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区经济开发区有哪些(深圳7区上榜南山宝安分列)

深圳南山区经济开发区有哪些(深圳7区上榜南山宝安分列)(1)

《大湾区产园速递》第91期

(1)深圳7区上榜!南山宝安分列“赛迪创新百强区”前2位

4月6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深圳市南山区位列第一,再次荣登榜首。宝安区排名大幅上升,从去年的第八位跃升为第二。

数据显示,2021年,南山区实现GDP7630.59亿元,增长9.1%;新增上市企业11家,总数达18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3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28.6%,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近1/10。宝安区国高总量预计突破6500家,连续5年蝉联深圳市第一,有望连续5年蝉联广东省区县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初步审核通过6933家,连续3年蝉联深圳市第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宝安区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0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除了名列状元和榜眼的南山区、宝安区外,深圳市龙岗区名列第10位,福田区在第11位,龙华区在第13位,其他的还有位于24位的光明区和29位的罗湖区。全市10 1区中一共有7个区上榜。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直属于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中国首家上市的咨询企业。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构建了以“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R&D投入强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等16个二级指标的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区科技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创新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

创新百强区评价结果显示,城区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21年,创新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8.4%,集聚了9.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9家,在引领构建“热带雨林式”全面创新生态、探索突破性创新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超6.9万户!深圳2021年新登记“七大战兴产业”企业增八成

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消息,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85.4万户,同比增长5.3%,其中企业244.2万户,同比增长5.2%;个体户141.2万户,同比增长5.5%。按深圳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市常住人口1763.38万人计算,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18.5户,拥有企业138.5户。

根据市企业注册局的数据统计,2016年,深圳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65.8万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34户、企业132户,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至2022年3月1日,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已九周年。深圳的商事主体总量从最初的不足100万户迅速增长至2022年一季度的385.4万户。

深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市,相关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四成。2021年,深圳市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9257户,同比上涨79.1%。新兴产业新登记企业数量由多到少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海洋经济。

2021年,深圳在全市推广“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商事登记服务,全面实现港澳企业商事登记服务前移、离岸受理、远程办理,上线港资企业跨境公证文书查询系统,极大地便利了港澳企业注册登记,使得以港澳企业为主体的外资企业逆势增长,全年新设6254户,同比增长39.0%,外资企业占比明显回升。

(3)工信部: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简称“技展会”)开幕。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促就业、稳增长、保民生”的长期战略,并推动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徐晓兰强调,一要培优,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通过实施大中小企业 “携手行动”,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生态;二要服务,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发挥服务平台和“中小企助查”APP等作用,组织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三要合作,发挥APEC等双多边机制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和商贸合作。

深圳市以视频方式参加了开幕式,深圳会场参会的有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顾问刘玉浦;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余锡权;市工信局副局长肖祖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吕哲以及服务体系处有关负责同志等。本届技展会围绕科技装备、新材料产业、人工智能等方向设置6大专业展区,近1400家中外中小企业线上参展。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威腾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市一批中小企业参加了线上展览。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2022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启动仪式。

(4)推进产业债及民企债券发行,上交所召开座谈会

4月6日,为进一步加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产业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在证监会的指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2022年上交所推进产业债及民营企业债券发行座谈会”。

证监会和部分地方证监局相关领导以及近100家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条线代表参加了视频会议。上交所介绍,已组建产业债和民企债专项工作推进小组,重点围绕对接投融资两端、推动创新产品发展、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二级市场建设、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着力畅通产业企业及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山东、广东和浙江证监局表示,对于产业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方面建议鼓励证券公司加大对产业债和民企债相关业务的投入,可以优质民营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在证券公司内部形成股债联动,重点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另一方面建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产业企业和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绿色债等创新品种,降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建议监管机构加大对各市场参与方的引导,丰富投资机构类型,并牵头搭建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沟通平台;研究推出科创债、高成长债、高收益债等契合产业企业和民营企业特点的创新品种,并推动短债、可交债发行;完善增信机制,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企业使用碳排放指标、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增信,推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进一步推动信用保护工具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上交所债券市场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已经稳步发展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之一。2021年全年,上交所债市融资总额6.9万亿元,其中,公司债券发行3.79万亿元。2015年以来,民企在上交所市场累计发行1.3万亿元,占全市场民企债券融资规模的46%;截至2021年末,上交所民企债券存量规模3912亿元,占全市场民企债券存量规模的45%。同时,绿色碳中和债券、创新创业科创债券、短期公司债、信用保护工具等产品创新多措并举,较好满足了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

资讯综合自:证券时报、e公司、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深圳房信网

【整理】余晴晖 邱永宽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