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的话(文人相轻下一句是什么)

文/徐建永

文人相轻的现象从古到今一直没有间断过,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就已经非常普遍了,百家争鸣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到了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仿佛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文人墨客们相互之间口诛笔伐,不绝于耳。

文人相轻的话(文人相轻下一句是什么)(1)

所谓文人相轻,武人相重。由此可见,文人之间的争吵就不如习武之人来得痛快,相互尊重才是切磋技艺提高自身修养最大的障碍。

时至今日,文人相轻的现象,已经不是简单的文人之间的事情了,360行,无不如此,书法界,绘画圈儿,莫不如是。

针对这一现象,古人就早已论述过,当代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人相轻的话(文人相轻下一句是什么)(2)

近日,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就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人们从书法本身的用笔技巧,到书法艺术的境界高度,甚至发展到人品之争。

从书法家到书法教育家,各不相让,彼此的粉丝大军亦掀起了网络之争的浪潮。

本人一贯的观点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书法家的目的就是创作出更好的甚至能够流芳百世的作品,书法教育家的目的就是普及汉字的规范书写。二者的追求不同,也就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啦!

不是吗?

因此,有感而发,方有此文。

文人相轻的话(文人相轻下一句是什么)(3)

如下:

夫文人相轻之风,其来尚矣。少正卯与孔丘,同办私学,互为水火。傅毅和班固乃同僚,孟坚善作史纪,武仲长于诗赋,而轻于固。

文潜尝作诗问于东坡,东坡笑而答曰:“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府右军方熟眠。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

嗟乎,世易时移,而善于自见者无绝,敝帚自珍者常在。

然文非一体,书有八分,丹青万变,其能备善者,鲜矣。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岂不谬哉。

文人相轻的话(文人相轻下一句是什么)(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