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

豆瓣9.0,全网热度第一名,评论数破4万,仅有12集的现代悬疑犯罪剧《隐秘的角落》,成为了今年以来一杯最苦涩又最回味的意式特浓咖啡。

而在此前,《十日游戏》、《龙岭迷窟》等剧,也是播放量和评价量颇高的网络短剧。它们的热播,不但吸引了苦于注水长剧的观众目光,更带来了关于短剧新时代和长剧已过气的争议热潮。

也许有些观众真的对长剧不再期待:拖沓注水,还是神剧,果断放弃。

也许有人暗暗遗憾:现在的长剧都赶不上老剧的质量,没有拿得出手的,短剧时代已经到来。

长剧真的没有市场了吗?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1)

01短剧为何能够大热?

演员秦昊曾说:“没有演技,又何来流量呢?”

他的这句话,原是针对流量明星无演技问题所提出的观点。可是,我们细细想来,秦昊的这句反问,难道不是基于影视剧品质所提出的吗?

1、小体量创造新“甜头”

现在,短剧火了,可短剧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少不了榜样的推动。

2017年,32集的《白夜追凶》获得了巨大成功,至今在豆瓣上仍是9.0分的高评分。虽然,《白夜追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20集以下体量的短剧,但在2017年,那个大多40集以上、动辄70集以上体量霸市的年份,仍然获得了紧凑、过瘾的好评,成为当年最热门的网剧,主演潘粤明也因为此剧,从人生低谷一跃成为全民看好的中生代实力派。

2019年的《无证之罪》,虽然没有激起太多浪花,但它的豆瓣评分一直稳居8.2分。悬疑犯罪题材,加上短小精炼的12集体量,第一次突破了高质量电视剧的剧集下限。

尝到了甜头的各大视频网站,似乎找到了吸引流量的方向,纷纷开启了短剧的实验性探索。正如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说:“未来只有短剧才能创造一个付费观剧的时代。”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2)

2、高质量契合快节奏

虽然题材、故事各有千秋,但是这些短剧都没有偏离一个宗旨,那就是高质量。

套用秦昊的话来说,没有质量,何来流量?IP剧改水平高,剧情细节尺度打磨准确,幕后团队专业性强,演员选择精准,这些更加符合观众的快节奏生活需求。

例如《我是余欢水》,主演郭京飞用其特有的幽默性,演绎了底层小人物的故事,整个剧的氛围一丧到底,看起来荒诞、可笑的故事背后,映射了悲剧的现实。

例如《龙岭迷窟》,作为悬疑探墓题材的大IP改编剧,在特效、服化道、剧情、演技上,都可谓是一雪前耻,让盗墓迷们看到了这种类型剧的希望。

再比如现在大火的《隐秘的角落》,悬疑与犯罪题材相结合,一开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快节奏的跳跃性叙事、反差巨大的角色设置、环环相扣的悬疑设定,让观众们倍感“烧脑”,不舍得遗漏任何细节。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3)

3、短而不简的电影感

尽管剧集少了,但这些短剧的整体质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着院线电影既视感。在有限的体量中,挤掉多余水分,反而对故事讲述的精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逻辑性强、焦点清晰、叙事紧凑、悬疑新颖,这些特点显然更加符合短剧“短而不简”的特点。

一部普通的长剧,如42集的《下一站是幸福》,从2018年9月开机到2018年11月杀青,用时三个多月的时间。而据资深电影媒体人阿郎所说,12集的《隐秘的角落》,一集则需要六七天的拍摄时间。由此可见,短剧虽然短,但是高质量短剧在剧情的打磨上,则需要主创团队更加细致。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4)

4、悬疑题材引领时尚

从2012年至今,短剧经历了网络段子式的“飞米剧”到竖屏互动剧,再到现在精品剧的数次变革,短剧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电视剧形式。

在这些超短剧中,今年火热的《龙岭迷窟》是18集,《唐人街探案》、《我是余欢水》、《隐秘的角落》、《十日游戏》等,都是12集,更是突破了剧集下限。

这当中,除了《我是余欢水》是现实都市题材,其他短剧都是悬疑题材。

从6月开始,优爱两大视频网站开启了影视市场的争夺战,分别设立了悬疑剧场和迷雾剧场。两大剧场虽然都是主打悬疑题材,却各有特色。

优酷悬疑剧场主打悬疑“ ”,从悬疑题材本身延伸出更多的主题,例如《失踪人口》,悬疑之下探讨孤岛人性。除此之外,在演员选择上,以具有超高流量的青年演员为主,例如朱一龙、王一博、陈晓等流量小生。

