犼是观音菩萨的坐骑(观音姐姐为什么骑犼)

昨天,北京又一期摇号结果出来了基本上都没戏,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犼是观音菩萨的坐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犼是观音菩萨的坐骑(观音姐姐为什么骑犼)

犼是观音菩萨的坐骑

昨天,北京又一期摇号结果出来了。基本上都没戏。

不过不用急,观音姐姐的命运和我们是一样的!她其实也想坐车,结果也是几百年坐不上。到了大概元明的时候,才混上一只金毛犼。今天就来八一八这个来龙去脉。

离开了大蟒精,唐僧师徒进入了朱紫国。朱紫国有个赛太岁,把国王的金圣宫娘娘抓去了。孙悟空三盗紫金铃,降服了妖怪,原来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

有很多朋友问贫道:犼是什么动物?观音菩萨为什么会骑犼?贫道相信这是民间的创造,因为查一下《大藏经》,就发现观音不但不骑犼。全部《大藏经》里,就没有“犼”这个字!

其实我们把这件事转化为今天的角度就可以明白,菩萨的坐骑,相当于领导的专车。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办公室主任考虑的问题:需要给观音姐姐配什么车?

观音姐姐的专车难题

我们知道佛教的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地藏菩萨教化的地狱众生,在民间信仰里,一般不掺和人间的事务。和我们人间有缘的是文殊、普贤、观音三位。其实这三位的组合比较早,地藏菩萨反倒是后入盟的。比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就把文殊、普贤、观音说成是一个妙庄国王的三个女儿。这里面就没有地藏菩萨什么事。

文殊、普贤、观音他们三位,免不了经常在一起出现,就像三位平级的领导一起开会。但观音菩萨和文殊、普贤菩萨一齐出现的时候,需要开什么车来?

文殊菩萨一般是不肯地走来的,他是骑青狮的,所以他永远会开他那辆蓝色标致来(所以《西游记》两头狮子一头是标致一头是狮跑么)。普贤菩萨是骑白象的,也会开他那辆英国戴姆勒来。两位菩萨都开车来,观音菩萨开什么来,就成了问题。我们的逻辑都是这样:同一级别的领导必须得有车,就算他不爱坐车,也得有一辆,这就是待遇。她不能开莲花座来,这是办公椅,不是车。

(英国戴姆勒大象车标)

这在我们老百姓,就是一个无所谓的事情。只要有钱有驾照,当然还得摇上号,开什么车不行。但对于观音菩萨这样的领导同志,就是大问题,因为不仅她代表公众形象,她的车也代表公众形象,必须符合领导公车标准,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既不能高,也不能低,还不能错。比如大阅兵中央领导在一辆奇瑞上喊同志们好,这不是国家大典,这是乡长视察乡中学军训。

所以这里,民间传说出现了一个漏洞,观音菩萨骑什么成了大问题。不是说随便给她配一匹马,一头牛(哪怕硬编是天马、神牛)这么简单的事。需要从她的故事、传说、经文里找。没有来历的坐骑,老百姓是不认的。

幸好观音有三十三相,其中和动物有关的有:龙头观音,鱼篮观音,蛤蜊观音。但这几个都不好,因为都是水里的动物。假如观音现蛤蜊观音像,骑一个扇贝来?或者现鱼篮像,骑一条多宝鱼来?这就有进了海鲜城的感觉了。

骑龙呢?骑龙也不好。因为龙这种动物,有一个先天性的问题:车身太长,无论是伸直了还是盘起来,都太占车位。文殊、普贤的车位,一个狮、一个象,都是标准陆地动物体型,各占一个标准车位。观音姐姐骑龙来,需要A照或B照不说,还得给这条龙划一个大型车位,才放得下(所以有些地方给女司机划了大车位,真是神仙脑洞啊!)。文殊普贤也不乐意啊:凭什么你开大排量的车?

