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

目前,在乘用车领域,绝大多数车型都采用承载式车身(Monocoque)。得益于材料强度的进一步提升和制造工艺的不断变革,近年来,有相当的越野车也从原来的非承载车身(带梯形大梁)向承载车身进化。

传统VS.变革

诚然,承载式车身并不能一统天下,随着汽车向电动汽车进化,一种新的底盘型式正在悄然兴起。这便是滑板底盘(Skateboard Chassis)。可以说,电动汽车逐步取代内燃机汽车,不仅是动力系统的变化,在车身结构领域,也形成了一种变革的力量。

但是这种变革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对于这种新的底盘型式,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人认为,传统车企对于底盘技术的打磨历经好几十年,专利的取得和制造工艺改进都耗费了大量资源。如今智能电动车将在底盘技术上全盘否定以前的技术,这将是得不偿失的,也不利于企业摊薄研发成本。

还有就是车身强度,操控性和舒适性等问题都需要工程师们进一步优化。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1)

欧阳明高

不过,在2021年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滑板底盘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基于滑板底盘,车型开发周期可以非常短,花样可以无限多,个性化非常强,这会给汽车的设计制造带来一场革命。

滑板底盘的先驱

滑板底盘,是将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刹车等几乎所有与行驶相关的软硬件,全都集成在像滑板一样的底盘上。

滑板底盘已经面世十年了,先驱便是通用汽车。2002年的北美国际车展,通用汽车推出了一款氢燃料电池AUTOnomy概念车,由此揭开了滑板底盘的发展序幕。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2)

通用AUTOnomy概念车

该车将全新燃料电池驱动系统与线控技术相结合。也就是说,汽车的操控系统、制动系统和其他车载系统使用线控技术,将汽车的动力和操作系统全部压缩在6英寸厚的底盘内。消费者可以根据各自需要购买多种车身或内饰。随后便再和同一底盘搭配。

要知道,传统车的油门、刹车和转向系统都是通过机械结构来传递指令的,线控技术舍弃掉了这些复杂的机械结构,用电信号替代,大大提升了车辆底盘的集成度和平整度。

由此,机械和液压的传导方式被电信号取代。

滑板底盘的优势

先把滑板车身的四大特点抛出来:整车核心控制模块均集成在了底盘上;滑板底盘可以让车实现上下车体分离解耦;整车实现全线控和上车体可以根据需求更换。

我们知道,传统汽车必须为发动机预留位置。发动机匹配变速箱,更侵占了乘员舱的位置。如果是后驱车,长长的传动轴还要“霸占”中央通道。如果采用了滑板底盘的车型,乘坐空间可以得到极大释放。因为上车体的乘员舱跟下车体的所有控制都是通过接口来实现的,不再受传统的机械结构限制。滑板底盘的出现,让车体和座舱的设计可以更加天马行空,大大扩展了设计师的发挥余地。这样一来便可成就非凡的未来汽车。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3)

不仅如此,在传统汽车的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与工程团队可以说是“冤家”。“你设计出来,我办不到。”,即使能办到,制造工艺也可能存在各种问题。设计团队和工程团队来回扯皮便是家常便饭,经常是双方达成妥协。滑板底盘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设计与制造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已经得以应用

目前,各家公司都在或多或少地应用“滑板平台”这一理念开发自己的纯电动车平台。虽然有些传统车企没有像初创企业那样,明确定义该平台就是滑板底盘,但是他们的纯电动汽车平台都可归为滑板底盘范畴。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4)

业内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类参与者:传统主机厂,初创造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

通用虽然第一个提出这一工程概念,但是当时通用汽车的经营状况变得非常严峻,最终在2009年破产重组。之前提出滑板底盘的工程师们陆续离开通用,一些骨干随后入职特斯拉。这些技术大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改进,随后特斯拉Model S就采用了滑板底盘的范式设计,只是没有实现上下车体的分离开发。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5)

RIVIAN R1T

怀揣技术梦想的“滑板底盘派”们,又先后来到了其他的美国初创汽车公司。最著名的当属已经上市的RIVIAN。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6)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7)

RIVIAN滑板底盘

RIVIAN的滑板底盘的设计中,电池在前后轴之间。驱动系统则采用4轮电机形式。在此底盘基础上开发的R1T车型采用了不等长的悬挂结构,前悬挂为双叉骨悬挂,后悬挂为多连杆悬挂。此外还具备动态侧倾控制和自适应减振功能。此外,滑板底盘还可根据路况自行调节底盘参数。

最近,苹果公司或将收购CANOO的猜测闹得沸沸扬扬。这家汽车初创公司的底盘技术也采用了滑板底盘的构想。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8)

开发中的CANOO车型

该滑板整合了线控转向平台、横向复合板簧悬架系统、先进的全电动传动系统、专有电池舱和电池热管理系统 、电力电子、车辆控制、碰撞吸收结构和自动驾驶部件等。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9)

CANOO滑板底盘上的实验车

与此同时,CANOO滑板底盘还支持双电机、前电机或后电机配置,并且能够通过双电机实现高达 500 马力和超过 480公里的续航里程。底盘后轴驱动单元可提供最大 300 PS和 450 Nm的扭矩,前轴驱动单元提供最大 200 PS和 320Nm的扭矩。电机的效率为最高 97%,并针对城市驾驶环境进行了优化。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10)

Ulrich Kranz

此外,CANOO的前首席执行官 Ulrich Kranz,现在也是苹果汽车项目的高层管理人员之一。这位技术大咖在汽车界扬名立万就是靠着他当年在宝马成功主持开发了i3和i8。虽然这两款车型在商业上表现一般,但是在尖端技术(碳纤维底盘)应用于量产车型的落地方面可是无人能敌。

德国人也不甘示弱。大众汽车集团的MEB平台便是众多滑板底盘概念的应用之一。这个平台相较于燃油车MQB平台相比,去除了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等布局,把电池以及电机放入底盘架构中,通过电池的布局,使得前后轮载荷更加平衡,同时可以实现多种驱动方式。而且,在动力层面上,所有该平台车型,只配备了一套动力系统,高度集成化。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11)

大众汽车MEB平台

好处显而易见。电池位置在前后轴之间,并融入底盘。轴距比传统燃油车更长,这样可一箭双雕:更多的电池装载量和更大的空间设计可能性。既提高了续航里程又增加了车内空间。此外,高度模块化生产,批量成本效益显著。在可延展性上,驱动机构确定后,车辆底盘可以根据不同车型需求来扩展电池容量、轴距等,能有效缩短设计与研发时间。

国产滑板底盘(技术博览滑板底盘从概念到现实)(12)

植根于MEB平台的大众ID.4车型

据悉,大众未来还将推出SSP平台(可扩展系统平台)和三一计划(全新架构,自动驾驶,全新生产方式),首台该平台车型将于2026年亮相。最后还要提一下,现代E-GMP平台也是滑板底盘概念的应用之一,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于第三方创业公司的路径,目前我们看到一众初创公司如Arrival、REE;国内的悠跑科技、PIX Moving等都已进入此赛道,意欲一决高下。今后,关于滑板平台的商业版图还将不断演进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