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

这两天重温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其中一句台词印象深刻。气急败坏的林小娘,因为不满丈夫盛泓给女儿墨兰定的婚事,说了一句:“我墨儿才比谢道韫。”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

很多人在追剧的时候,对谢道韫这个名字十分陌生。在古代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能被记住的女性实在是屈指可数,但谢道韫这个名字却被记录在《三字经》中,任凭王朝更迭,世代口耳相传。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三字经》

那么,谢道韫到底是谁呢?她是一个满足所有玛丽苏小说女主角条件的东晋女诗人,却因为命运的捉弄所托非人,然而又最终能在名士如云,豪杰如雨的魏晋南北朝,活成了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女神。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2)

无冕望族,帝国柱石。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在《乌衣巷》一诗中这样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移世易,刘禹锡生活的唐朝距离那个名士风流的魏晋南北朝,也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曾居住过六朝贵族的乌衣巷也已经荒草丛生。

但任凭时光流转,那两个曾在魏晋时期搅弄风云的两大望族——王氏和谢氏的名字仍然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后来者的心中,以至于“王谢”二字成了历朝历代高门显贵的代名词。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3)

而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谢道韫,就来自那个将帅辈出的陈郡谢氏。很多人不了解谢道韫,但如果提起谢道韫家族的其他人,你一定很清楚,因为他们的名字至今都还活跃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熠熠生辉。

比如:“淝水之战”的东晋总指挥——谢安;“淝水之战”的前军都督——谢玄,东晋大才子谢朗,活跃在南朝宋时代的大诗人谢灵运等等都是来自于陈郡谢氏。而我们要讲的谢道韫,便是宰相谢安的侄女,谢玄、谢朗的姐姐。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4)

时光流转,早就将昔年王谢望族的贵气冲刷得一干二净,而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尽可能地复原这位给后世留下无数幻想的名门贵女的一生。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5)

未若柳絮因风起:林下之风,才情不让须眉

时间回到一千多年前的东晋,陈郡谢氏因为宰相谢安指挥八万大军,粉碎前秦苻坚百万大军的进攻,“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而瞬间成为了东晋朝野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即便是一时并称的琅琊王氏也稍有不足。

钟鸣鼎食之家生养出来的姑娘,即便是久处闺阁,一颦一笑也足可以引动朝野无数青年才俊为之神往。

都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谢道韫的才情却并非是名门望族杜撰出来的,在那个豪杰狂士辈出的魏晋南北朝,谢道韫被当时人传为: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风。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6)

“林下之风”这四个字至关重要,当时的魏晋南北朝虽然名士辈出,但牢牢占据那段时期文坛顶级流量的只有一个组合——竹林七贤。

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身上,可以说完美融合了魏晋名士的气质和才情,而谢道韫被当时人赞为:林下之风,含金量不言而喻。

魏晋南北朝作为我国古代最浪漫的时代,文士狂笑纵歌,名流彻夜对论也是常有之事,而作为煊赫高门的谢家也经常召集门中后辈英才们坐而论道。

那是帝都建康少有的一场大雪,久经兵革的王城在鹅毛大雪中安然静默,望着漫天飞雪,叔父谢安缓缓问道:大雪纷纷何所似?

一旁的大才子谢朗沉吟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向来才情出众的谢道韫则脱口而出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7)

单单是这短短七个字,就让谢道韫这个名字被记录在了《世说新语》上,更让才子辈出的谢氏须眉们纷纷汗颜。

后世人称“咏絮之才”的典故,便是来自于此,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世形容女子才情出众的成语。

在群雄辈出的魏晋南北朝里,谢道韫就像是一颗不染尘的明珠,为当时波澜诡谲的政局,平添了一丝温柔。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8)

自古美人如名将:政治联姻,一生悲凉的开始

但那个时代终究是属于男人的,即便是出生在锦衣玉食的世家大族,即便是有着不让须眉的惊世才情,谢道韫还是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如果可以,我想她宁愿做一个永在闺阁中吟风弄月的少女。

在九品中正制严苛的魏晋南北朝,男女婚配与爱无关,第一要义便是门当户对。而在当时的朝局之上,能跟陈郡谢氏平分秋色的,也只有琅琊王氏。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9)