当然说车位是开玩笑,这个意思是说,民间信仰的塑像、绘画、故事里,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三位菩萨在陆地上活动的时候多,观音姐姐必须得有一头四条腿的陆地坐骑。比如到谁家显灵去了,决不能骑着扇贝或多宝鱼跑来跑去。龙虽然是四条腿,第一它还是水里的动物,第二假如和文殊、普贤在一起塑像、绘画的时候,就需要多给她安排女司机车位。三个菩萨的布局就不均衡了。

例如明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双林寺》中说:“寺殿所供三大士,西番变相也。相皆裸而跣,有冠,有裳,有金璎珞,犼、象、狮各出其座下。” (这犼恐怕又可以和密宗扯上关系),殿里给三位菩萨留的空间确实是均等的,龙明显比狮、象占地方。

我们看即使今天人画的龙头观音,也多是画龙的半截身子,因为龙身子太长,全画出来,观音就显得个头小了。这就像国家领导人站在一辆两节的大公共汽车上检阅部队,是很可笑的事情。所以,给观音姐姐找一辆C1驾照能开的小型车,就成了一个难题。

狮子吼=狮子犼?

然而我们的民间人士特喜欢操办公室主任的心。他们真的给观音姐姐找到了一辆C本能开的车。这就是狮子吼观音。

狮子吼观音,也是三十三观音之一。也叫阿摩提观音、无畏观音、宽广观音。这个变相的观音姐姐是这样的:

    骑一头白狮子,面向左方,头上载宝冠,以白莲花妆饰,前二手执持凤头之箜篌,另左上之手掌托摩竭鱼,右上之手持白色吉祥鸟,左足弯屈于狮子之顶上,右足垂下,通身发光焰,面貌慈祥。(《阿摩提观音仪轨》)

    那么这就好办了。狮子的体型是标准的,是C本能开的。

    但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观音菩萨单独出现,骑狮子没事。但民间信仰里,文殊、普贤、观音地位是同等的。文殊已经开了蓝色标致了,观音再弄一辆白色标致和他比么?三个菩萨一起出来的时候,两头狮子,一头大象。这又不均衡了。

    (狮子吼观音)

    然而民间人士都当得了办公室主任,他们只要给观音姐姐的坐骑改个名字就可以了。既然是“狮子吼观音”,那就从“吼”字上做文章,把这个字改成一个动物名字就可以了。最方便的就是换偏旁,表示兽类的犬字旁,把“吼”变成“犼”。本来是一个吼叫的吼,说的是一个动作,结果变成了一种动物的名字。

    这种把表示动作的字,换一个偏旁,改成一个名词,汉字里有很多。例如硫黄,原本写作“流黄”,"皆浸溢于涯岸之间”,所以叫流黄。但“流黄”,不像矿物的名字。改个石字旁,叫硫黄,就像了。流黄这个名词,其实重点在“黄”,而不是“流”。结果后来人们不知道“硫黄”的“硫”是从“流”来的,反倒省去了“黄”字,简称“硫”。流动的动作,反倒成了这种矿物的名字了。

    也恰巧,古书上有“犼”这个字,《类篇》:“犼,北方之兽,似犬,食人。”那借用起来就更理直气壮了。不过,贫道觉得,说这种犼长得像狗。只能说观音的“犼”,主要是借用了这个字的字形,并不能把这个“犼”的意义和观音菩萨的犼划等号。因为我们看明清人画的骑犼观音像,那个“犼”,无一例外是比着狮子画的,而不是比着狗画的!其实我们想一想也知道,观音菩萨的车,起码排量、价格、装饰得和文殊、普贤差不多才行,怎么可能配这么low的坐骑?

    当然,既然犼不是一种实际的动物,就给了民间很大的发挥空间。有些“犼”塑的嘴长一些,这可能是吸收了狗的一些特征,有的“犼”长一个龙头,一条龙尾,这恐怕又是吸收了“龙头观音”的特征。但无论怎么变,换头也好,换尾巴也好,它的狮子的身体是永远不变的。有的“犼”干脆就是一头狮子。下图是86版《西游记》赛太岁变成原形的“犼”,这明明就是一头耍的狮子嘛!

