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

(一)永嘉县特产与美食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林坑古村风光

(A)特产

乌牛早茶是永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外,还有永嘉荆州板栗、楠溪大鼋(音元)、上虞角竹、温州彩石镶嵌、永嘉早香柚、沙岗粉干、陡(音抖)门金银花、永嘉红柿、茶山杨梅、楠溪素面、楠溪香鱼、三寸黄柑擘(音掰)、仁溪木雕、楠溪糯米糖、永嘉田鱼等。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三寸黄柑擘

(B)美食

有永嘉麦饼、麦塌镬(音获)、楠溪豆腐糟、红烧田鱼、清汤螺狮、楠溪江田鱼、炒素面、金粉饺、炒粉干、家烧香鱼干、地瓜猪蹄、巽(音讯)宅烤鹅、中塘老鸭烧板栗、烤全羊等。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永嘉麦饼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金粉饺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巽宅烤鹅

(二)永嘉民俗文化

(A)应界坑乱弹

距县城六十千米的应坑乡,位于永嘉西北山区。应界村始建于南宋,农田肥沃,民情纯朴。清乾隆年间,永嘉(温州)四十六都鉴川(现应界坑村)首次开办《老寿昌乱弹戏馆》,自此,乱弹戏在浙中浙南、闽北流行。乱弹戏深受民众喜爱,民间的红白喜事、生日、寿诞、集市、庙会等多种场合都请乱弹班演戏。它是一种“向无曲谱,只沿土俗”、“杂白混唱,锣鼓击节”的曲牌体音乐,曲牌大多无男女之分,行档之别。唱腔以唱真嗓为主,只有小旦,花旦唱些子音(假嗓)口白以普通话夹杂永嘉方言,而小花都用永嘉方言。唱腔均有一定词格的长短句,但以七言为多,乱弹从古至今都是老艺人口传身教,师传徒受没有正式剧本。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应界坑古村

(B)拦街福

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温州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音叫)禳(音瓤)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止”。早期是一种带有祭祀内容的信仰民俗,后来人们以娱神为名,增加了文化娱乐活动。现代的拦街福在活动现场有传统工艺品展示,游客们还可以参与猜灯谜、剪纸龙等这些老温州的节日民俗。活动两旁街道有长人馄饨、胶冻、九层糕、麦芽糖、灯盏糕等温州地区的汉族传统美食小吃。拦街福活动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等。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拦街福

永嘉县著名人物(二)

许及之,南宋官吏、学者。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知袁州分宜县。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后为拾遗。光宗受禅后,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后,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音产)事韩侂胄(权相。今河南省安阳籍),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后,降职两官,居泉州居住。《宋史》有传。 

潘锦夫(1929年—2011年)当代书法家。出生于医学世家,1948年在县立中学高中部毕业后,担任空军医院台南附属医院内科与妇科医师。后弃医从教,凭着从小奠定的深厚的书法根基,成为台湾著名的当代书法家。曾任美国加州大陆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台南女子技术学院和成功大学教授。著有《欧游散记》、《潘锦夫书法选集》等书。

吴超征(1905年—1933年)抗战先烈。出生于医武世家。祖父为清同治武举吴星石,父为晚清武庠(音祥)生吴恩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参加第二次东征、惠州战役等。1926年7月出师北伐,战功卓越著,荣获“北伐功勋章”,由上尉晋升为少校营长。1931年任陆军二师师部主任副官。1932年调任十七军二师六旅十一团副团长,1933年,日军入侵华北,奉命据守长城古北口南天门等要隘。4月20日,日军熊本师团调集重兵,陆空配合向南天门八道楼子阵地连续发动猛攻,敌机轮番轰炸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三阵地,五昼夜未稍停止,战况激烈。吴超征率军浴血苦战,壮烈殉国。长城古北口战役是保卫祖国神圣领土,是爱国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保卫华北的一次重大战役。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为吴超征烈士题词“精忠为国”,国府要员和高级将领孙科、宋子文、张治中等多人亲笔题词并赠送悼念挽联,同时授予“为国捐躯”匾额。南京中山陵旁灵古寺无梁殿《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题名碑》中刻有“陆军二师少校团附吴超征”,至今保存完整。1976年香港邵氏影视公司以吴超征烈士及战友的英雄事迹为题材拍摄了由狄龙主演的电影《八道楼子》抗日战争片。199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吴超征为革命烈士。1998年当地政府建造“抗日阵亡烈士吴超征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吴祖权为名医和武术家。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吴超征烈士

吴祖权(1932年—2000年)近现代名医、武术家。又名吴祖传,号龙山居士。原永临医院创办人之一,永临医院骨伤科医师。出生于医术、武术世家,曾祖吴星石公(清同治武举人,供职兵部),祖父吴恩侯公(晚清武庠生,1928年首届武术擂台赛评委),父吴超征(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抗日烈士)。自幼随祖父辈攻习古文、书法、医术及武术,刻苦学习锻炼,数十年如一日。因其深受家训,在医术、武术方面得之精髓。著有《吴祖传骨伤科心法》、《吴祖传拳棒术》、《吴祖传拳术内修法》、《吴祖传晚年书画手稿》。生平不仅医术高超,武功高强,且医德、武德高尚,享誉浙南地区。是当地医术、武术代表人之一。