而爱奇艺迷雾剧场主打案件本身,从悬疑案件本身的起因过程结局探讨人性的善与恶,例如《隐秘的角落》。在演员方面,以实力派中生代为主,例如秦昊、朱亚文等演技派中生代。

在待播的众多电视剧中,仅悬疑题材就有32部。倘若在待播剧中,悬疑题材能够再出爆款,那么,今年的电视剧市场将由悬疑题材引领新的时尚风向标。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5)

02从短剧成功浅析长剧的困境与出路

从目前看来,短剧的成功给予了市场更多的选择,这不仅包括了对广告商、新用户的吸引力,还包括了对新人演员、导演等主创团队的培养发展。

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各大平台的悬疑短剧接踵而上,前赴后继,不禁令人担忧长剧的市场和发展。

1、“注水”败掉观众缘,“剪刀手”下无倍速

在《我是余欢水》热播的时候,短剧也曾受到质疑,而演员郭京飞说:“据我所知,很多观众看剧都是调到两倍速的,干嘛要这样折磨观众呢?我们把该剪掉的都剪掉,其实也是尊重观众。

郭京飞的这句话,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了“注水”这个词语。长剧“注水”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影视常态。

曾有某视频网站公布了一组网络剧幕后数据:约四成用户会在前三集弃剧;看完开头七分钟后,用户拖拽、倍速观看的比率会激增20%。

弃剧率高与倍速观剧的实际情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因而,广电新规、短剧试市,成为了推动长剧革新的助动力。

实际上,“注水”剧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而成本的增加,和资本逐利、天价片酬脱不了关系,同时,成本的增加也推动了剧集的增加。

通过资本的逐利,电视剧的文艺属性被异化为金融产品,电视剧版权价格、制作成本突飞猛进,很多影视公司出现了利润虚高、现金流紧张等现象。同时,在流量、演技等因素的推动下,明星的商业价值成为了无可替代的稀缺资源。演员们的天价片酬,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对明星资源的过度争夺,并最终导致了供需矛盾严重失衡。

给长剧“注水”,对于制作方、投资商来说,可以分摊服化道等固定成本,而对于广告商来说,会得到更长的宣传覆盖周期,带动商品交易。这一切,似乎可以为他们带来更现实的短期利益,他们乐此不疲地涉入“注水”行列。然而,时间证明,“注水”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只是昙花一现,其所影响的,势必是观众对影视剧行业的耐心。

就像郭京飞所说,剪掉注水的剧情,让剧情更加紧凑,才能挽回倍速观剧的尴尬局面。但是,这不是“一刀切”就可以办成的,而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设计更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在立项、制作到播出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杜绝资本过度控制艺术创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升级政策导向。在控制天价片酬和制作成本的同时,提升剧情品质,创造顺应用户体验、适应市场变化、更符合潮流趋势的无“注水”电视剧。

只有如此,才能挽回观众对长剧的信心,又能够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同时,控制长剧市场的畸形发展。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6)

2、“悬浮剧”难攒高口碑,高品质“治”诟病

事实上,“悬浮剧”的本质是披着现实主义外衣的狗血剧。脱离于现实的戏剧冲突、套路化的剧情、脸谱化的人物,缺少对实际的提炼和思考,都是“悬浮剧”的鲜明特征。虽然“悬浮剧”是市场的宠儿,却难以积攒观众的高口碑。

"蜂鸣营销"创始人埃曼纽尔·罗森认为:“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个人圈子,他们基本不听厂商的推销,但都听朋友说的话。”这就是罗森提出的“蜂鸣营销”,也叫口头宣传营销。只有高质量的优质长剧,才能在观众的口口相传中,得到高口碑。而口碑,是观众对电视剧接受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比短剧,长剧更容易“攒人气聚话题”,在剧情播出过程中,创造话题度,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带动收视率的作用。相比“注水”剧和“悬浮”剧,播出平台也更加青睐优质长剧。

