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


筱翠花,是一位艺术成就仅次于“四大名旦”的京剧旦角大家,号称一代“花旦大王”,一生致力于京剧花旦艺术的表演和改革,成就非常之高,只是被嗓音所限,不能如“四大”那样的辉煌。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1)

“花旦大王”筱翠花

京剧有句话:“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无一例外,是反是京剧的名角儿,想挣钱没有不去上海演出的。

因此,小翠花也不会例外。

当时上海颇具影响的大报《申报》,记录了很多京剧名角儿演出的奇闻轶事。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2)

《申报》

时间在1925年,当时有一名署名“舍予”的记者,写了一篇小短文,文章虽短,但内容却颇有价值,让我们今天的人能够窥探一二这位京剧大师的高超艺术。

这位记者的小文章题目是:《写小翠花》,他说:“小翠花来沪演剧,此为第五次。”,我天,小翠花1900年生人,当时才25岁,就已经来上海演出,来了5次了,这家伙,吸金能力也是非人可比。

他说:“记者于日前往观其《乌龙院》之阎惜姣。饰宋江者系谭富英,“闹院”尚佳,(平板)唱亦有味。惟富英之胡琴,翠花唱调面不够,唱调底则嫌压抑,致稍欠满足。至于做工,尤见细贴,翠剧佳点,予在所辑之《小翠花》书中,已言之详尽(生生美术公司出版)。是夕至宋踏阎足时,翠花表演疼痛,声色毕真。复有多处,较前更细”。

这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记者描述他看筱翠花《乌龙院》的一些观感,筱先生的阎惜娇,谭富英的宋江,他说:“闹院尚佳”,就是表演得极好,这里说的“平板”现在统一改称“四平调”,他说筱先生唱的实际很好,“唱亦有味”嘛,然而,用的是谭富英的琴师,可能是合作的少,也可能筱先生先天嗓音欠佳,也可能是什么什么原因,总而言之,连台下都听出来了,筱翠花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就是文中说的:“调面不够,唱调底则嫌压抑”。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3)

京剧《乌龙院》

表演是筱先生的长项,因此文中作者称赞他:“至于做工,尤见细贴”,筱翠花作为表演艺术大师是实至名归的。

这位作者说:“予又观其《能仁寺》之何玉风,此剧前未曾演,虽似初习,话白身段,一切俱有特长。

昨闻有人烦翠花演唱最称拿手之《马思远》一剧(《双铃记》),其中泼辣居多,素所擅长。前在申曾由天蟾易名《诈财索命》排演,因配角不甚齐整,不无缺点。今有王连浦之马思远,马富禄之贾明,朱素云之都老爷,李寿山之王龙江等,为之搭配,演来当更生色。本礼拜六,可以出演。记者素识翠花此剧佳妙,爱预志以为顾曲者告。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4)

筱翠花、马富禄演《马思远》

这一段记载的是小翠花演出《能仁寺》和《马思远》的情况,我们知道《能仁寺》这出戏,是王派名剧,也是王瑶卿经过改良而成功的杰作,后世的演出也多宗王派,筱派的这出戏,几乎没听说过,我们想象,踩跷的何玉凤,是何等的让人有想一看的欲望,可惜现在也没了,都是王派的大脚片子何玉凤。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5)

《能仁寺》何玉凤

至于《马思远》,这出戏确实是筱派名剧,直到晚年,筱先生都在演,但可惜的是,49年以后被禁,好像也没有传下来,只留下了剧名和几张演出照片,成了绝响。

作者接着说:“《贵妃醉酒》一剧,做重于唱,盖唱易而做难,非须有实力不办。所谓实力,即此剧之腿腰工夫是也。翠花幼科时,于腿腰曾下过一番苦工,故较他人见长。初次南来,首夕即贴此剧,观者大惊,以为得未曾有。(高玉喜在前数年,尚堪一比,近则退化,迥不能及。)故每演必博满誉,此届第二夕,又演此剧,艺更精纯矣。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6)

筱翠花演《贵妃醉酒》

这一节记载了关于筱派戏《贵妃醉酒》的一些情况。大家知道,现在《贵妃醉酒》这出戏只有梅派一个版本,其他版本哪去了呢,都失传了,其中筱派的《贵妃醉酒》就是这种情况。

这出戏最早的版本是踩跷的,“四大名旦”全都演过,但是,已经基本都是大脚片子演出了,不踩跷了。尚小云、荀慧生都留有照片,荀派的扇子不一样,是一种毛绒扇子。

筱派的演法是要踩跷的,他这派的演法,我们还能从陈永玲这出戏的演出录像中多少看到一些端倪,但陈死之后,这种演法也就消失了。正如文中所说,过去的醉酒“做重于唱”,据说梅兰芳改革以后,删除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繁难身段,只保留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雍容多于炫技的身段表演,倒是非常符合人物,但是技巧也就看不到多少了。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简介(筱翠花1925年在上海演出时)(7)

梅派《贵妃醉酒》

踩跷穿宫衣宫蟒表演一系列繁难的身段,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正如文中所说:“唱易而做难,非须有实力不办”“翠花幼科时,于腿腰曾下过一番苦工,故较他人见长”。

另外说一下,开始,我看到此位作者名为舍予,以为是老舍先生,可是后来一查,老舍1925年还在英国,虽然老舍也喜欢京剧,但还没有嗜戏到如此痴迷的程度,当时他的经历以及精力都不允许。但是,有人说了,那老舍就不能写剧评寄给《申报》发表吗?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精力有限,只能重点顾及戏曲研究,至于文学家老舍的生平那就留给研究他的人去探究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