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

来源:央广网

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正式开播,同步在总台央视新闻、央广网、云听等新媒体平台上线。100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主持人杨晨。我讲述的文物是《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份周恩来起草的《宣言》由三张装订纸组成,尺寸相当于大开本图书。早已泛黄的纸页上,反复修改的斑驳痕迹默默述说着曾经的风云变幻。这份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同时也代表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件收藏于中央档案馆,复制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1)

国家博物馆藏《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6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入东北,虎视眈眈准备南下全面侵华。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李东朗介绍,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这是我党审时度势的策略调整。

李东朗:在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中共中央分析了形势,认为蒋介石和他代表的国民党跟日本是有矛盾的,是可以争取的。所以,从抗日反蒋的方针策略转变成为联蒋抗日,逐步谋求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2)

西安事变现场,华清池行馆的墙壁上留下的枪战血迹。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3)

蒋介石被扣留的山崖,山崖上留下了国民党军政人员所书写的“蒋委员长蒙难处”。

1936年12月12日,一陈急促的枪声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马上电告全国,陈述捉蒋原因,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8项政治主张,可任凭张学良说破了嘴皮,蒋介石就是不肯妥协。谈判陷入僵局,一筹莫展的张学良联系上了延安,中共中央火速派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共同努力下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4)

报纸刊登张学良电告全国停止内战的消息

李东朗:蒋介石原来设想中共会利用这个机会联合张学良一起置他于死地,但是他后来发现,中共事先没有参与。中共和平解决的方针和这些举措,对蒋介石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事后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一行返抵南京。然而,正是这次护送,让他从此遭到长达几十年的软禁,失去了自由。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5)

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

张学良:我这个人是这样,我是个军人,我自己做的事情我自己负责任,杀我的头我也负责,我不在乎。

之后,蒋介石多次邀请周恩来到南京谈判,然而张学良的遭遇使得毛泽东非常担心周恩来的安危,不同意他贸然前往。1937年初,局势进一步恶化。

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1937年初,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全国各地要求团结一致,抗日的呼声更加高涨。

这一回,蒋介石终于指派张冲为代表来到西安。2月11日,国共两党谈判在西安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3月。巍峨的终南山上,通过与周恩来等人的朝夕相处,国民党主谈者张冲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6)

周恩来、叶剑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在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合影

“时至今日,我深切认识到,国共和则兴,不和则亡,年年‘围剿’,节节失利,强邻虎视,外债高筑,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大敌当前,作为中国人,彼时彼刻最需要的是“拧成一股绳”。

周恩来曾说:“先生与我,并非无党见者,惟站在民族利益之上的党见,非私见私利可比,故无事不可谈通,无问题不可解决。”

为共赴国难,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存异求同,3月初,两党就双方提出的要求基本达成一致。1937年3月,周恩来和蒋介石在杭州秘密举行了国共两党的高级会晤。

李琮:6月4日,周恩来携带中国共产党草拟的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和13个具体问题来到庐山,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并争取到了宋美龄、宋子文、张冲等国民党人士的合作态度。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7)

周恩来与蒋介石等在庐山谈判

谁承想,庐山谈判中,蒋介石却出尔反尔,完全抛开中共提出的纲领草案,要求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甚至公然提出让毛泽东、朱德出洋等条件。对此,周恩来明确表示无法认同,谈判未果。

《七七事变》电影片段:

日军:开门,开门!

国民党将领:砸什么砸,老规矩,夜间不开城门,有什么明天再说。

日军:刚才宛平城里有枪声,我们丢失了一名士兵,我们要进城搜查。快开门!

国民党将领:枪声是来自城外!你们丢失的士兵和我们没关系!

日军:八嘎!枪声,铃木,你立即出动……

七七事变爆发后,周恩来等人再上庐山,开展第二次会谈,并正式向蒋介石提交了7月4日起草的这份《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李东朗说,紧要关头,新的波折再次出现。

李东朗:蒋介石态度冷淡,就把他搁置起来了,不理这个事了。只是到平津失守,淞沪战事紧急,南北大打起来后,蒋介石迫切需要红军开赴抗日前线,于是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国共在进一步的谈判中,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对这个文件,按照国民党的观点思想,做了许多的修改,压制共产党、否定共产党。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8)

中央档案馆藏《国共合作宣言草案》

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考虑抗日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步步紧逼下,要继续为民族独立、实现民权政治而斗争。针对《宣言》,与国民党反复讨论磋商。一直拖到9月份,在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国民党方面终于接受了这份文件,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向全国播发。

西安事变10大未解之谜(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9)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宣言》

“亲爱的同胞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宣言》发表后,国共两党并肩御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军队,后来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卖报小童:卖报卖报……

路人:给我来一份……国共合作宣言,不打内战,一致抗日。

张闻天:老毛啊,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已经在南京和全国各地都见报了。

毛泽东:好啊,这就意味着正式宣告国共合作开始了,我们就完全公开化了、合法化了。

张闻天:是啊。

陈琛:我是国博讲解员陈琛,出生于1998年,在为大家讲解《宣言》的过程中,我经历着大时代历史洪流的思想洗礼,在那个动荡飘摇的年代,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中国人的坚韧不拔,誓死保家卫国的情怀不断打动着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打败侵略者,“团结”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我将把这样的精神通过的我的心、我的口,让更多人了解,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总监制丨刘晓龙 顾玉才

监制丨高岩

总策划丨樊新征 崔欣

策划丨丁飞 孙鲁晋

协调丨冯烁 朱敏 李昊 刘梦雅 赵初楠 韩雪莹

记者丨张棉棉

编辑丨张棉棉

讲述人丨杨晨

制作丨初曦

新媒体丨杜希萌 王远 孔颖 江晓晨

顾问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鸣谢丨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