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1)

刚刚过去的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关于艾滋病的话题,因此冲上热搜,让患病的人群再次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而在一系列的数据和科普中,夫人也注意到了一则令人惊讶的信息:

大学校园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高发区。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2)

原本安然美好的象牙塔,却因为艾滋病的侵袭而染上阴霾。

这让人感到意外,也不得不因为其背后的原因而无奈。

正当好年华的学子们,贪恋于成年人世界的热情,纵情享受着和心仪之人共赴巫山的快乐。

但他们却常常忽略,性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做好措施保护自己。

若早有人向他们提起,未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不可毁灭的伤害,如今校园中的艾滋病例,还会如此时这般多吗?

夫人觉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曾反复提起,对孩子进行完整的性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看来,这件事还是被实践得太少了。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3)

■缺失的性教育,和被忽视的艾滋病

一个有些讽刺的现实是,很多人接受到的性教育,其实是从“禁欲”开始的。

当一个懵懂的孩子向父母问起,自己从哪里来,他们往往会得到“从垃圾桶捡的”“充话费送的”“超市里买来的“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回答。

因为在家长眼中,性是一个太过羞耻的话题。

比起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诞生来源于一场精卵结合,他们更倾向于用蹩脚的谎言,来混过一时的尴尬。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4)

via《摩登家庭》

即便事后孩子渐渐成长,性教育“不可说”的神秘面纱也不会被揭开。

家长抗拒与孩子聊起与性相关的话题,并坚信这些问题“等他们长大就明白了”。

这个乐观的预测,很难直接去反驳。

毕竟随着年龄渐长,青春期的躁动随之而来,孩子们的确会靠自己逐渐了解到性知识。

但没有系统的教育,他们了解的渠道参差不齐,所获取的知识,也无法保证准确和全面。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5)

via《性爱自修室》

于是很多人对性知识的了解,只达到了操作层面,却缺少了太多安全知识。

体外射精不是一个完美的避孕方式,反而会增加意外怀孕的几率。

没有安全套的保护,性病的传播简直如履平地,随时会把人送进医院。

这些本该是常识的问题,却因为性教育的缺失,而让无数年轻人吞下了苦果。

而在所有的潜在伤害中,最具风险的还是艾滋病的传播。

或许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一疾病可以通过性生活来扩散。

但其背后所包含的严重性,却少有人能真正意识到。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6)

via《黑色止血钳》

在过往的采访资料中,夫人看到过一个例子:

因为性生活不当而被传染了HIV病毒的学生小枫,在面对诊断报告时还难以相信,自己就这样被这个可怕的疾病缠上。

在他的心里,艾滋病是一个属于国外的疾病,离自己的生活有上万公里的距离。

如今一切都成了近在眼前的事,他不再想当然地看待这个疾病,却也没有机会再摆脱它。

类似的惨剧,在生活的角落里时有发生。

因无知而一时放纵,又在感染后才追悔莫及。

若性教育覆盖足够全面,这样的境况,本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干预。

■艾滋病,离生活并不遥远

人民日报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公布了最新的患病数据。

截止2020年底,我国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其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并且所占比重早已超出人们想象。

参考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到在1985~2005年间,中毒品注射传播和血液传播分别占中国HIV病毒感染的44.2%和29.2%,性传播则占据少数比重。

而到如今,性传播所造成的艾滋病,却已经达到了90%以上。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性伴侣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途径。

但对艾滋病了解的缺失,却成为了高悬于许多人生活里的斧头,一旦落下,便会让一个健康的人坠入疾病的深渊。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7)

via《谢谢》

未经历过的人或许始终无法明白,艾滋病究竟有多可怕。

实际上,它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顾名思义,一旦被HIV病毒所侵袭,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被逐渐破坏,无法再如健康时那般,抵御疾病的侵袭。

