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琼 李颖

“出拳!”、“防守!”、“不要瞎打”……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1)

黄龙体育中心气膜体育馆一侧角落的拳击台上,两个男孩戴着拳击手套、头套,正在进行一场“搏击对抗”。这是黄龙体育课的少儿搏击课,孩子们在台上全副武装,家长们在下头举着手机录像。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2)

黄龙体育中心的少儿搏击课推出才三个月时间,已经报了五六个班,来的清一色都是男孩子。杭州的家长们说,让孩子练搏击,因为不想让孩子们太“娘”了。

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

也热到了青少年市场

这两年搏击、拳击类的课程很火,各大健身房、拳馆都推出了针对年轻人的搏击课程。

黄龙体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驰贵说,这项看上去很刚的运动,特别受年轻女孩子欢迎,“就以我们为例,一个暑假来咨询搏击课的就超过了100人,这里头有中考结束后的中学生,有大学生,还有刚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妈妈,他们有的是为了减压,有的是为了塑形……在我们这的学员中,女学员超过了70%。”

这股年轻人圈子里的搏击热,让黄龙体育中心尝试性地从去年11月起开出了专门的少儿搏击课程。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3)

“目前,专门的少儿搏击课并不多。”负责少儿搏击的主教练李占岭是前海军陆战队队员,有着3年的搏击教学经验,他说,少儿搏击课都是小班化教学,一对三已经是最多的了,另外相比成人搏击,少儿搏击课的动作难度和训练强度都会降低,但课程内容会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增加一些趣味性,李占岭特别强调,搏击不是打架,第一堂课不是学动作,而是讲礼仪,“学搏击不是去攻击别人,而是培养孩子一个坚韧不拔的性格。”

中年老爸曾是拳击迷

希望文静的儿子体会“冒险”

“出拳!收拳!”儿子浩浩(化名)在拳击台上跟着教练在上课。

场下,瘦高个的浩浩爸爸看的一丝不苟。手机拿在手上,一节课一小时的时间就没打开刷过,注意力全在儿子身上。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4)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上课了,看起来他还蛮喜欢的,如果他喜欢我会支持他坚持下去。”爸爸和记者聊了起来,儿子五年级,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上学。在男孩子中,浩浩是偏文静的一类,爸爸就想尽办法多带他出去玩,“从七岁,他就开始踢足球了,一直坚持到去年,不过他不是很喜欢,就停了。”

现在的孩子在浩浩爸爸看来,有点“懒”,平时喜欢宅家,“喜欢玩游戏,有手机就在手机上玩,大人不在家的时候,还会偷偷打开电脑玩。”

所以,大人就得多想办法,把孩子“推”出家。浩浩偏文静,爸爸就想通过运动让他胆子能大一点、外向一点,“我喜欢这种激情一点、冒险一点的运动,希望能潜移默化给孩子带来一些变化。”浩浩爸爸说,这两次课都是他送儿子来的,他也在一旁认真学习,“我觉得自由搏击对孩子的自信心、勇气培养都很好。”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了,我们那时有空就是‘闹’,看少林寺着迷,后来看泰森的比赛,一直到儿子出生,为了周末多陪他,比赛才看得少了。”听说也有针对成人的自由搏击课,浩浩爸爸有点兴奋,“是嘛!我了解一下,那可以和儿子一起学搏击了。”

报名少儿搏击课的爸爸妈妈们说

不想让孩子太“娘”

这一堂训练课,站在拳台上出拳清一色都是男孩子,一个女孩被妈妈拉着过来看了看,马上就跑开了,站在台下陪着儿子上课的主要也是爸爸们。

“学少儿搏击的男生是不是占了90%以上?”记者问道。

“是100%。”毛驰贵马上接话,肯定地回答,“没有小姑娘愿意报这些比较刚猛的运动。”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5)

毛驰贵说,自从开了班,他接触了不少来报名搏击课的家长:“有的家长想锻炼小朋友的抗压能力、自信度,我还接触过一些家长,很直白地说不想让我的孩子以后这么‘娘’。现代人的审美和以前有些不同,现在很多人觉得男生化妆,画眼线,留长发、皮肤白是好看。我们尊重现代的审美,但还是有不少家长说,男孩子就应该是刚强、阳光、有力量的,因为这个目的来上课的也有30-40%。”

一旁的辰辰妈妈马上也加入了讨论,“平时我也喜欢看一些选秀,颜值很高的那些男团明星确实好看,但到了自己儿子身上,我反而更希望他阳刚一些。”

所以,花样美男虽然是当下流行的审美趋势,但在家长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刚强、阳光有力量的。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6)

————科普————

少儿搏击训练选哪家(在年轻人中火爆的搏击)(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少儿搏击,是根据儿童以及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在吸取武术、拳击等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成人搏击相比,难度、强度降低,也更有趣味性。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孩子强健的体质,培养坚韧勇敢的品质,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防身自卫的能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