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延安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周芷帆 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精彩篇章,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我们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赓续延安精神汲取前行力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赓续延安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赓续延安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周芷帆

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精彩篇章,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我们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守理想,担当使命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根本政治保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质上就是要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把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落实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上,遵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持忠实代表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我们党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到拯救民族危亡、实现人民解放的具体实践中,使延安成为全中国最进步、最革命、最民主的革命圣地,“到延安去”成为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就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补足精神之“钙”,铭记“革命理想高于天”。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理论“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毫不动摇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站稳政治立场,解决好政治忠诚问题,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坚守理想、担当使命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拼搏的生动实践中。

求真务实,坚持真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思想基石。延安时期,我们党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和禁锢,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实施正确的革命战略与策略,确立起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针对党内存在问题,开展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和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全党整风运动,从而使全党各级干部运用正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普遍增强,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上下同心同德,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不断开创出工作新局面。

指出,“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我们肩负的繁重任务,一切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行不通的。” 弘扬延安精神,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勇于自我革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践行初心,不负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也是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力量之源。延安时期,我们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党的七大明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精神写进党章。党领导推进民主政权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倡导“眼睛向下”、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以“甘为民仆耻为官”的价值追求,在人民群众中塑造了令人称道的“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崇高形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弘扬延安精神就要践行初心,不负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铭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以坚强的党性把“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落实到行动中。

不懈奋斗,英勇斗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鲜明特征,也是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不竭动力。延安时期,我们党在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赋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党在思想理论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出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政治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走自己的路,保持政治上的自主、自强和自立;在作风上把力量的基点放在自力更生基础上,以藐视一切困难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意志风范,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培育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谦虚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冲破一个又一个险阻,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奋斗精神和英勇斗争的气魄,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战争年代需要艰苦奋斗,和平建设时期同样需要艰苦奋斗。弘扬延安精神,就要不懈奋斗、英勇斗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工作业绩。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