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1)

心里印着美的意象,

常受美的意象浸润,

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

——朱光潜 《问渠哪得清如许》

前几天,一则消息在朋友圈疯传:

教育部发布

2022年起美育要纳入中考计分

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

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我国部分省市开始试点将

音乐、体育、美术,

传统的“小三科”全部纳入中考!

利用中考指挥棒“倒逼”学生们

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

一时间,家长们都焦虑不已

如果2022年就要开始执行新政,

也就是说,2022的第一批中考生,

就算从现在立刻马上开始学这些,

那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准备了

还有家长不理解,提出疑问:

把书读好就够了,学那些有的没的干嘛?

学艺术能让我孩子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吗?

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钱!

今天已经不是文化课独霸的时代了,

抱有这样的观念只会让孩子埋头苦读,

没有喜欢的特长,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才选拔的标准

变得越来越丰富是必然的事情。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3)

从家长角度来看,中高考都是孩子

参与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孩子们通过层层闯关,

最终赢得一个尽可能好的将来。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考试是为了引导教育方向,

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考试的项目和内容,

将来一定还会不断推陈出新。

什么是美育?

美育,可以称为

美感教育或是美学素质教育,

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艺术教育。

但更广义的讲美育则可以理解为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个学科中。

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

曾经在某个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精心准备了作品,可是作品上面有个洞。

评委问小朋友,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呢?

小朋友的回答是,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这样的答案惊艳众人,美就在那一瞬间产生了。

美是有力量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触真正美好的事物,

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

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4)

毫社学员作品

今年,山区194位孩子的200首小诗,

被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成诗集。

他们常常提及无法与自己朝暮相伴的父母,

他们有着很多心事,

他们的铅笔里也灌满了许多故事。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5)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6)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7)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8)

大山里的小诗人(节选)

在孩子们的小诗里,

生活里的一切皆可成诗。

美育正是让孩子学会

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

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是吴冠中先生对美育的呐喊。

朱光潜在《谈美》中讲: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9)

毫社学员作品

要怎么考?如何应对?

音乐美术这种科目会怎么考?

自己的孩子在启蒙阶段应该如何准备?

不懂琴棋书画,不会吹拉弹唱

还配上高中吗?

对于家长关心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进中考,究竟考什么?如何考?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

进中考的内容,前提就是你必须在学校里是教过的。绝对不可能说学校里没开这个课,中考里面要去考。

拿音乐举例,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要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要让大家熟悉人文艺术领域的思维方式。

这一点,从同样承担着美育任务的语文科目试题变化就看得出来:现在的语文考试并不强调语法和文学鉴赏的术语考察,而是着重考查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自己阅读的内容。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10)

换句话说,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记忆、理解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从激发孩子兴趣到养成习惯这一重要步骤。

首先应该教导学生养成从生活实践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激发兴趣,还需要学生做到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美的教育,远远不只是一项技能训练,它更是全面的教养,是审美、思考、表达、想象力的全面提升,是于生活中慢慢养成。

如果你是一位急切地想要为孩子进行美育启蒙的家长,配合他一起欣赏学习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可能比逼着他再去多学几样乐器可能效果会更好。

*本文部分观点源自《半月谈评论》

中考音体美考什么(音体美入中考)(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