戴述,北宋学者、官吏。元符年间中进士,是著名的“一门四代六进士”之首。官至临江军教授。“元丰九先生”之一。大儒程颐弟子。与弟戴迅(合称“后大小戴”)。二人并习程颐之学,门人合刊其文,称《二戴集》。

戴栩(音许),南宋官吏、学者、戴溪族子。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是戴氏“一门四代六进士”之一。累官太学博士、秘书郎、衡州知府,终官湖南安抚司参议官。学于叶适,得其旨要,文章法度,能守师传。诗与“永嘉四灵”相近。著有《五经说》、《诸子辩论》等。

徐石麟(1896年—1953年)近代教育家、画家。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先后在绍兴越才中学、宁波育才中学、英士大学任教。1931年全国在上海举办的美展上,其绘画作品《菊花》被评为冠军。抗战期间,在枫林创办济时中学,以培育家乡人才,振兴教育。

邵建光,生于1967年。当代作家,笔名石湖光。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小河》,诗集《永恒的风流》、《雨水洗净天空》等。

胡鑫(1874年—1928年)近代著名医学家。字润之,以字行。胡润之青少年时入学利济医学堂,初跟陈虬(音求)的首传弟子、利济医院协办陈葆善学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术日益精进。陈虬见其品学兼优,做事认真负责,事业有成,遂将长女陈顺姑许配之。此后,胡润之直接师承陈虬,陈虬将毕生的中医学问全都传授于他。由于胡润之常年在陈虬身边学习、工作、生活,耳濡目染,深得陈虬的医学精髓,遂成为家族中继承陈虬“中医实业救国”的传人。陈虬逝世后,胡润之主持温州利济医院工作,秉承陈虬“利世济民”的精神,兢兢业业,治病救人,扬名温州医界。在温州行医三十年,因医术高超,成为闻名遐迩的“胡一帖”,意指只要胡润之所开药方一帖在手,即药到病除。

朱清益,生于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毕业于空军第十二航空学校。历任空军航空兵第30师师长、空军大连基地参谋长、空军参谋长助理、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管理局副局长、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管理局局长、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2000年7月晋升为少将,2007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

徐自明,南宋著名官吏、学者。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初任富阳县主簿。嘉定三年(1210年)监都进奏院。同年八月,国子监发解,任点检试卷官。嘉定五年(1212年)六月,任国子监博士。次年,升太常博士,当年放罢。嘉定八年,复任常州通判,转朝请郎。嘉定十年十二月,任永州知州,至十三年止。遗著有《礼记说》、《浮光图志》、《零陵志》和《宋宰辅编年录》等。

赵永镐(音浩。1926年—2014年)著名发明家。195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一直在化工研究机构工作,主要从事氟塑料的研发,曾任原化工部化机院氟塑料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在氟塑料领域所创成就,被誉为“氟塑料衬里防腐产品之父”,获得中、美等国二十多项发明专利,获中国国家发明奖、第14届美国纽约国际发明家博览会金质奖、第38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质奖及“骑士勋章”等。

徐定超(1845年—1918年)清末名宦、乡贤、教育家,世称“永嘉先生”。枫林镇人士,有“一部永嘉史,半部在枫林”赞誉对近代温州颇有影响的大贤。师承孙锵鸣、黄体芳等。与温州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瑞安“三孙五黄”,交情匪浅。同治五年(1866年),青年徐定超尊父命从孙衣言游,求学于杭州紫阳书院,与其子孙诒让成同窗好友。孙衣言的弟弟孙锵鸣有两个著名的学生,“东瓯三先生”中的宋恕、陈黼宸,都与徐定超交好。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及第。幼时聪颖好学,十三岁应童生试,名列第二。历任户部广东司主事、户部则例馆修纂,顺天乡试内修掌官,山东、陕西、湖北、河南道监察御史等。官至京畿道监察御史兼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经陈叔通(杭州籍。建国后曾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介绍,加入光复会,并转入同盟会。民国九年(1918年)1月5日凌晨,徐定超夫妇一行五人卒于吴淞江口外普济轮海难。海难后,温州人在江心屿上竖起了徐定超的功德碑、修建徐公祠。孙徐贤修(徐象藩子)和玄孙徐遐生(徐贤修子)先后就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徐定超先生

徐贤修(1912年—2002年)出生于鹿城。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祖父为徐定超。早年考入清华大学算学系,后赴美留学,1948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博士。1955年任美国普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1961年创立台湾“清华大学”数学系,并于1970年任校长。1978年膺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鉴于对台湾的科技和教育所作出的特殊贡献,1989年,台湾当局颁发“景星奖章”。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徐贤修先生