    (86版西游记的犼)

    下图的几尊明代骑犼观音像,左上角的犼,有点像龙头。左下角的,有点像狗嘴。右边这两个,头和颐和园门口的铜狮子有啥区别?只是尾巴变成了薄片状了。尤其是右下角这个,和上面那张狮子吼观音的狮子,就没有任何区别。

    (各种骑犼的观音)

    关于犼的故事,元代以前似乎并没有,只有明清时期才多了起来,这正是观音骑犼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后才有的现象。比如清东轩主人《述异记》:

      东海有兽名叫犼,喜欢吃龙的脑子,能腾空上下,迅猛异常。喜欢和龙相斗。口中喷火,龙打不过它。康熙二十五年,浙江平阳县有三条蛟,两条龙,合斗一只犼。犼咬死了一条龙,两条蛟,然而也死了。

      清李驎为此还写了一篇《龙犼交斗歌》:

        东海有兽名曰犼,性嗜龙脑喜龙斗。骁鸷腾空万里驰,精光四射蔽半斗。或云类狮色如银,或云似马身有鳞。上下层霄项垂鬣,乘风凌雨蹑乌云。……龙吐冰雹大于拳,犼喷电火焰弥天。雷霆夹之声震野,龙奔犼逐云相连。……二龙三蛟斗一犼,三昼三夜两负伤。二蛟一龙为犼杀,犼亦横尸三丈强。死后焰光犹闪闪,谁敢直视双眸眩。

        这里点明了,犼长得像狮子,或者像马。像马不知哪里的说法,因为传世的观音骑犼塑像、绘画里,很少见到像马的(至少贫道没有见过)。

        赛太岁的先锋是谁

        说到观音,朱紫国故事中,又有一个人物很有趣。这就是赛太岁的先锋官。这个人物和观音还有点关系。

        这个先锋官,86版电视剧没有出现,在原著里,朱紫国王被治好后,设宴款待唐僧师徒。这时先锋官出现了,他是来要宫女的。书中写道:

          九尺长身多恶狞,一双环眼闪金灯。两轮查耳如撑扇,四个钢牙似插钉。鬓绕红毛眉竖焰,鼻垂糟准孔开明。髭髯几缕朱砂线,颧骨崚嶒满面青。两臂红筋蓝靛手,十条尖爪把枪擎。豹皮裙子腰间系,赤脚蓬头若鬼形。

          行者见了道:“沙僧,你可认得他?”沙僧道:“我又不曾与他相识,那里认得!”又问:“八戒,你可认得他?”八戒道:“我又不曾与他会茶会酒,又不是宾朋邻里,我怎么认得他!”行者道:“他却像东岳天齐手下把门的那个醮面金睛鬼。”

          然后,他被孙悟空打跑了,奇妙的是,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个“醮面金睛鬼”到底是什么,贫道也费了一番寻找的工夫。后来发现,这个“醮面金睛鬼”恐怕也是和犼一样,是被换过偏旁的!它应该就是“焦面金睛鬼”,又称焦面鬼、焦面大士、面燃大士。写作“醮”,是受了道教的影响。

          (蒲州东岳庙的面燃大士,看看和韵文是不是相似)

          佛教认为,焦面大士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她为了教化饿鬼道(六道之一),化为面部燃烧着烈火的鬼形(道教认为是太乙救苦天尊)。这尊像在佛道二教都有供奉。今天的山西蒲县东岳庙地狱门前,还有明代彩塑焦面大士。环眼金睛,獠牙大耳,鬓绕红须,皮肤青蓝,与这首韵文描述的形象正好相似,而且它因为要教化饿鬼,所以在东岳庙地狱门前,为诸鬼首领,正与“东岳天齐手下把门的”相合(借用网上的阴谋论逻辑戏说一下:这个先锋被打败,居然全身而退,就再也没有出现,然后猴子放火烧赛太岁的时候,观音菩萨怎么那么巧就出现了?那么这先锋是谁还不清楚?)。

          (今人绘面燃大士)

          最后上一张图,这是贫道在吉林农安金刚寺拍的大雄宝殿前的面燃大士,就在殿门口左侧,也是“把门的”位置。

          (吉林农安金刚寺面燃大士)

          【欢迎关注贫道公号 仙儿(xianer-xianer),查看往期全部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