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

对于《老子》“昔之得一者”章(《道德经》第41章),多数人都按照“得一”就是“得道”,就是“生”,不“得一”就是不“得道”,就是“死”的逻辑,推导出了“天地得一就会清静、安宁,不得一就会天塌地陷”的结论。

乍看起来,这个结论没问题,然而却不是。因为老子在本章要表达的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思想,即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清、宁、灵、盈”、“正”,与“不清”、“不宁”、“不灵”、“不盈”、“不正”的相互成全关系。

因此,天不清,也不会塌下来;地不宁,也不会陷下去。

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1)

原文意思是:天地得一就会清宁,但无休止的清宁,将会天塌地陷

为了对照说明传统解读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以知名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译本为例,看看传统解读是怎么跑偏,并坚信这就是老子原意的。先看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请看陈教授对传本《道德经》的注文:

从来凡是得到“一”(道)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使天下安定。

推而言之,天不能保持清明,难免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宁静,难免要震溃;神不能保持灵妙,难免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难免要涸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难免要绝灭;侯王不能保持清静,难免要颠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岂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不愿意像玉的华丽,宁可如石块般的坚实。

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2)

且不说“一”是不是“道”,是“无以”还是“毋已”等概念、词汇混乱问题,先说说前后解读的文意是否一致。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按照陈教授的理解,接着老子“推而言之”:“天不能保持清明,难免要崩裂”,那么狂风暴雨时,天就会崩裂?

“河谷不能保持充盈,难免要涸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难免要绝灭”,如此画蛇添足的话,连小孩子都明白,还需要老子写进“五千言”吗?“河没水就会干,万物不能生长就会灭亡”这样的比喻,能让侯王相信他“不能保持清静”侯王就“要颠覆”吗?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如果天总是风和日丽,不阴不雨不夜色,一年四季赤日炎炎,或冰刀霜剑,天地何以为继?万物何以生为?既然“曲则全,枉则直”,“两者同出”,为什么在本章里,天地要一直保持“清”“宁”的状态,而不允许不清、不宁状态的出现呢?

问题出在哪里?是老子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

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3)

天、地就得一直清、宁下去才算“得一”吗?如果错了,谁之错?

问题就出在注解者陷进“得一”陷阱不能自拔,他们把“清”“宁”“灵”“盈”“正”当作“得一”的结果,而把“不清”等当做了“不得一”的结果。事实上,老子所说的“得一”,包括“清”和“不清”两者。这里面出现了个别字词的偏差,也有校改原文造成的文意混乱。

搞清楚“其致之”,也就基本上明白了这一章的主题思想

本文论述完天、地、神、谷、侯王“得一”的结果分别是清、宁、灵、盈、正。然后老子笔锋一转,说“其致之”,这个“其致之”到底内含什么玄机,让千百年来的“解老注老”者们陷进去出不来?

查王弼注曰:“各以一,致此清、宁、灵、盈、贞”,就是说,是“得一()”致使天、地、神、谷、侯王“清、宁、灵、盈、贞()”。这是“承上”而言的。

还有把“其致之”作为“启下”来理解的,苏辙就是,他认为“致之,言极也”,将“其推到极点”而言,陈鼓应等人就是把“其致之”作为“启下”理解的。但不管是承上,还是启下,王弼对整章的解释都可作为重要参考。他对“其致之”以下的注解仍然可供参考,他说:“故清不足贵,盈不足多”。

按照陈鼓应教授等人的解释,“天不能保持清明,难免要崩裂”,可见“清”之宝贵。而王弼却说“清不足贵,盈不足多”,那么什么才“贵”呢?王弼说“贵在其母”。

王弼的理解是:天得一以清,但是这个“清”却不是宝贵的,只有“其母”才是贵的,而“其母”那里,当然是“清”与“不清”的。

也就是说,“清”与“不清”才是“得一”该有的内涵。

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4)

“无以清”就是“不要以清为清”,而不是“不能保持清明,就要崩裂”。“无以清”本来是“不要以清为清”之意。帛书甲乙本均是“毋已清”,语义清晰明了,不易生歧义,意即“永不停息的清”。“天毋已清,将恐裂”即是:天若是一直晴朗明丽,那么天将不再是天了。

从《河上公老子章句》对本章的注解可知,河上公的原文不是“无以”,而应该是“毋已”或者“无已”。他的对本章的注解是:

言天当有阴阳弛张,昼夜更用,不可但欲清明无已时,将恐分裂不为天。言地当有高下刚柔,节气五行,不可但欲安静无已时,将恐发泄不为地。言神当有王相囚死休废,不可但欲灵变无已时,将恐虚歇不为神。言谷当有盈缩虚实,不可但欲盈满无已时,将恐枯竭不为谷。言万物当随时生死,不可但欲长生无已时,将恐灭亡不为物。言侯王当屈己以下人,汲汲求贤,不可但欲贵高于人无已时,将恐颠蹶失其位。

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5)

本章的主旨是以贱为本,以下为基,这是正确理解“得一”的关键

通过比较,我们看得出,世人将“天无以清,将恐裂”理解为“天不能保持清明,恐将崩裂”了,是错误的。尽管传世本的“天无以清,将恐裂”,不像帛书本“天毋已清”表述得那么清晰、肯定,但是河上公、王弼的注解却能跟帛书本的“天毋已清”十分吻合。后人虽然多数依从王弼和河上公的注解,但喜欢自己发挥,无视王弼对“无以清”的“不要以清为清”的注解,为了守“清”而忘“不清”,陷入了“偏执”的泥潭。

“得一”的最终落脚点是“贵而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文中提到天、地、神、谷皆是引子,是比兴,是为了引出“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之贵、高而作的铺垫。因为《老子》的对话对象是侯王,是权力者,而所谓的高、贵,是基于低贱而成立的,这就是“一”的真义。这也就是本章所提到的“清”与“不清”等等同样重要而不能顾此而失彼的根据。

如果按照传统解读,认为“天不能保持清明,难免要崩裂……侯王不能保持清静,难免要颠覆”这样的思路来理解,就不能得出“贵而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结论,所以,要讲诸本《道德经》对照起来,多比较、多斟酌,才有可能理解老子,理解《道德经》。

老天是公平的经典语录(天地得一就会清宁)(6)

因此,有必要重复一遍“其致之也”之后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天有阴晴,若是持续不停地清而不阴,恐将崩裂;地有高下动静,若是持续不停地静下去,恐将震溃;神有作息兴废,若是不停息地运作下去,恐将失灵;谷有盈缩虚实,若是持续不停地充盈下去,恐将淤平;侯王当屈己以下人,若不停息地追求高贵,恐将失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