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多餐还是一天一顿一次吃饱(少食多餐是什么意思)

全文215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左右。

自从患了糖尿病,糖友就在吃与血糖之间权衡,吃少了容易饿,吃多了怕血糖高,“少食多餐”成了糖友经常听见的声音。

建议少食多餐的理由一般是:

1,有利控制血糖。

2,预防低血糖。

3,有利减轻胰腺负担。

4,有利控制热量。

5,有利减少食欲。

那么,到底是少吃多餐好,还是吃好三顿正餐呢?

我认为先不要下结论,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少食多餐”,如果没有准确明晰的定义,说“少食多餐”就没意义。

本期与大家探讨“少食多餐”到底是什么意思,客观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控糖。

少食多餐还是一天一顿一次吃饱(少食多餐是什么意思)(1)

普遍说法

1:每餐少吃一点,多吃几餐。

2:每餐不要吃太饱,把原本一天三餐的食物分为多餐摄入。

3:中医流传的少食多餐→孙思邈语: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问题来了:

1、每顿少吃到什么程度?

2、每顿少吃哪些食物?

3、“多餐”又吃些什么?

4、每顿饮食量、热量、营养摄入多少?

5、膳食怎么搭配?

6、什么时间“多餐”?

医学界“少吃多餐”

3M饮食模式:每天吃正常三顿正餐。

6M饮食模式:每天6次饮食,即3次小正餐 3次零食/加餐。

上述两种饮食模式,每天总热量一样,M代表饮食频率(次数)。

且对每餐的热量,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等营养摄入具体设计。

6M饮食模式:

早、午、晚餐热量摄入,分别占全天总热量20%、25%和25%,共70%。

上午、下午和夜宵各摄入总热量10%,共30%。

3M饮食模式:

早餐能量占全天的47%,碳水化合物占全天50%;

午餐能量占全天的40%,碳水化合物占全天40%;

晚餐能量占全天的13%,碳水化合物占全天10%。

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配比......略

上述3M饮食和6M饮食, 是以色列一个医学小组,为研究正三餐与少食多餐,对空腹血糖,夜间血糖,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而设计。

这项临床研究有28位2型糖尿病受试者参与,一组吃三餐,一组吃6餐,全天总热量相同,进行12周进食频率对比观察。

研究结果:【1】

3M饮食模式(正三餐),降低了体重和食欲,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和夜间血糖水平,降低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3M饮食模式比等热量的6M饮食模式(少食多餐),更有利改善葡萄糖代谢。

少食多餐还是一天一顿一次吃饱(少食多餐是什么意思)(2)

更多医学临床研究显示

改善糖尿病人健康状况,一天三餐更高效,改善血脂更有利,长期而言,6M饮食(少食多餐)不利于预防心血管和其它并发症。【2】

没证据支持6M饮食对多数人有更好的效果,增加进食频率『少吃多餐』对控制食欲和减少食物量没有作用。【3】

探讨与思考

1、实践中,少食多餐缺乏专业具体的合理设计,很可能变成多食多餐,造成热量,碳水(糖),油脂超标,导致血糖不稳,脂肪堆积而长胖。

2、实践中,少食多餐让胃、肠、肝、胆、胰腺等器官持续长时间工作,休养时间更少,就像家用轿车从来不熄火,发动机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结果是怎样?

3、实践中,糖友使用降糖药物与碳水(糖)摄入是对应关系,进食次数增多,是不是药物方案也要每餐跟着调?

4,实践中,少食多餐与饮食定时定量是否有悖?

对糖友胖友而言,少食多餐是好策略吗?

如果不会计算食物热量需求,没有合理控制碳水概念和均衡营养,要么不饿了,但血糖让人高兴不起来,要么血糖好看了,却总是吃不饱,或者营养不良。

适合少食多餐人群

如健美运动员,高强度运动员与某些疾病人士。

换个角度看待少食多餐

如果我们把正常三餐明确为日常饮食模式,有时确实要加餐或零食,不想过多影响血糖,又不想长胖,怎么办?给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全天热量占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脂类供能比20%-30%,蛋白质供能比10%-20%。

热量具体摄入量根据自身情况,理想体重,活动耗能系数与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设定,不会计算每日热量需求的朋友,详见每日热量摄入参考量计算方法

2、上午或下午加餐,尽量选择低糖水果,低糖零食,低糖蔬菜豆类,高纤维食物,可以查看食物升糖指数与血糖负荷,点击下面蓝字进入糖友帮食物库查询:

升糖指数查询,食物含糖量速查-糖友帮食物库

3、加餐热量计入全天总热量,如加餐了,下一餐减少相应的热量摄入,做到全天热量不超标,又能稳定血糖。

4、控制加餐食物分量特重要,分量对血糖影响因人而异,这点需自我掌握,但食物血糖负荷与升糖指数始终是重要参考!

5、血糖控制稳定良好,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相对而言,加餐选择食物和分量的余地更大一些。

6、餐后血糖越高,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越应谨慎加餐以及严格控制加餐量和加餐时间。

少食多餐还是一天一顿一次吃饱(少食多餐是什么意思)(3)

提示说明

本文并非否定少食多餐,仅就少食多餐做一些介绍、探讨与理性思考,理清少食多餐的真正意思,权衡利弊而后定。

饮食因人而异,改善胰岛素抵抗,控血糖还是控体重,“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作息有节,情绪稳定”20字大计方针是共同的,结合个性化情况制定综合健康管理方案。

文 | 仙客营养师,糖尿病健康管理与体重管理十年,欢迎大家关注,沟通交流。

【参考资料】

[1]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115/c14739-31548575.html

[2]Kulovitz MG, Kravitz LR, Mermier C, Gibson AL, Conn CA, Kolkmeyer D, Kerksick CM. Potential role of meal frequency as a strategy for weight loss and health in overweight or obese adults. Nutrition.2014Apr;30(4):386-92.doi:10.1016/j.nut.2013.08.009.Epub 2013 Nov 20. PMID: 24268866.

[3]Leidy HJ, Campbell WW. The effect of eating frequency on appetite control and food intake: brief synopsis of controlled feedingstudies.JNutr.2011Jan;141(1):154-7.doi:10.3945/jn.109.114389.Epub2010 Dec 1. PMID: 2112346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