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的论诗的主题思想是啥(阅读赵翼的论诗)

“风骚”是个很正经的词。

清人赵翼的《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是说,李白和杜甫的诗是真的好,被万人传诵至今,但已经失去新鲜的时代感了,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脉搏了。国家每个时代其实都有才华横溢的人物出现,他们都曾引领各自的时代文学创作潮头几百年。

那么,为什么说“风骚”是指文学创作潮头呢?这还要从诗歌的发展说起。

赵翼的论诗的主题思想是啥(阅读赵翼的论诗)(1)

宋代以前,中国的诗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今天,我们只说说第一个阶段——“风骚”。

这个阶段主要对应的历史概念是先秦时期,再具体地说,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风”是指《诗》,又称《诗经》。《诗经》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表现手法,姑且不谈。“风、雅、颂”是诗歌形式。其中“风”的成就最高,因此后人以“风”代指了《诗》。

“风”就是“国风”。什么是“国”呢?

周王朝是分封制。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在古代叫“天下”,主宰天下的人是“天子”。“天下”实在是太大了,那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钉钉,没有……管理天下实在让人脑瓜疼。

于是天子将天下划分成若干地区,封赏给手下的诸侯。诸侯的土地就叫“国”。比如姜子牙封于“齐”,“齐”是什么,不是现在的国家,而是“诸侯国”,就是地区,相当于现在的省,今山东泰山以北地区。同理,泰山以南就是“鲁”,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北京那一带就是“燕”……

“国”也不小,要想联系顺畅,也需要手机和电脑,也需要抖音和支付宝。没办法,诸侯依样葫芦,也把自己的土地分成若干,赏赐给手下的大夫,大夫的土地就叫“家”,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市。我们也就理解所谓“三家分晋”的说法了,就是三个“家”这个级别的大夫,把诸侯的“国”给分了。于是,到了战国时期就没有晋国了,人们说的“三晋之地”就是韩、赵、魏。

理解了“天下”“国”“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国风”,其实就是不同地区的民歌。那时,政府有一种“采诗官”,专门负责“采风”,就是采集不同地区的民歌,听取不同地区的民声和民生,以供统治者参考。

“风”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了先秦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赵翼的论诗的主题思想是啥(阅读赵翼的论诗)(2)

那么“骚”呢?——这四个字不好读,读不好很下流,要特别注意“那么”两个字的语气。

“骚”是指屈原的《离骚》,指“楚辞”。

“楚”在哪呢?大致是指洞庭湖以北的湖北和洞庭湖以南的湖南,又称“荆”,其都城“郢”就是现在的荆州。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和宋玉,后人就用《离骚》中的“骚”代指了楚辞。

楚辞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了先秦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赵翼的论诗的主题思想是啥(阅读赵翼的论诗)(3)

那么“风”和“骚”就成了“风骚”,诗人就变成了“骚人”。不是骂人,有证据。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有“迁客骚人”一说。

迁客是指贬官,“迁”就是被降职远调,“客”是指人,客居的人,被远调的人,“去国怀乡”,当然是客了。

又为什么说诗人“骚”呢?我个人胡思乱想,可能是因为范仲淹写“岳阳楼”,在洞庭湖东北角,在春秋战国时是“楚”地,而楚辞当然是以“骚”为代表的,因此以“骚人”呼诗人是很合适的,很接地气的。但我这种说法不必深究推敲,有一定的搞笑成分。

“风骚”分别引领了先秦现实主义创作和浪漫主义创作的时代潮头。“请循其本”,回到开头,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风骚”是个很正经的词,代指了文学创作潮头。

赵翼的论诗的主题思想是啥(阅读赵翼的论诗)(4)

#诗词歌赋##今日头条国风##阅读的温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