因此,在被感染之后,人体出现任何症状,都不足为奇。

在感染初期,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恶心、腹泻、皮疹等一系列症状,痛苦不堪。

但这样的过程并不长,紧接着患者会进入一种近乎痊愈的无症状期。

过来人会清楚,此时的平静,不过是在掩盖病毒的暗潮汹涌。

在这段时间里,人体内的HIV病毒在不断复制,直至将免疫系统彻底摧毁,便迎来暴烈的发病期。

疱疹、便血、呼吸困难、肿瘤生长……

此时的患者,从呼吸系统到消化系统再到神经系统,没有一处可以避免病毒的伤害。

他们会在极度的痛苦中勉强度日,直至生命的尽头。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8)

via《黑色止血钳》

艾滋病的感染,至今仍是一条单行路。

从被确诊的那一天起,患者需要不间断地靠药物进行压制,并且只能借此延缓病毒的侵蚀,而无法完全治愈。

其间诸多痛苦,无法言说。

很难想象,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就可以让自己免受艾滋病的伤害。

偏偏人们对艾滋病不够了解,总觉得它是一个陌生的疾病,离自己还很遥远。

于是许多人非但没有时刻提起警惕,还常常抱着侥幸心理,试图靠运气来逃过病毒的侵害。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9)

或许在一些人的思想中,偶然的不戴安全套的性经历,只不过是概率极小的一次事件,不会酿成什么大祸。

但病毒不会和人共情,更不会随便放过入侵的机会。一次疏忽,可能就会让它们在身体里安营扎寨。

在灾难到来前,每个人都觉得中招的不会是自己。

殊不知一点侥幸,就可能酿成大祸。

■千万个幸运中,必有不幸

夫人曾在艾滋病自测试纸的评论区,看到过人间最真实的挣扎。

“感谢不杀之恩”“以后一定爱惜自己”“洁身自好,重新开始”……

七万多条评论里,这样“劫后余生”般的发言比比皆是。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10)

或许人总是要在和厄运擦肩而过时,才能体会到安稳生活的珍贵,决意在后半生好好对待自己。

只可惜,这样的幸运,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

在一系列的评论之外,想必也有人因为真的感染了艾滋病,而成为人群中的缄默者。

他们将要走上的,是一条孤独又痛苦的旅程,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回头。

患病不是一个简单的概率事件,是否会被感染,也并非依靠运气就能得到答案。

但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直观的方式,来切身感受艾滋病所带来的恐慌。

下面这张图,来自杜蕾斯所推出的“千万幸运券”,以刮刮乐的方式,告诫消费者,防艾不能靠运气。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11)

幸运券刮开后会有40种不同的版本,分别截取了淘宝平台艾滋病试纸不同的买家评价,让大家对“千万个幸运中必有不幸”这件事有更具体的认知,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防艾这件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以下视频来源于杜蕾斯,时长00:51

这是杜蕾斯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做出的特别策划,以更贴近大众的方式,来呼吁大家对艾滋病进行了解和关注。

而回顾过去,这已经是他们投身防艾公益事业的第19年。

从2003年开始,杜蕾斯持续为防艾做贡献,免费发放避孕套累计逾八百万只,还会不定期地根据社会各界、公益组织的需求捐赠产品。

同时,为了普及艾滋病知识,促进高危人群改变不良行为,杜蕾斯还通过赞助举办大型演唱会、拍摄教育宣传片、进入校园进行科普等方式,来让更多人关注艾滋病,关爱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

在即将过完的这一年,杜蕾斯完成第9次向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的公益捐赠,50万元公益善款用于资助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70万只安全套用于在全国11个省市开展艾滋公益教育。

同时,杜蕾斯还通过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向大凉山定点捐赠50万元公益金及50万只安全套产品,用于支持当地防艾抗艾相关工作。

杜蕾斯以公益项目合作伙伴的身份,支持了由教育部、中国疾控中心、健康中国公益行动项目办公室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大学生抗艾防艾宣传教育项目”,先后走进天津、长春、杭州、长沙、广州、成都6大城市的30余所高校,把性安全教育带入中国校园。

有必要预防hiv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12)

via《非自然死亡》

可以看出,无论是过往的公益行为,还是今年的“杜蕾斯千万幸运券”宣传,杜蕾斯都在用心帮助人们走出迷雾,关注艾滋风险。

拒绝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杜蕾斯,这是这个用心的企业一直想要传播的观念,也是我们的生活中所需要的自我保护方式。

没有人的生活能够一直靠运气支撑下去,对于防艾这件事,我们则更应当抛弃侥幸心理,时刻做好防护,让自己和身边人放心。

在杜蕾斯的守护下,希望屏幕前的大家,都能多爱自己一点,健康快乐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