长剧虽然诟病多多,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长剧依旧占据着主流市场。且不说年代久远的长剧,仅是近几年的热门长剧,如《大江大河》《琅琊榜》《知否》《甄嬛传》《延禧攻略》等电视剧,无论是剧集品质,还是演员演技,都可以称得上精品。而近期播出的《安家》《清平乐》,虽然有着颇多争议,但话题度仍旧被引爆。

通过这些热剧,我们不难发现精品长剧的特点:

  • 叙事线索繁杂,有跨度极大的年代感,逻辑严密、不拖沓。
  • 角色性格鲜明,演员演技扎实,剧情人设立得住。
  • 以现实实际或传统历史为依据,强烈的戏剧张力,无须强行凑戏。

创作影视剧,其实就是在创作一门艺术,因此,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是影视剧立意的基础。像历史剧、革命剧、年代剧等剧目,因为剧情支线多,为了完整地表达叙事和主题,在“不注水”的前提下,集数多一点也是可以的。

其实,不管剧集多少,讲好一个故事最重要的还是扎实的剧情品质。以网剧《锦衣之下》为例,虽然资金有限,又被诟病配角抢戏,但是,因为剧情创新性、团队专业性和演员的扎实演技,依然低开高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7)

3、“如意算盘”引发“马太效应”,聚合效应“助”市场发展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和业内的激烈竞争下,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常年处于下滑局面,购剧经费也在缩水,越来越多的优质长剧走向了网络视频平台。长剧在网络平台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购买平台会员。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制作方们开始重点瞄准网络平台,并将“如意算盘”由台剧转向网剧。

网络平台主要定位在20-39岁的年轻人,加上流量明星加持,必会造就网络剧超高的点击量。而明星参演影视剧,大都采用“按剧承包”的制度,也就是说,明星拍戏只约定拍摄周期,周期一结束,明星们就算是完成了工作。在拍摄周期内,剧集的多少并不影响明星们的收入。而电视剧版权销售主要依赖于首轮播出平台,平台定单集价格,制片方定集数,剧集越多,版权费用就会越高,那么,制作方的收益就会越高。这便是制作方的“如意算盘”。这样,长剧的内容品质必会受到影响。

除了内容品质,观众的心理需求也是长剧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短剧的快节奏相比较,长剧播出的平台以电视台为主,这更符合观众晚间闲暇放松需求,也更符合老中青少全家欢需求。显然,短剧带给观众的沉浸式快感和“回怼”式舒适感,并不适合这种放松时刻。

当然,长剧的稳定播出方式,除了可以增加观众粘性,也是广告商、投资商收回投资成本的稳定方式,更是献礼剧、扶贫剧等政策剧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在制作方“如意算盘”的推动下,电视剧的收视率、点击量和广告收入呈现出“马太效应”,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映的是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将这一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根据《2020年第一季度电视剧调研报告》,我们会发现,长剧的题材多元化趋势明显,多台联播剧在平台效应、观众规模、宣传推广上的优势,形成了强大而显著的聚合效应,因此更加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力。

因而,充分发挥出聚合效应,在平台效应的助力下,聚焦于创作优质长剧,吸引更广泛的观众规模,运用有利的宣传推广,将优质长剧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到极致,才能有助于长剧的市场发展。

现在,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长剧真的没有市场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是,如果想要在短剧飞速发展的当下仍占得一席之地,长剧的革新之路还很长。

当然,不论是长剧还是短剧,创新、精品,才是吸引观众目光最主要的因素。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没看懂(隐秘的角落仅12集为何大热)(8)

结语

影视剧的创新与品质,一直是大众审视电视剧好看与否最重要的因素。在影视剧的国际市场中,不论是对业内人士,还是对观众群体,短剧已经成为了香饽饽,而我国的悬疑题材,也已经成为了新时尚的风向标。

其实,短剧的成功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品质的高低。我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不自觉地会对社会现象进行感悟和反思。

而被“注水”标签化的长剧,依然是未来市场的主流,它有着弘扬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但想要长远发展,还是要注重精品输出,充分发挥出长剧的生命治愈作用。


参考文献:

网络剧“注水肉”:拉长了篇幅,做小了格局 龚禹霖

关于台网发展新时代深化电视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吴军

电视长剧霸屏现象的成因与影响 刘园园 周云倩 张绪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