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些人守住了江山(一笔窃取了江山)

中国的史学家,写明清历史的很多,而大清的三百余年江山,曾留下了很多扑朔迷离的,让后人无法释疑的谜团,或许只有真正的历史尘埃能够还原当年的史实,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放过任何细节,以及所有的蛛丝马迹,也还是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的。

清朝出现过很多很有作为的皇帝,譬如康熙,乾隆爷孙俩,就是被后人连连称道的“康乾盛世”两主角,而“康乾盛世”四个字中偏偏就遗漏了勤于政事的,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雍正帝——清世宗胤禛。

是哪些人守住了江山(一笔窃取了江山)(1)

而关于胤禛继承皇位的民间传说版本也是太多太多,在此我们不妨随便举出几个例子来,据说康熙皇帝一生共有皇子三十五人,康熙十四年册立年仅一岁半的二子允礽为皇太子,长大后的允礽善于骑射,经常随父皇出征,但是好景不长,最后结党营私,被康熙废黜,永远禁锢在成安宫。

此后多少年,十四子允禵获准西征准噶尔,被正式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当时西征的意义十分重大,涉及到清王朝的安危,由此,很多大臣都认为将来允禵一定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而且在康熙最后几年,允禵由于战功卓著,个人气质以及品德都受到父皇康熙的赞赏,而且康熙也用多种方式树立允禵的威信,提携他的子女,遗憾的是康熙于1722年11月突然离世,给后人对于皇位之争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与猜想。

是哪些人守住了江山(一笔窃取了江山)(2)

不要说后人,就是当时就有人在一部《大义觉迷录》的书中直言不讳地说: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皇上将十字天了一笔改为于字。这就是雍正“一笔”窃取江山的原始传说,也有说康熙临终时,口齿不清,本来是说传位给十四子,而在说到十时候,舌头僵硬,含混不清,吐出了四子,负责记录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是允禛的舅舅,故意传旨说皇上传位于四子。也有人说,康熙临死之际,只有四子允禛在身旁,隆科多端来了下了毒的人生汤,有允禛递上去服侍先皇服下,然后康熙驾崩。坊间众说纷纭,但是将十字改为于字一说在后世广为流传.

是哪些人守住了江山(一笔窃取了江山)(3)

其实,如果细细研读历史不难发现,康熙是千古大帝,一生对于防范他人谋害是十分警惕的,尤其在晚年,更不相信任何人,而且据史料记载,康熙从不喝人生汤,所以雍正毒害康熙一说是站不住脚的。另外,篡改遗诏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因为清朝皇室正规情形下的皇室诏文是用满文书写的,用满语宣读遗诏,以至于说得煞有介事的“传位十四子”与“传位于四子”应该是后人的杜撰和影视剧的需要也未必。

是哪些人守住了江山(一笔窃取了江山)(4)

实际上,康熙非常喜欢允禛,八岁时就随同父皇出塞北巡,十岁时受封贝子,三十二岁时册封为亲王,先后22次参与祭祀,次数占所有皇子之首。而且晚年康熙在一次私自去允禛赐园圆明园用膳时,一眼看中了允禛的儿子弘历,对这位皇孙疼爱有加,专门降旨将弘历招入宫中抚养,亲自为他选定武术教师,教他学习骑射和使用新式火器,教他读书,讲解经文。晚年的康熙到哪都会带上这位皇孙,就是到了避暑山庄都将弘历带在身旁,指定弘历为隔代接替皇上的唯一人选。试想:在几十个皇子都对于皇位虎视眈眈之际,如果将皇位传给其他皇子,而不是四子允禛,那何来指定弘历为隔代皇帝?更何况,如果允禛真的是靠篡改一笔画窃取皇位,上位后为啥不将威胁自己皇位的十四弟铲除?而让后来的乾隆封十四弟为王?

是哪些人守住了江山(一笔窃取了江山)(5)

所以,从很多真实的历史角度来看,康熙传位允禛,其实应该是顺理成章,并非靠篡改“一笔”来窃取的江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