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1)

淮阴县古寨乡早因为北宋末金人南下军队在此驻扎而传名。古寨乡下辖的九房村今非昔比,鸟瞰居住集中区鳞次节比。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2)

昨天特地来访,适逢秋收。女村民在宽敞的村道用“连盖”捶小红豆。几乎没有来往的车辆。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3)

在九房看到的“打谷晒场”有怀旧感,必定不是占用交通要道。但是在回淮安市区的省道上,看到有人晒稻子、晒玉米不禁让人有点感想。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4)

当下借用路面晒粮食可以理解,前提一定不要妨碍交通。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5)

因为收获的机械化日益普及,农村早就没有了“打麦场”,农民“晒粮食”借用一下路边本来无可厚非。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6)

有些农民朋友如此设置障碍就不好了。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7)

与己方便也要与人方便哈。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8)

尤其是这种小乱石头,很容易使得骑电瓶车的过路人避让车辆滑到。

近十年乡村面貌变化(下乡见闻公路变成晒场)(9)

小编之所以发这条图文,就因为上午在刘老庄乡附近的路上看见骑电瓶车的女子因此滑到摔伤。 各位朋友,你如何评说农村“公路变晒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