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强固(129.必固怎么理解)

129. “必固”怎么理解 ?学会智取就会事半功倍,以柔克刚就能保全自己,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什么是多强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什么是多强固(129.必固怎么理解)

什么是多强固

129. “必固”怎么理解 ?

学会智取就会事半功倍,以柔克刚就能保全自己。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三十六计》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总结而成的简单易行的兵书。我认为它的理论根据应该源自《道德经》。

欲擒故纵的意思是: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说得更详细点,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狗急跳墙,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己方流血牺牲。按照《易经·需》卦的原理就是等待时机,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我,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节有四个“必固”。“必固”是什么意思呢?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先开张之者,欲极其奢淫。‘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先强大之者,欲使遇祸患。‘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先与之者,欲极其贪心。”注解不是很清楚,也没解释“必固”。

王弼的注解针对性不强,不引用。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将要收缩它,必须暂且张扬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振兴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12页。)“必固”译为“必须暂且”,“暂且”二字多余。

南怀瑾翻译:“一个东西要把它收紧,必定要先使它放大;要使它衰弱,必先使它强大;要想把它废掉,故意先培养它,使它先兴旺起来。要把它抓过来,还故意先行给予。”(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59页。)“必固”译为“必定”。

陈鼓应今译:“将要收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予。”并引述:“老子认为事物在不断对立转化的状态,当事物发展到某个极限的时候,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好比花朵盛开的时候,它就要萎谢了……亦即是道家‘物极必反’、‘势强必弱’观念的一种说明。”(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09-210页。)他把“必固”译为“必先”。

刘笑敢翻译:“某物将要收缩,必然先会扩张;某物将要衰弱下去,往往会先有增强的过程;将要废除某物,必让它先经过兴盛的阶段;要夺取什么,先要给予一些,这些都是以反求正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77页。)他认为“必固”是“必然”的意思。

“必固”现代汉语是固执,不会变通的意思,在这里显然不是此意,要分成单字单词来理解。必,作动词为必须。固,作形容词为坚定。“必固”搭配,字面意思就是必须坚定,也就是一定、必然的意思,也是古语“固必”的词义。所以,“必固”应作“固必”理解,亦即必然。

《道德经》中很多章节都一样,读起来没头没脑,没有主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的行为主体是谁?是我方还是他方?按刘笑敢的说法“某物将要收缩,必然先会扩张”,是他方“某物”的行为。按南怀瑾、陈鼓应的说法应该是我方——我们要把它怎么样。接下文“是谓微明”也应该是我方欲擒故纵的行为。那么,这一句的翻译就是:(我们)将欲收拾它,必然纵使它张扬。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是以柔克刚的最好方法。

这里解释一下“歙”字。歙,读xī,不读shè,是收敛、吸进的意思。歙字不同版本有不同的写法,如翕,噏,㒆,都读xī,意思基本相同,古时通用。

依照第一句,后面三句就好翻译了:

(我们)将欲削弱它,必然先让它强盛;将欲废弃它,必然先让它兴盛;将欲夺取它,必然先给它好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