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感悟(我们到底向名师学什么)

01了解名师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名师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名师感悟(我们到底向名师学什么)

名师感悟

01

了解名师的人生经历

名师,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他们闪耀的光环,却没有看到这光环背后的付出,还有他们的技艺里蕴含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饱满的个性、高尚的品位和对教育的赤子之心。

我们要多去了解名师的经历,任何一个辉煌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甚至无法想象的磨炼。

当我们真正懂得一个名师经历了怎样的压力与焦虑,面对过怎样的诱惑与孤寂,品尝过怎样的焦灼与疲惫,经历过怎样的坚持与放弃,我们才能明白他何以成为名师。

他真正把赤子之心融入了岁月,见证了时光,温暖了心灵,点亮了思想。漫漫长夜,执著守候,最后破茧成蝶!

我们通过学习名师,明白了珍贵的东西慢成长,知晓了珍贵的人生慢积淀。名师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的学习打下了坚实而厚重的底色。

02

学习名师的亮点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也有自己的弱点局限。但是每一个名师能够成为“名师”,一定是有他的独到精进之处的。

比如,有的名师主张“自主管理”,以“实施自主教育”为特色,有的名师主张“爱心教育”,以“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能幸福”为宗旨;有的名师以“理论”探究为主线,有的名师以“实践”为主线;有的名师文章文采斐然,有的名师文章入情入理:各具千秋,百花齐放。

当我们分析了名师的亮点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面,选择名师最有特色、最具亮点的地方进行学习。

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学习的目的是内化迁移,不是生搬硬套。既保留自己的优势,又学习名师的长处,如此,学习才能真实地发生!

03

研究名师的思维方式

很多时候,一线教师学习名师喜欢学习“拿来就能用”的经典课例,或者实际做法。其实,这样的学习只是表层学习,而且学生不一样,具体的情况不一样,导致最后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模仿具体案例和做法,东西永远是别人的,不能形成自己的成果。

名师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因为一个人的思路决定出路。

比如我们读名师的书,看名师的课,需要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面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他当时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如果我来做,我会如何做?我和他的差别在哪儿?

经过一番深入比较之后,你能发现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有独到的地方。

学习名师的思维方式并运用于实际,学习到的东西就不再是“二手货”“三手货”,而是实实在在的“原创”。通过这样的长期实践,最后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

04

感知名师的为人处世

名师也许是因为他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长于其他人而成名,但并不代表他的其他方面就一定是最优秀的。

所以,学习名师,我们更要看重他的人品。一个能真正走得长远、走得长久,并能得到大家长久的崇敬和爱戴的名师,一定是一个人品才华俱佳的名师。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是谁,也要关注会遇到谁,选择和谁在一起。学习名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学习名师的为人处世之道。

名师的正直、谦和、上进、温暖、宽容、格局,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甚至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内化成我们的行为准则,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影响才是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走进心灵和灵魂深处的学习!

本文作者 |吴小霞

来源: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