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近黄昏中近的意思(只是近黄昏里)

说到唐诗,李商隐终归是绕不开的人。如果说王勃、陈子昂是初唐诗坛的代表,李白、杜甫、王维是盛唐的标志,韩愈、白居易是中唐的领袖,那晚唐,绝对是李商隐的天下。

李商隐,是整个唐朝里为数不多的有意追求诗美的人,他的诗,读起来有种特别的美感,尤其是那些缠绵悱恻的《无题》爱情诗。此外,李商隐的七律,是整个大唐,继杜甫后的第二座里程碑。

只是近黄昏中近的意思(只是近黄昏里)(1)

不过,身处“牛李党争”漩涡中,李商隐的一生郁郁不得志。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就得有人倾诉;如果没有人倾诉,也得自己给自己找一个疗伤的地方。常常感到不顺心的李商隐,就找到了乐游原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疗伤地。

乐游原是长安城南地势最高的一个地方,登上此地,可以俯瞰全城。它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原因之一就是李白那首千古绝唱《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当时,乐游原是长安城有名的游乐之地,许多文人墨客都会来到这里登高聚会赋诗,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其中李商隐写的两首《乐游原》是绕不开的。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人尽皆知,特别是最后两句,只要读了点书的中国人,都能随口说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只是近黄昏中近的意思(只是近黄昏里)(2)

自古以来,诗人都多愁善感,登高望远,总要感慨一番。陈子昂登台,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杜甫登台,写下了“百年多病独登台”。李商隐也不例外,登上乐游原,写下了“只是近黄昏”的千古名句。

诗句前两句交代登上乐游原的原因。诗人心情不好,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心情不好,不得而知。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李商隐都会来到这里,不管什么时候。“向晚”二字,正是天色将要黑了。诗人这个时候还驱车而来,可见心情的糟糕程度。

只是近黄昏中近的意思(只是近黄昏里)(3)

诗人来到这里,是为了疗伤的。他也确实没有失望,来到这里,他有所收获。当看到夕阳西下、余霞满天的时候,他的心情似乎好了很多。他从没有见过这种美,那一轮斜阳,把大地照耀得如此美妙,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出现,尤其令人惊叹和陶醉。

一直以来,被人误解最深的,就是把“只是”解释成了后世人的“只不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按照这种解释,就是:夕阳这么的美好,只不过已经接近黄昏了。这种解释,充满了了悲伤的情绪。

只是近黄昏中近的意思(只是近黄昏里)(4)

可是,在古代,“只是”并不是这样的意思,它本来是写作“衹是”的,意思是“就是”、“正是”。这样,这句话就成了“夕阳这么美好,正是因为接近黄昏”,由原来的悲观变成了充满能量的安慰。

在古时候,“只是”解释为“正是”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白居易

闲人只是爱春光,迎得春来喜欲狂。——姚合

时见街中骑瘦马,低头只是为诗篇。——朱庆馀

……

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只是近黄昏中近的意思(只是近黄昏里)(5)

李商隐除了这首《乐游原》外,还写过另一首:

万树鸣蝉隔岸虹,

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

不放斜阳更向东。

许多树上的蝉都在鸣叫,对岸的断虹也浮现出来,乐游原上吹来了阵阵西风。羲和架着太阳车,从早走到晚,不肯让夕阳再向东去。

整首诗读来,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珍惜时光,青春不再、红颜难再的感慨。读起来,似乎充满了悲伤的情绪。李商隐曾经说过:“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一腔热血、对人间的一份执着,即使郁郁不得志,心中的那束光始终没有熄灭。

赏析诗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作品,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也许有新的收获。当然,这也是本人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