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

随着第九个国家级沈阳都市圈的落地,沈阳市以及辽宁省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沈阳都市圈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七市一区共同组成。

沈阳都市圈对周边城市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

沈阳都市圈还可以加速周边城市与沈阳的融合,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1)

大沈阳城建

辽阳市是沈阳都市圈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区位优越。

辽阳市古称襄平、以石化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辽阳市#辖#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辽阳县#、#灯塔市#。

近年来辽宁各市都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快车道,作为四线城市的辽阳市也不例外。

辽宁市有芳烯烃及精细化工、铝合金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占有率。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2)

漂流的辽阳

虽然辽阳市发展可圈可点,但也有不少的挑战和短板。突出反映在经济总量偏少,居民收入薄弱,产业基础薄弱等方方面面。

2022年辽阳市仅实现GDP891亿元,位列辽宁省第10,处于中等偏下发展水平。

辽阳市经济总量还不如江浙很多县级市,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辽阳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辽阳市如果好好利用自身紧邻沈阳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还是可以轻松超越本息,锦州等同档次的城市,甚至可以追平盘锦等市。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3)

2022年辽宁部分市GDP

经济总量的薄弱也反映了当地城市能级必然不高,产业基础必然薄弱,年轻人只能外出到周边沈阳甚至全国大城市打拼奋斗。

根据最新的七普数据,整个辽阳市常住人口仅有157万人,相比较户籍人口的171多万人。辽阳市至少外流了14万人以上。

大量的人口流失,薄弱的产业基础侧面反映了辽阳市发展存在一定的困局。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4)

辽阳市夜景

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为了提供给市民最好的服务,城市发展的最终逻辑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的迫切需要。

中国县域经济长期以来发展乏力,这是因为作为最底层基层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和获得资源有限。相比之下,地级市的发展水平更高。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5)

城市发展本质共同富裕

辽阳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5%,基本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辽阳市城镇化率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剩下的辽阳县和灯塔市是短板。

2022年灯塔市经济总量要比辽阳县稍微高出一些,而灯塔市作为一个县级市,明显发展基础要比辽阳县高出不少。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6)

辽阳市夜景

从发展现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需求,我们或许应该把灯塔市作为县域经济升级的重点发展对象。

通过加强对灯塔市的发展支持和投资,让灯塔市成为县域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为啥要倾向于灯塔市?其实本质上和强省会差不多,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能够快速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

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如何更好的分蛋糕,做到基本公平,但是分蛋糕的前提是如何做大蛋糕。灯塔市或许是一个未来提升整个辽阳市经济实力的突破口。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7)

辽阳美丽的夜景

其次,辽阳市背靠沈阳,沈阳是辽阳最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能所在。

随着沈阳都市圈的不断发展壮大,辽阳和沈阳产业互动,道路互联互通,同城融合之势已不可避免。

辽阳在沈阳都市圈的规划定位是提供优质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并积极承接沈阳产业外溢。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8)

辽阳欣欣向荣的城市化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实施沈营线辽阳线绕城公路工程(南外环)建设,进一步加大路网新项目谋划力度,畅通都市圈相互联通。

从区位看灯塔市处于辽阳市和沈阳两大城市之间核心C位。

灯塔市是辽阳市对接沈阳市的桥头堡和先行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辽阳市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腹地,也是进一步对接沈阳都市圈的前站。

辽宁省灯塔市乡村动迁规划图(辽宁省辽阳市破局)(9)

灯塔,辽阳,沈阳区位

小结

从共同富裕要求,从各县发展区位,潜力,发展现状来说灯塔市注定要承担辽阳市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优先发展灯塔市,应该说是辽阳市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辽阳市以更大力度和空间积极融入沈阳都市圈的必然要去。

祝福高质量发展的辽阳市和灯塔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