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1)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2)

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

我首次游历日本时,曾造访安藤忠雄的工作室。他团队中的一名同事带我参观了一些已建成的项目,包括小筱邸住宅和住吉的长屋。这些项目以及该工作室严密的组织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5年,我受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邀约再度来到日本,并在后来的七年间频繁到访。在此期间,我完成了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落址千叶市(东京北部),当时我们在承包商和建造品质等方面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安藤忠雄参观了这个项目并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我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混凝土来做建筑。我的第二个项目在京都,安藤忠雄帮我介绍了承包商、谈判了合同,他的团队就细节和规格方面向我们提供了建议。这表现出一种热情慷慨、行业协助的姿态。

我在日本期间,安藤忠雄是我的导师与灵感之源。他的作品风格古朴、重视光线和视野,与日本建筑传统一脉相承,却又通过现浇混凝土材料的运用而免于与历史语言过于雷同。在后现代主义与高技派甚嚣尘上之时,看到一种回应场所与文脉的现代主义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但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对材料性与物质性的接纳。

在安藤职业生涯的初期,他坚持只在家乡关西地区做建筑,因为他需要掌控自己建造的方式。当他最终走出自己的主阵地时,他已然为自己确立了创作的原则和条件。安藤忠雄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于:他坚持认为建筑营造并非一个实现个人的理念的议题,它是实现建筑理念的基础。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3)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 Kenneth Frampton

与丹下健三和前川国男等一代战后英杰一样,安藤忠雄在其硕果累累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专注于清水混凝土结构。不过与前者不同,他并未遵循勒·柯布西耶的“原始混凝土”原则,即保留木质模板在混凝土上留下的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上的痕迹。安藤使用大面积的胶合板或钢板进行浇筑,他与同一时代的激进建筑师一样,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抽象风格

然而,他的作品中最具“日本性”的是其对自然的态度:建筑主体有意地暴露在气候形与神的衰荣中,让人亲身体悟光、风、水汽、雨水、浓雾、霜和雪的变化。在这方面,他的作品表现出典型的存在主义特征,完全脱离了普遍认可的资产阶级“舒适”观。仿佛他的建筑中的使用者生活在某种先在文明所抛弃的坚不可摧的、五光十色的空间之中。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安藤忠雄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具有地域性,他将景观中的全景意识与水的非物质化存在做了紧密结合,譬如1988年北海道星野度假村的水之教堂、1990年兵库县姬路市的儿童博物馆,后者是在好似无边无际的濑户内海前完成的。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人境合一”的感受,作家罗曼·罗兰谓之“海洋性”。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4)

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

我想和诸位分享一些我与安藤忠雄的轶事。作为一名建筑师,在我职业生涯中的某些特殊时刻,我有幸经常在巴黎或日本与他会面。2007年,我受富国品牌的邀约,在日本大阪(安藤忠雄的家乡)设计一座塔楼,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机会。这座新的高层建筑的地基如今成了一个大型中庭,大阪人称其为“汇合点”。而它曾经是一个兔子窝般的购物中心,在地下空间连接着几座建筑。凑巧的是,其中的一家正是安藤忠雄多年前设计的一个邮筒精品店。于是,我参观了他的建筑,并和他见了几次面。他在日本非常受人尊重,在家乡大阪更是如此。我有幸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并受到其妻安藤由美子女士的热情款待。其中一次拜访中,安藤忠雄送给我一件非常动人的纪念品:一张小精品店的照片,还附带一份1968年绘制的项目草图——它注定会随着富国大厦的兴建而消失。鉴于安藤忠雄总是习惯在信件或简讯中附带小的图纸或涂鸦,我可能并非唯一一位获得这种精美的个人收藏的建筑师。

2015年,当我受日本艺术协会委托进行皇家美术馆设计的时候,再次见到了安藤忠雄,彼时,他是评审团的成员之一。后来,2018年,安藤忠雄在蓬皮杜中心举办大型回顾展时,我们在伦佐·皮亚诺、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让·努维尔、保罗·安德鲁(在他去世的前一天)的陪伴下参观了这场展览。几个月前,在安藤忠雄的巴黎之行中,我邀他前往法国国家图书馆,我在那里举办了一场展览以介绍这个大型项目的历史和设计。我们抚摸着法国国家图书馆高大的抛光混凝土柱子自娱自乐,拍了一张有趣的照片并为此开怀大笑。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5)

