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典故(老子之谜)

老子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开山鼻祖,亦是中国哲学之父。谈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哲学、文学、宗教,均绕不开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是全世界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在国外拥有读者无数。老子在世时好隐,不张扬,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胡适认为老子的哲学是时势的反动,说老子是“革命家”。我读《道德经》,却感觉有好多谜,好多让人猜不透的谜。

老子典故(老子之谜)(1)

一,身世之谜。

老子事迹不可考。《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是楚国人,名耳,字聃,姓李氏,生卒年不详。据胡适考证,孔子见老子时,大约34岁(公元前518年)与41岁(公元前511年)之间。老子比孔子大20岁左右,约生于周灵王初年,公元前570左右。老子死于何年不详。《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可见,《史记》讲老子“入关仙去”“莫之所终”只是推测。司马迁说老子活了“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也不可信。胡适认为,皆为后人所加。

上世纪二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关于《老子》成书年代及老子身世之谜的争论。梁启超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老子八代孙与孔子十三代孙同时出现,判定《老子》成书于战国末年。后来,大论战中,主张老子晚出孔子者比老子早出孔子者多,于是,胡适成为众矢之的。

钱穆从老子“道”“名”两大观念嬗变线索,证明老子晚于庄子。冯友兰将《老子》归于战国的李耳,认为《老子》非问答体,是简明“经”体,故为战国作品。顾颉刚则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成书晚至秦汉。胡适给冯友兰的信中,对梁、冯之见给予反驳,并指出从韵文与散文体的演变过程看,《老子》也该在《论语》之前。胡适后来在1934年发表的《说儒》,通过“老子也是儒”,也从侧面阐发老子早出说。

1973年,马王堆出土两种帛书《老子》写本,其出于战国秦汉的说法不攻自破。《老子》作为先秦古籍的地位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此时,胡适已经作古。他不晓得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出土文物的佐证。

可是,这么多的争论,只能证明老子在孔先,先多少?哪年生,哪年卒?生平事迹是啥?均是谜团。所以,司马迁也说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出关)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隐君子也。”

二,“道”与“无”之谜

老子典故(老子之谜)(2)

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天道观念。即天是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诗经·大明》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说“天监在下”“上帝临汝”;《诗经·皇矣》说“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经·云汉》说“天降丧乱,饥馑荐臻”等,均认为,天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

可是,老子满眼见到的景象,却是社会动荡,王朝衰败,到处都是破家、杀人、灭国的惨象。如果真有一个有意志有知觉的天帝,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祸?于是,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的意思是,天地没有意义,它与人不是同性。

老子在打破古代天人同性论时,在天地万物之外,假设了一个“道”。这个“道”,无声,无形,同行于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还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姓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认为,道就是“自然”,说“道可道非常道”。那么“道”究竟是啥?他认为,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刻存在于天地之间。

老子担心人们不理解“道”,便找了一个相近的词“无”来解释。他认为“无”与“道”最像。于 是,他举例说明:“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这里所说的“无”,即是“虚空”,即他举例说的车轮中间的空档,器皿的空处,门窗及房屋的空处。他认为,若是没有这些虚空,车轮就不能转动,器皿不能装物,门不能走人,房屋也不能容人。这个“虚空”,无形,无声,却无时不在,世上如果没有它,一切的“有”均无用处。这个“虚空”,多么象他上面说的“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与“道”简直就一样。于是,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就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你听懂了吗?不懂,再听他说说“无中生有”的道理:“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你还听不懂,他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哈哈,看到这里,你可能真的有些“恍惚”了!怎么说“道”是“无”,此时又说不是“无”,乃是“有”与“无”之间的一种情境?虽然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却不是完全没有形状。

那么,这个东西叫什么名称好呢?老子叫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或叫做“恍惚”,或者叫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就是老子“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哲学。

三,“无为而无不为”之谜

老子典故(老子之谜)(3)

