莱斯-《漫威蜘蛛侠》

是响应了某个猩猩号召为和平而战的英雄DJ,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2)

卢西奥-《守望先锋》

尽管黑人在游戏中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但是也随着时间总会改变一切。慢慢变得有血有肉的游戏形象,说明任何角色,任何人种都可以摆脱刻板印象带来的不足与歧视,更别说那些可以把自己捏成一个黑人的游戏了。

而我们作为泱泱五千年历史大国之民,又怎能不跳出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刻板印象呢?

说在最后

之所以突发奇想写下了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从非裔角色的形象转变联想到了现今的中国游戏市场,以及亚裔角色在欧美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武侠风游戏充斥着国产游戏的对外宣传口岸。无数国人,或者外国人提起中国游戏,"哦,又是某某某侠客,某某某剑"的言论不绝于耳。似乎除了仙侠,武侠,就没有值得我们做出游戏的部分了。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3)

诚然,这些游戏的的质量尚可,而且我们远有《傲世三国》,近有《光明记忆》这样突破性的进展。

但这些远远不够。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4)

欧美和亚洲游戏剧情风格差异(游外杂谈游戏中的黑人形象进化史)(25)

有人说武侠、功夫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这个界限,拓展出更宽,更广的道路呢?

游戏为什么一定是要用中国文化的呢?《黑暗之魂》,《血源诅咒》哪个神作是啃着日本传统文化做出来的经典作品呢?

所幸我们还有时间,我们还有足够优秀的开发者。

对于非裔角色,他们已经得到了改变。而我们的时代,也处在变革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