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因此最忌惮有人“公器私用”,利用军队的力量来满足个人的目的,损害人民的利益。

可就在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危急关头,邓小平竟然亲自给手下杜义德批了一挺机关枪,让他回乡“为父报仇”。

这个杜义德究竟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邓小平为什么会为他破例,给他批了一挺机关枪呢?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1)

文武双全杜义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杜义德中将的名字可能不是那么熟悉,但他是我军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领,曾屡次得到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的公开赞扬。

论文,他是罕见的政工人才,善于树立典型,开展学习运动。

我军曾经考虑过该如何把俘虏兵改造成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最终还是杜义德找到了办法,当时他在18旅视察的时候,意外发现那里有个叫王克勤的士兵,虽曾是俘虏,但表现相当出色。

短短一年内立功9次就不说了,而且还击毙了200多名敌人,在我军诸多战士中都位于前列。

了解了他的事迹后,杜义德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树立典型、改造俘虏兵的好机会。

于是他授予了王克勤一系列称号,还在部队里大力推广起了学习王克勤的运动。

没过多久,18旅的俘虏兵就有了明显的改造效果,后来这种办法被推广到了二野乃至全军之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就连解放日报,都发表了《普遍开展学习王克勤运动》的文章,在倡导学习王克勤的同时,也隐隐对杜义德的政工能力表达了赞扬。

论武,他是威震冀南的骁勇大将。

在1942年,杜义德被任命为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的时候,曾和日寇进行过长达数年的血战。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杜义德就率领部队和日军进行了7次对抗,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完成突围,一次次挫败了日军企图摧毁冀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这还仅仅是大的斗争,小规模交锋就更多了,据统计在1942年一年的时间里,冀南部队就和日军交手了2500多次,平均一天7次以上。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2)

1943年2月的时候,28天内共进行战斗270余次,平均每天9次。

不仅频率高,战斗强度还很大,由于冀南地区大多数没有山林和湖泊的平原,所以我军擅长的游击战策略很难发挥作用。

 在最困难的时候,杜义德表示,“甚至只要能够保存自己就是一种巨大的胜利。”

只不过杜义德并没有满足于这种“胜利”,反倒是一直想把日寇赶出去。

最终他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1945年5月初,杜义德率部连克南宫、新河两县城,6月又配合冀中军区发起了子牙河战役。

到了8月底,解放了冀南的大片土地和人民。

尤其是后来的定陶战役,更是完美体现了运动战的精髓,被毛主席誉作“值得全军嘉奖的大胜”,有如此才能,方可称得上一句文武双全。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3)

杜坚决与王疯子

虽然极具指挥才能,但是杜义德并不喜欢留在后方运筹帷幄,反而更喜欢带领部队一起冲锋陷阵。

由于非常喜欢在开战之前,以“坚决”开头鼓舞士气,所以时间久了,他还得到了一个叫做“杜坚决”得绰号。

像他这种勇猛的将领,在战场上基本上是谁都不服的,因此倘若是遇到了一个与自己相像的,极有可能会闹起来,比如说他和王近山将军。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4)

1935年,当时部队要渡江,时间非常仓促,为了能让士兵们迅速通过,只得在江上搭好浮桥,然后让人从浮桥上走,马匹从水中泅过去。

可是杜义德很快就发现,在江边有一位将军牵着自己的马,就是不肯过去,明显是对自己的马非常宝贝。

这下子可是惹恼了杜义德,他直接拿起手枪,啪啪两枪就击毙了最前面的两匹马,勒令其他人牵马快速通过。

至于那位将军,正是以打仗勇猛著称,被称作“王疯子”的王近山,此人除了爱打仗外最爱的就是宝马,因此对手下缴获来的那些马非常爱护。

眼见最心爱的两匹马被枪毙了,王近山哪里还能忍得了?最终还是徐向前站了出来,这事儿才收场。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两位将军会因为此次事件而产生矛盾。

可谁也没想到他们非但没有结仇,反而还逐渐熟络起来,成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对搭档。

这是怎么回事呢?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5)

原来,两位将军在冷静下来后,就纷纷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索性把这件事给说开了。

两人在战场上的打仗风格也比较接近,很容易便收获了对方的尊重。

慢慢的两人从普通革命同志,变成了亲密搭档,两人一个在后边指挥,一个在前边冲锋陷阵,共同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结下了深厚情谊。

这种在革命年代所结下的情谊,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也正因如此,他俩的故事最终成为了一段传说,在我军各部队中流传起来。

与王近山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虽然经典,但仍不是杜义德身上最传奇的,他最传奇的还得数“为父报仇”的故事。

那是在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一个夜晚,当时杜义德敲响了邓小平的房门,一番犹豫后说出了请假返乡的请求。

邓小平听完后非他没制止,甚至还特意给他批了一挺机枪,让他回乡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最终杜义德枪杀了上百名仇人。

为什么邓小平这样的“报仇”行径会表示支持?杜义德这次又是如何报仇的呢?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6)