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安藤忠雄无疑是一位建筑大师,他鲜明的审美风格与我的鉴赏品味非常接近。我由衷地钦慕他的创作。他的作品有一种纯粹感,我爱他对材料的细腻选择,亦喜欢他为水与光构筑的对话。哪怕是在促狭之地,他的建筑也能提醒我们自然近在咫尺。他异常敏感,能将简单的事物转化为文化参照,借鉴传统的建筑理念创造出完全属于当代的作品。日本精神就在于此,当然,它体现在对几何形态的运用和对自然元素的尊重——并非描述性的再现,而是抽象性的表达。不过,比之日本性,其建筑更具普适性。他在混凝土和空间方面所做的创新正是我希望在时尚领域达成的目标。

我以自己领域的惯例、以一种具有时效性和相关性的方式来解释它们,始终避免被当前的紧迫性和力量所淹没。当我委托安藤忠雄设计一家位于米兰的剧院时,我希望他创作一个尽可能简单且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安藤忠雄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委托。当时,他闻名天下的钢筋混凝土的材料运用令我着迷;但在今天,他思考和处理建筑的方式激发了我的反思。他的思维方式体现出东与西、古与今、坚固材料(如水泥)的物质性和空灵的精神境界之间的紧密关联。安藤忠雄选择了一条简约的通往完美的道路,亦是一条让我因亲身参与过而引以为傲的道路。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6)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我和安藤忠雄的友谊已有50年之久。2007年落成的21_21 Design Sight美术馆便是由安藤忠雄设计而成的。它像是一只在绿色草地上张开翅膀的天鹅,完美实现了博物馆的各种功能。我认为这座建筑是安藤忠雄的杰作之一。

当我和他一起在建筑工地散步时,我们谈到了日本建筑匠人以及他们杰出的技术水平。他说道:“对物质和事物与生俱来的尊重与深切的热爱,正是日本创造文化的根源。我们所继承的艺匠(造物的艺术)心态是日本文化的禀赋,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以之为荣。”对此,我完全认同。

现场的工匠接收到安藤忠雄先生的指令,他们全神贯注地工作,最终成果远超预期。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己国家的传统,并在传统之上砥砺创新。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创作的精神和技巧,培养一种价值观引导传统的当代继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意愿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始终存在。

他的作品语言具有普适性,在很多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我认为安藤忠雄是一位罕见且重要的人物,他将人与建筑连为一体。我将继续在自己的领域中面对同样的挑战。

安藤忠雄作品以及讲解(大师眼中的安藤忠雄)(7)

波诺 Bono

我已经很喜欢安藤忠雄的作品了,但当我身临现场参观它们时,也同样没让我失望!我的视线无法从他那“披头士式”的发型上移开。我想,他集约翰、保罗、乔治和林戈于一身

找到自己的声音是最困难的事情。安藤忠雄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还发明了一种语言。他创造出一种视觉语言,以一种敬畏(awe)的态度尊重景观和光线。(awesome是一个美国人常用的词语,而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似乎把这个词用滥了。)Awe(敬畏)一词恰能描述我对于安藤忠雄作品的感受,因为它是安藤忠雄精神状态的线索。他一直在寻寻觅觅,追求“敬畏”,但是其建筑并非“敬畏”本身,“敬畏”撑起了他的建筑。他敬畏大自然。

他是一位艺术家、活动家,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即,他的愿景并非传教式的,而是需要被实现的,是真正的从抽象到具体。有时候,我认为伟大诞生于不知疲倦的“好”,有时它与耐力相关。因为这个人像是台机器。当他造访我在都柏林的家时,我们度过了意犹未尽的漫长夜晚。但在我酒足饭饱就要睡觉时,安藤忠雄回到自己的房间还做了几个俯卧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