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消费报告背景和目标(消费能力高常人3倍)

用户消费报告背景和目标(消费能力高常人3倍)(1)

文/华商韬略 陈光 羊羊

泰国当地时间12月25日公布了一条新闻:

“泰国内阁初步批准《同性伴侣法》,接下来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最终审议,距离正式颁布还差120天。”

100多天后,此法若通过,泰国将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南非、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27个同性婚姻合法国家和地区之后,亚洲首个同性结合合法国家。

也意味着在泰国符合性别相同、年满20岁且其中一方是泰国人,双方即可登记结为“伴侣”(非夫妻),并享有与夫妻同等的基本权利,包括签署紧急医疗同意书、置办葬礼、代替配偶处理刑事诉讼案、共同财产权、税务减免、共担债务、继承遗产以及更换姓氏等权利。

同时它被同性恋群体赋予一个十分有爱的称呼叫“彩虹法”。

用户消费报告背景和目标(消费能力高常人3倍)(2)

全球同性恋群体的数量不可小觑,世界公认数据表明,同性恋占总人口数的4%—6%,据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数在5600万至8400万之间。国内著名的性学者李银河也宣称,中国同性恋群体的规模在7000万左右。

这是一个颠覆绝大多数人认知的数字,虽然不可思议,但“7000万”并非空穴来风。

但现实是普罗大众很少感知到同性恋群体的存在,是因为在该群体中,选择“出柜”者(同性恋公开承认自己的性取向)寥寥无几。

迫于社会道德的压力,在中国,绝大部分同性恋者选择“深柜”,即从不向任何人表态自己的性取向。其中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外显的状态与异性恋者无异,旁人无法分辨。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同性交友软件的用户数量激增。在一二线城市打开这类应用,交友地图上的“点”密密麻麻。其中作为垂直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blued,2018年年初注册用户数已突破4000万。通过这些平台,大部分同性恋群体在互联网上宣泄着压力,并试图“找回”自我。

同性社交APP的急速发展,刺激了资本向来敏锐的嗅觉。7000万群体的空白,令很多投资人兴奋。

于是,Buled、Zank、G友等知名应用,相继获得了千万级别的融资,Buled更是在C和C 两轮中拿到数亿融资,投资方包括新京报。

作为Blued的CEO耿乐曾指出:“由于同性恋没者有家庭,没有孩子,没有更多的经济负担。所以同性恋群体的消费大概是异性恋消费能力的三倍以上。但同时,同性恋更容易被歧视、被边缘化,因此,他们需要用更优秀的事业更好的收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有生活的更小资,更有消费欲望。”

美国LGBT资本公司(LGBT Capital),其创始人保罗-汤普森称中国同性恋市场的年消费能力达3000亿美元,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但是华商君认为:同性恋经济显然不可能有3000亿美元的规模,对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粉红经济,舆论存在着大量过分解读乃至误解。

用户消费报告背景和目标(消费能力高常人3倍)(3)

首先,“3000亿”本身就是一个过分解读。因为中国有7000万LGBT群体,便将全国年消费总额乘以5%得出相关数字,直接算入粉红经济,这项统计工作太过业余。

同性恋者的绝大多数消费需求,和异性恋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一样住房买车,看电视用TCL,强壮身体喝蒙牛。不会要求专门的电视尺寸、牛奶口味,更不会要求住只为同性恋者设计的房子。

其次,和大多数入口一样,同志类APP大多停留于烧钱圈用户阶段,流量变现的能力仍待加强。

然而“道德”依然是同性恋经济的最大阻力。

迫于社会道德的压力,在中国,绝大部分同性恋者选择“深柜”,即从不向任何人表态自己的性取向。其中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外显的状态与异性恋者无异,旁人无法分辨。

即便是在思潮与时俱进的网络中,对于同性恋的偏见也处处可见。在某知名论坛的相关讨论中,一条“我理解同性恋,但如果我的孩子是同性恋,我一定把他活活打‘直’”的评论,被赞到了最显眼的位置。

这条评论代表了绝大多数新生代国人的观念,对待同性恋,他们更像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满足猎奇心可以,但决不允许牵涉到我的利益。

《南方周末》曾经发表一篇关于同性恋经济的文章,其中一处颇为讽刺。该文在开头引用了一位粉红经济投资人的话:“人们对同志的包容度是在提升的,包容度到达一个点,一定会刺激这个产业爆发。”

和这句话一样,很多挺同性恋的舆论也呼吁社会多包容该群体。但是,同性恋为什么需要异性恋的包容?只有犯错的人才需要包容,同性恋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有什么不对呢?

如广大网友所说:“ 每一种爱都应该被尊重!”

如果有一天,大家可以像看平常人一样看待同性恋,而同性恋者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取向时,像说“我叫xxx”般稀疏平常,

那时,同性恋经济才能走上台面,真正做大。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