英雄返乡,为父报仇

这件事情,还得从杜义德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说起。

由于杜义德骁勇善战,曾经多次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所以敌人对他非常憎恶,甚至不惜鼓动地主组成还乡团,也要对他打击报复。

那些还乡团的成员,大多是没了土地的地主,心里对红军是有怨气的,因此也非常乐意做这件事。

为了能够把杜义德逼出来,他们直接抓住了杜义德的父亲,将他绑在树上用刑,以此来拷问杜义德的下落。

杜义德的父亲虽然痛苦难忍,但是始终不愿意出卖儿子、出卖我党,于是不曾吐露半点消息,惹得敌人恼羞成怒,最终将其残忍杀害。

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杜义德可以说是怒火上涌,恨不得立刻返回家乡,将那群恶霸地主绳之以法。

只不过当时是革命的关键时刻,他作为我军高级将领,又不能擅自离开军队,于是只能强压心情,暂时将这个事情搁置了起来。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7)

直到1947年8月,刘邓大军要挺进大别山了,杜义德这才向邓小平发出了离队申请。

原本杜义德也没想借助军队的力量,只想自己独自回家,为父亲报仇,可是邓小平在详细了解了这件事的内情后,却觉得不妥当。

首先,杜义德是我军少有的文武全才,让他独自返乡,万一出了事情,那不仅是我军我党的损失也是人民的损失。

其次,杜义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

那些所谓的还乡团地主,亦或者说是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杀害我党人士,甚至不惜祸及家人,这已经触碰了我们的底线。

于是最终邓小平决定,给杜义德批一挺机关枪,让他带领着十几名士兵共同返乡,这样也能给那些国民党反动派一个深刻的教训。

杜义德果然不负众望,虽然只带了十几个人,但是轻轻松松地消灭百余名恶霸,让他们为昔日的罪行买单。

大仇得报后,杜义德也没有耽搁,反而是立刻带人返军,重新投身于革命工作之中,为父报仇这件事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8)

事情虽然结束,但是影响却远远没有停止,这件事情过后,那些得知消息的地主恶霸们,再也不敢冲着红军家属动手了。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红军什么时候就会经过那里,对他们进行正义的制裁,因此大多数农村恶霸们在浑浑噩噩间也就放弃了报复。

俗话说得好,祸不及家人。

正面打不过,就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的做法,自古至今都是被人们瞧不起的,而国民党反动派偏偏就爱搞这一套。

别说是普通的红军将领了,就连毛主席都没逃过对方的“算计”,他们对杨开慧的逼迫,不就是为了逼毛主席就范吗?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9)

遭到威胁的杨开慧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毛主席的老师,也正因如此,两人在很早前就相识了,杨开慧与毛主席能走到一块也并不令人惊奇。

毛主席带人在前面进行革命,杨开慧就在后方想办法给他筹措革命资金。

为了更好地帮助毛主席,杨开慧在婚后甚至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他的助手,协助他完成了多方面的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遵从党的指示,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板仓与敌人展开地下斗争。

恰好此时我军英勇奋进,一度攻占长沙,何键一部遭受到了重创,因此他对毛主席愈发妒恨。

为了能够抓到毛主席,这些国民党反动派直接开出1000块大洋的悬赏,想要先抓住杨开慧,以此来要挟毛主席。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10)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回家探望母亲和孩子的过程中,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发现,最终被抓捕入狱,这给何键的计划实施提供了可能。

在监狱里,何键等人对杨开慧各种威逼利诱,让她交代毛主席的下落,又想以她为饵,迫使毛主席站出来。

面对敌人的重重阴谋,杨开慧给予了冷静应对,她不仅没有泄露一点情报,甚至明确表示宁死都不会出卖毛主席。

国民党反动派表示,只要杨开慧愿意公开宣布与毛主席脱离夫妻关系,并且按照他们指导的内容来说,那么就可以把她放出去。

只不过他们终归还是小觑了杨开慧,从参与革命的那天起,她就做好了准备,满腔视死如归的意志,更是不会给敌人丝毫可乘之机。

最终,敌人恼羞成怒,在1930年11月14日将杨开慧枪决。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11)

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后,毛主席痛心不已,直到多年以后每每想起此事还是忍不住落泪。

无论是杜义德的家人、杨开慧还是被被反动派残忍杀害的人,他们始终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取得革命的胜利。

而对于毛主席等革命人士来说,革命的重量也是高于一切的,只要能完成革命,帮助千千万万同胞结束苦难,个人的牺牲便有意义,便是值得。

李大钊曾豪情万丈地表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从容就义。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12)

这是每一个革命先辈的初心,也是他们的使命感,当他们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便注定永远都不会熄灭。

无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还是抗战与解放战争的艰难,都可以成为我军将士们放弃的理由,但是他们始终没有。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从未放弃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坚持,以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他们一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着这样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个人的荣辱得失,自然便可以看淡了。

恽代英说过,“我们吃尽了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我们是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的。”

杜义先的处理结果(1947年杜义德回乡为父报仇)(13)

如今的盛世也正如他们所愿,而我们也应该继承先辈的这种意志,将这种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携手并进,砥砺前行,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