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

物种入侵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虽然地球存在无数生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一样分布在一样的区域。所以有一些生物可能在某些地区是不存在的,例如企鹅生活在地球的南极,在其他地区一般没有企鹅的存在。不过,随着环境的变迁,或者在人类的干预下,有一些生物可能会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由于新的地方本身不存在这些生物,这些新到来的生物就会变成了入侵的物种。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1)

作为入侵物种,等待它们的命运可能不同。例如将南极的企鹅带到中纬度地区,这些企鹅必然是难以承受这么炎热的天气,难以生存下来,更别说是泛滥成灾了,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危险的。当然,也有一些入侵物种在到来以后,与当地的其他生物和睦相处,这也不会有什么威胁。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入侵的物种太强了,泛滥成灾,给当地的其他生物带来威胁,福寿螺就是其中的一种。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2)

多地福寿螺泛滥成灾

福寿螺被我国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这就足以看得出福寿螺的威胁到底有多大了。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福寿螺在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我国,经过斤40年的繁殖,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福寿螺泛滥成灾的情况,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3)

从外形来看,福寿螺和田螺的外观很像,有一个螺旋状的螺壳,不同环境下以及不同年龄的情况下,这些螺壳的颜色会有差异。当它们在爬行时,头部以及腹足就会深处,在头部会有2对触角,其中后触角相对较长一些,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4)

作为一种能够泛滥成灾的入侵物种,适宜福寿螺的生存环境很广泛,在那些水质比较清新、饵料比较充足的淡水中都有可能会存在福寿螺。相信在农村的小伙伴都会在一些稻田里看到福寿螺,也可以看到在一些水稻、杂草甚至墙根上面都会有一些粉红色的的颗粒状的不明物体,这些不明物体其实就是这些福寿螺产下的卵,它们的卵粒排列整齐。较小的那些卵块可能只有几十粒,那些较大的卵块可能有多达上千颗。当这些福寿螺卵孵化以后,产出的幼仔就会落入水中,在水中吞食那些浮游生物。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5)

这些福寿螺的生命力之强,可能超乎一些人的想象。虽然这些福寿螺的栖息地是淡水,也就是生存在淡水中,但并不是所有的淡水都会永远存在,例如在稻田里的水有时候会干枯,但这并不影响到这些福寿螺的生存。当缺水的时候,这些福寿螺就会紧闭壳盖,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当下雨或者再次灌溉的时候,这些福寿螺就会再次活跃起来。一般情况下,很多淡水区域干旱的时间都不会很长,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在这些淡水区域出现了福寿螺,在没有人为刻意去清除的情况下,这些福寿螺就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6)

引起我们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福寿螺的生命力,因为很多入侵物种的生命力都非常强。福寿螺的食性非常广,各种植物都可能会成为它们的主食,包括我们种植的水稻,还有一些蔬菜、瓜果,所以福寿螺已经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在我们家乡种植水稻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清理一下田里的福寿螺来减少这些福寿螺对水稻的影响。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7)

连中国吃货都束手无策

福寿螺泛滥成灾,除了繁殖能力比较强外,还与“天敌”有关系,在那些水稻田、河道、湖泊里,福寿螺几乎是没有天敌的,这就导致这些福寿螺越生越多,最终就泛滥了。可能有一些朋友认为,我们不能吃福寿螺吗?清蒸、水煮、烧烤福寿螺不香吗?在面对这些福寿螺的时候,我们还真的有多束手无策,因为这些福寿螺并不能随便吃,有一些专家都已经警告称千万别碰福寿螺。

福寿螺已呈现泛滥态势(福寿螺泛滥成灾)(8)

作为备受关注的入侵物种,科学家对福寿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福寿螺的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一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多达6000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吃一只福寿螺,可能就会吃进去几千条寄生虫。如果我们吃的这些福寿螺没有完全煮熟透,轻则会发烧、拉肚子,重则会危及生命。所以,吃是没法解决福寿螺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