徐遐生,1943年生于昆明,祖籍永嘉。著名天文学家。清末民初大贤徐定超玄孙、徐贤修子。198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0年获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年获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美国哲学学会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学博士,曾任教於美国石溪纽约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并担任柏克莱加州大学天文系大学讲座教授。2002年,出任清华大学第二任遴选校长一职,创下与父亲徐贤修先生为同一所国立大学之校长。2009年10月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徐遐生获颁该年度“邵逸夫奖天文学奖”,是获得这一奖项的首位华人科学家。

施国英,生于1891年。温州唯一参加长征的老红军。1929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成为红四军游击大队侦察员。1934年10月,施国英跟随中央红军长征,历经数十次大小战役和自然险阻后来到陕北。抗战初期,被编入八路军115师686团,开赴抗日战场第一线。后参与作战一百多次,多次负伤。

吴表臣,两宋交替时期官吏。少从周行己(今瑞安籍)读书。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和兄吴鼎臣同中进士,擢通州司理,为知州陈瓘(音贯)所器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高宗赵构自扬州逃抵温州,扈从乏人,御史中丞赵鼎推荐避难回乡之吴表臣等人再度出仕,吴表臣最先到达,任监察御史。四月抵越州(今绍兴),调任右正言,条陈“措置上流以张形势,安辑淮甸以立藩蔽,兵以守险阻,集海舶以备禾虞”。其策多见施行。其后以病请补外职,以直秘阁学士知信州。再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条陈裕国强兵之策十事,改左司谏给事中。秦桧复相后,吴表臣仕途顺利,历官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改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宋、金达成和议后,秦桧欲遣吴表臣出使,议定地界,并指政事堂为饵,暗示“归来可坐此”,吴拒不接受。后因事被罢官。不久,起用为婺州知州。政绩考核优良,升任敷文阁待制。任满请求奉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乡闲居数年,自奉清约,无异布衣。

孙孔文(1895年—1926年)民国时期军事人物。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1926年7月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一团第二营第五连服务,北伐途中阵亡。

俞道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宣和二年(1120年)冬,当方腊起义军呈势如破竹之势时,仙居吕师囊也举旗响应,当日破仙居县城,宣布以方腊年号“永乐”纪年。正值此时,俞道安在楠溪山底揭竿举义,声势浩大。俞道安率部进占乐清县城,屯驻白鹤寺。吕师囊部因官军姚平仲主力进逼,节节失利。闰五月初三日,仙居县城陷落。俞道安率部撤出乐清县城,渡过瓯江进驻龙湾,义军锐不可当。后因官军大兵四合,吕师囊部在黄岩县断头山被围,多数战死,吕本人被俘遇害。俞道安部被围困于永宁山中,义军最后全部战死。

陈继达,生于1936年。当代作家。1991年初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散文作品百余篇。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文集《山水·人生》,传记文学《我的文学梦》,长篇小说《宦海孤帆》、《圆月》等。

2009年浙江永嘉出生人口(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陈继达先生

胡炘(音心。1914年—2002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十期炮兵科。深造于美国装甲兵学校,毕业后又进入美国参谋大学学习。还担任驻联合国代表团团员,国防部第五厅参谋。1948年冬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处长、少将高参。1949年5月撤至舟山,任“舟山防卫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去台后曾任大陈防卫部参谋长、陆军第46师师长、陆军装甲兵司令、“国防部”作战次长室助理参谋次长、1955年9月任台湾装甲兵团司令部司令。1960年任“总统府”侍卫长”。最高军衔为陆军中将,著有《装甲大部队之指挥与运用》。后期历任“国防部”作战次长、第二军团司令、驻巴拉圭大使、中华纸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团代表等职。曾先后出任温州同乡会会长及浙江同乡会会长。 

陈虞之,南末忠烈之臣。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历任扬州州学教授、淮东帅干、两淮漕干、刑工二部架阁文字,迁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校勘,积阶承议郎。善书画,工墨竹,以忠义自许。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攻陷临安。十一月,元军下处州,进抵瑞安府(咸淳元年八月改温州为瑞安府)嗣秀王、浙闽广察访使赵与爨(音篡)率众迎敌,鏖战四十余里,宋军百八十人死之。瑞安府城被围,赵与爨和守臣方洪率众巷战,兵败均慷慨死难。陈虞之闻讯,会同族侄陈规,率乡人千余在瓯江北岸绿嶂垟(音阳)继续抵抗,因寡不敌众,退至楠溪芙蓉崖据险坚守。元兵攻崖,屡为所败。越二岁,陈虞之觉宋祚已尽,仰天恸哭,遂策马跳崖殉国,子侄妻子乡亲八百余人全部就义。

“括雁嶂谷发瓯水,永仙域界涌楠溪。文脉邹鲁渊薮地,盘桓诗画谢公屐。”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