谢氏的掌舵人谢安知道,即便是当时的王家已经没有东晋早期那般权倾天下,但却仍然是一个足可以撼动政坛的雄狮,而当时作为王氏的领导者——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渴望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家族的地位,并让王谢两家利益相连,荣辱与共。

正是在这样残酷又冰冷的政治考量下,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四儿子——王凝之。这两个世家子女,因为父辈的强行撮合而成了夫妻,两个世家大族的联姻也成为当时建康城中的一时美谈。

迎亲当天,万人空巷来围观这位“咏絮之才”被十里红妆簇拥着嫁入王氏,多少女子为之艳羡,多少男子为之心碎。

就在所有人都羡慕谢道韫的时候,谢道韫也在羡慕一个人,那个曾在雪花漫天的日子里,轻轻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自己。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0)

强行撮合的婚姻让谢道韫童话般的人生开始悄然发生改变,因为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见过的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反观自己的丈夫王凝之,着实称不上是个才子。

当战火逐渐平息之时,雅座文战便成为望族之间相互较劲的主战场,时常有宾客久慕王谢盛名,前来求教。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王凝之除了在书法上学了父亲王羲之几分之外,才情上着实平庸。

而为了维护王谢两家的面子,谢道韫经常以青幔屏风遮面,与来客侃侃而谈,旁征博引,让多少想看笑话的人铩羽而归。

谢道韫的名气,也因为丈夫的无能,而变得越来越为人所知。所有人都惋惜谢道韫未能寻到一个良人,但谢道韫却在成婚后专心相夫教子,与残酷的现实握手言和。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1)

洗尽铅华不染尘:也曾手刃强人,也能优雅老去

命运的无常还远没有到此为止,被谢安强行续命的东晋王朝,终究还是陷入了兵荒马乱。

十余年不温不火的婚姻生活,让谢道韫已经对平庸的丈夫和孤独的生活甘之如饴,她将全身心都放在了抚育子女身上,并渴望为已见颓势的世家培养优秀合格的接班人。

而习惯于被妻子庇护的王凝之则鬼使神差地陷入了“五斗米教”的狂热信仰中,他开始整天热衷于怪力乱神的祭祀活动,全然不顾造反军的战火已经烧到了他的管辖地——会稽。

花无百日好,王谢世家延续了数十年的繁荣,也在这场战乱中戛然而止。那一夜乱军已到城外,作为会稽县令的王凝之不顾谢道韫百般劝阻,执意开坛祷告,请得十万神兵守城。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2)

“十万神兵已到,会稽无忧矣。”

披头散发的王凝之手持桃木剑,用几近疯癫的目光看着守备松懈的会稽县,自信地说道。

破城的那一日,十万神兵未到,乱军大部队杀入城中,横冲直撞,王家子弟无一幸免,尽数屠戮殆尽。

听闻噩耗的谢道韫抱起外孙,于乱军中手持青锋,一路杀将出去。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咏絮之才”的闺阁才女吗?很多人只记住了谢道韫的才情,却忘了她来自那个将星云集的陈郡谢家,如果不是女儿身,也许谢道韫这个名字也会位列庙堂,建功立业,受人敬仰。

丈夫和子女都已经罹难,寡不敌众的谢道韫手刃数人后,终因寡不敌众被拿下。周围是死尸如山,脚下是血流成河,谢道韫立于乱军之中,怀中捧着唯一的血脉,满身血污厉声喝道:“事关王门,与他人何干?”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3)

见惯了战场厮杀的乱军首领也为之动容,他放走了谢道韫,并派专人护送她离开。这位将门虎女即便是家门巨变的情况下,仍然给王谢两族留下了最后的颜面。

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注定要坠入地狱,又何必让我见到天堂?而谢道韫却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我能享受天堂的美好,自然也对地狱处之泰然。

晚年的谢道韫隐居山林,远离纷乱的江湖,诡谲的朝堂,历经家门巨变后的她逐渐变得沉静安详,隔着青色幔帐与慕名而来的游学子弟们坐而论道。

若是晴空正好的天,她也会携剑而出,在竹林间舞剑自娱,舞到兴致处,一口美酒入喉。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4)

她就这样立在林间,看着漫天落叶纷扬而下,有阳光从林间的罅隙中穿射过来,顿时迷住了她的眼。

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数十年前的大雪天,彼时的谢家还是那个钟鸣鼎食,煊赫无极的望族。

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在何处(林下之风谢道韫)(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