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静而不争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往后余生静而不争)

余生静而不争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往后余生静而不争)(1)

“做人凡事要静;

静静地来,静静地去,

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记喧哗。”——亦舒

01 静以养心

《黄帝内经》认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归根结底是由“心”决定的。

人到中年,经历了荣辱成败,积累了傲慢偏见。那些忘不掉的沮丧,放不下的忧伤,所有的情绪,并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是一层又一层堆积在心里。

而人的疾病,80%都来源于情绪,《黄帝内经》记载:“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各种不受约束的情绪不断攻击着人的五脏六腑。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吐血身亡;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一朝中举喜极而疯;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终日忧伤得了肺病而早逝。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百病皆生于气,万病皆源于心

当你的心能够静下来,你的气就能够顺下来,身体上的很多问题都会得以解决。

静,是一种状态。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余生静而不争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往后余生静而不争)(2)

02 静能怡情

《道德经》有云:“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人不定,心不宁。如此,很难拥有岁月静好。

惊,源于怕失去;定,始于敢失去。人生就是一个得失的过程。

上半场,一个字:。开足马力往前冲,拼工作,拼成绩,拼荣誉……成功过、失败过,到过巅峰,去过低谷,终究只是大千世界的一缕清风。

下半场,一个字:。没能攀上的山,不纠结;没有得到的人,不纠缠。

静下来,慢下来。

给社交做减法,将无关的人请出自己的生命;

给欲望做减法,任谁都是“吃不过三餐,睡不过七尺”;

给心灵做减法,“少欲觉心静,心静则事简”。

当你不断地做减法,余生中最好的状态就会悄然而生,淡定从容、宠辱不惊。

世事难料,勿再用“居安思危”来庸人自扰。

当你的心能静下来,你就能“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余生,既不趾高气扬,也不妄自菲薄。

静,是一种情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余生静而不争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往后余生静而不争)(3)

03 静而生慧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静,是一种智慧。一杯浑浊的水,如何能变得清澈?答案是:静静地等待。

人心亦是如此。被尘世纷扰的心,看不清,理不顺。唯有静,方能呈现清明,像镜子般看清自己,看清万物。正如老子所说:“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静,不仅是智慧,更是孕育智慧的土壤。

一个人,静不下来,什么道理都是浮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个问题。故《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先静下来,方能思虑周详,后能有所收获。

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

余生静而不争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往后余生静而不争)(4)

往后余生,心安身安,学会“静”,享受“静”。

悠悠岁月,沉淀灵魂,品一分从容,活一分洒脱,如此,甚好!


作者简介:霞光满天,深研教育,热爱历史,懂点心理学,喜欢码文字,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滋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