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梅花在哪里(百花岭中觅菩提)

海南梅花在哪里(百花岭中觅菩提)(1)

与菩提树同属同科的黄毛榕。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图\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句偈子的广为流传,到各式各样菩提子串珠的持续风靡,伴随着宗教意识与植物秉性的相融相通,所孕育出的菩提文化正好契合了人类对自然生灵的敬畏初心。

探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百花岭热带雨林,蓬勃的生命律动给林区罩上一层远古而又迷人的面纱,所衍生出的植物文化体系也让百花岭与菩提有了不解之缘。

海南梅花在哪里(百花岭中觅菩提)(2)

黄毛榕。

菩提本无树

相传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从此这种植物便承载起数千年的悠久文明。“菩提”一词为梵语“Bodhi”的音译,意为“觉悟”。可如果翻开佛教经典,会发现“菩提树”之名其实并不常见。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陀国》有载:“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可见,从严格的植物学意义上来讲,菩提树本名应叫“毕钵罗”,是一种原产印度的桑科榕属大型常绿乔木。

菩提子,顾名思义应该是菩提树的果子或种子,然而事实上菩提树的果实犹如无花果一般,是隐头花序发育而来的聚花果,质地多汁而质软,里面包含的果实与种子极为细小,绝无可能做成手串玩赏。

若论有名有实的菩提子,而且名见典籍有根有据者,当首推“无患子”。明代医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记载:“无患子又名‘木患子’‘菩提子’”,并引据宋代药家之说释名:“释家取为数珠,故谓之菩提子。”可见早在明代以前,无患子就有菩提子的名号,并已作为佛珠菩提子广为采用。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菩提子已成为所有能用来穿制成佛珠手串的坚果类植物果实的统称。一颗颗来自青山野林的植物种子,为何能备受追捧?正如一位把玩者所言:“我们摩挲的是菩提子的棱角,而菩提子磨炼的是我们的性情。”

海南梅花在哪里(百花岭中觅菩提)(3)

黄藤,它的果实可以做成星月菩提。

遍布菩提榕

狭义的菩提树原生于印度,属典型的热带树种,仅分布于部分地区。可作为佛教圣树,寺庙建设中必须要有菩提树来彰显佛法威仪,又该如何是好?应了“菩提本非树”的说法,许多时候人们往往会以佛教空间功能需求以及当地的气候特征为基本条件,并融合本土植物文化与审美情趣,这便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广义上的菩提树。

若以“血缘”亲疏来分,与菩提树同科同属的榕树自是首选。如此一来,百花岭可谓满山遍布“菩提榕”。

入百花岭景区大门,左拐上阶梯,一棵树龄逾数百年的高山榕映入眼帘。顺着盘根错节的树根向上看去,硕大的树冠亭亭如盖,一根根气生根从树顶垂下,落在树枝上,顺势缠绕后再往下掉伸进土里。一树成林,蔚为壮观。

因紧邻寺庙,茂盛的高山榕上也被往来香客系上了不少祈福彩带。风起时,彩带随枝叶共舞,实在好看。

行至山林深处,一棵棵大叶水榕成片分布,只见一束束底部看似光秃秃的浅灰色树枝,顶部挂满了交错堆叠的树叶和无花果般的果子。可若要论果子,当属比邻而居的大果榕最为特别。这种叶片如大象耳朵的榕树,又名馒头果、大无花果、大木瓜、波罗果、蜜枇杷、大石榴,其果大如梨,味甜柔美,被当地群众称为“甜馒头”,也是“菩提榕”里唯一适合人类食用的榕果。

九丁榕、青藤公、黄毛榕、杂色榕、斜叶榕、水同木……细细数来,百花岭里与菩提树同属同科的“菩提榕”种类相当繁多,难以一一列举。在海南民间,不少地方将榕树奉为“镇村之宝”,认为“树盛则人盛,树衰则人衰”。这种原始的树木崇拜与菩提文化于百花岭相融合,也恰恰体现出海南生态民俗文化的延续性和适应性。

海南梅花在哪里(百花岭中觅菩提)(4)

大果榕的果实。

岭中菩提子

不同植物的果实可以加工出同一种菩提子,而同一种植物的果实做成的菩提子可能被冠以不同名字。以菩提来命名的串珠质料,达近百种之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在百花岭均有分布。

古时相传,菩提子中最具灵性者当属星月菩提。这种珠子表面布有均匀黑点,中间有一个凹圆圈,状如繁星托月,成周天星斗、众星捧月之势,故得其名。反复把玩后的星月菩提呈奶油白色,事实上它是由一种叫做黄藤的藤条类植物果实制作而成。

因地理条件原因,黄藤在百花岭山上十分常见。叶轴和叶柄上密布短直刺,甚至连花序外面的总苞上都有刺。黄藤果实成熟后,人们需要细心打磨,雕琢形态,去掉外皮的厚重颜色,种子内部这才会渐露出浅黄白色。

与温润柔美的星月菩提形成鲜明对比的,当属金刚菩提。这种菩提子的原料来自杜英科植物圆果杜英的硬骨质内果皮,在百花岭雨林中广泛分布。一般来说,圆果杜英子房有五室,剥出来的“菩提子”就是五个分瓣,偶有因基因变异产生的八瓣以上圆果杜英,所制成的菩提子也有着较高的市场价值。

同属百花岭雨林里的高大乔木,南酸枣的果核较大且非常坚硬,因其顶端有五个眼,与佛家的“五眼”正好相通,因而制成的菩提子夙结佛缘。将采摘打磨后的南酸枣首尾贯穿打洞,多出一个眼,就是六通,故得名五眼六通菩提。

海南梅花在哪里(百花岭中觅菩提)(5)

南酸枣的果核可以做成五眼六通菩提。

原标题:百花岭中觅菩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