老子处于春秋兵祸连年的时代,小国不能自保,大国争霸不肯相下,老子认为,武力的竟争,以暴制暴,只有更暴,永远没有止境。他从自然界“狂风吹不乱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河水可以冲开山石”的现象中推断,人类也应该如此,也可以以柔弱取胜。于是,他创造了一种“无为”的“革命政治哲学”(胡适语)。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他主张小国君主“绝圣弃智,民利百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对国家,他提出了极端放任的政治主张:“治大国如烹小鲜”。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这种极端放任“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就是他提出的补救社会的“药方”。他认为,社会秩序已经混乱,政治组织已经腐败,不能发挥作用,人的行为也要效法天地,效法自然。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万物生长、发育,都是自然的,用自然的原则对待事物,就是“无为”。他认为,“有为”时,时常顾此失彼,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才能避免缺点和错误。他还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而不变,同行而不殆的道理,不用什么神道来作主宰,也不用人力去安排。所以,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集中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特点,却常常使人陷入迷惑。

“为”,《说文解字》:“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引申为“作为,变化”。“无为”的“无”,在这里,不是“没有”,应作为动词。“无为”就是“不妄为”。从下句“侯王若能守之”可知,老子这话是针对“圣人”“君子”讲的,要“侯王”“无欲”,不要瞎张罗,瞎折腾,让事物按自己的本能正常发展。

那么,“无不为”又作何解释?如果单从字面判断,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那么,“无不为”就是“为”。这样就与前面的“无为”矛盾。理解老子,有时真不能从字面意思判断。他的“无不为”,却是“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通俗讲,就是“顺其自然,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老子这话主要是规劝王侯和君主,一切放任,放任一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胡适说,老子主张的“无为”哲学,是干涉政策的反动。老子认为政府干涉社会,却没有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糟,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因为政府不配有为,却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却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四,“反”与“柔弱”之谜

老子典故(老子之谜)(4)

老子除了给王侯君子提出“无为”的政治主张外,也为小国寡民及老百姓开出“以弱对强”“不争”的政治主张。老子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他认为,一切事物在弱小时,都生机勃勃,一旦发展壮大,便离死不远。人活着时,生体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也一样,活着柔软,死了就成为坚硬的枯槁。天底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水滴石穿,便是以弱胜强的最好范例。他认为,水的品质,最接近于道。所以,他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以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于之争”。说“上善弱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面这些,都是大国争霸的战乱时期,老子给小国和老百姓开处的“不争”药方。

老子还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个也与“物壮则老”和“弱之胜强,柔以胜刚”的意思差不多。老子试图告诉人们:走向事物的反面,是道运行的规律。柔弱,是道发挥作用的特点。即事物总是向对立面方向转化发展。“反”,有两层含义,一是与什么“相反”“背反”,二是向何方向返回,有“相反相承,循环往复”的意思。动生万物,背之则亡。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长久。

老子的价值观,有时与世俗的价值观相反,比如“坚强”“刚强”,并不是道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恰恰相反,通过刚强的反面“柔弱”,“阳”的反面“阴”,反而能达到自己想实现的目标。

牟宗山对老子哲学持怀疑态度。他说:“老子的《道德经》乃一世故哲学,对于人生异化为退处之消极,不足以表现‘精神’。价值观念也不能肯定。其所谓‘道’,只是一种游离的梦境。”

德国汉学家何乏笔认为,老子的哲学带有阴性思维。如“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希望圣人君子,知道自己强大,也要保持柔弱的特性,甘当溪涧。因为,清虚空灵的道,虽然变化莫测,却永远不会寂灭,它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何乏笔认为,老子这里把“玄牝”,即“道”,比作女人的阴户,有女性主义的阴性思维。“溪”,即是“水道”,是生命的象征。

何乏笔还认为,老子“玄牝”“溪谷”之喻,不同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柏拉图洞穴内的囚徒被捆绑,被限制,且洞内有阴影,洞外有阳光。老子的“溪谷”,共在共有,没有内外之分,且与生命联系,有生命的内涵。何乏笔还说,高级的哲学,在抽象与具体之间,在上下之间,老子这两方面均充分表现出来了。

老子典故(老子之谜)(5)

老子“柔弱胜刚强”,所表达的“胜”,却不是用“斗争”取得胜利,而是坐视刚强自己折断死亡。这样的哲学思维,听起来,你不觉着有点可笑?其实,老子的“不争”哲学,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底层民众和小国寡民面对强大力量的一声叹息,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试想,作为弱者,如果不起来斗争,坏人与暴力不是更加肆无忌惮?弱者不是永远处与屈辱的境地么?愚以为,对老子的“无为”“不争”哲学,我们要有保留地接受。比如在处于荣誉和得失时,我们可以谦让。面对邪恶势力和坏人坏事,为了社会的正义和进步,我们还是要奋起抗争,斗争到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