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1)

“你这样嫡庶不分,乱了规矩,岂不是酿出家祸来?好了,好了,今日终于闹出人命来了,血淋淋的一尸两命,你又如何说?”

盛老太太平静中带着严厉锋芒的话,暴露出了她此时内心的怒气。

只是,既然早就知道盛纮偏宠林噙霜会导致家庭失衡,为什么盛老太太一直不插手干涉呢?

直到发生了“卫氏之死”的惨烈事故,盛老太太才发声质问,是因为卫氏鸣不平?还是怜惜明兰小小年纪父不疼母不慈?

重新温读《知否》原著,才明白盛老太太此时的发难,其实只为了自己。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2)

抚养庶子,全夫妻情义

盛老太太身为侯府嫡女,却对富商出身的盛老太爷一见钟情,不顾父母反对下嫁。

可甜蜜的婚姻生活没过几年,因盛老太爷接一连二的美妾红颜,盛老太太善妒之名满天飞,夫妻之间也相敬如冰。

在盛老太太嫡子“意外”夭折后,夫妻二人彻底反目成仇。

只是,还不待盛老太太从伤心中醒神,盛老太爷却突发疾病去世。

而随着人的失去,一切的恩怨情仇也就此消亡了。

盛老太太的父母为了女儿的下半生安稳,也为她做起了打算,只等她点头认可。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3)

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盛老太太拼尽力气争取的爱情和婚姻,却狠狠地打了她这样响亮的耳光,她如何还敢再次踏入婚姻呢?

反正怎样过都是一生,那她就选择肉眼可见的“安稳”生活:没有妻妾相争,没有夫妻恩怨。

就像曾看到的一句话:“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就这样,盛老太太仍旧没有按照父母规划的路走,她扬言不再二嫁,要全力抚养庶子盛纮,为盛家支应起门庭。

她用心地将盛纮抚养长大,为他延请名师指点,教他科举中榜,为了他官路顺畅,变卖自己的大部分嫁妆,为了给他聘娶妻子,宁愿与娘家断绝了关系。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4)

后来,王大娘子因盛纮纳宠林噙霜怨恨盛老太太,她也没有解释的欲望,只是偏居一隅,消停地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

就像书中盛老太太对盛纮所说:

“说不上什么大义不大义的,不过全了与你父亲的夫妻情义,总不好让他百年之后坟冢凄凉。”

盛老太太因爱情破灭对人生灰心,因婚姻失败对生活失望,所以她选择了无关婚姻和爱情的后半生。

支应盛家门庭的选择,既是对她自己后半生生活的保障,也还了曾经的夫妻情分。

如此罢了。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5)

宠妾灭妻,是家祸之根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古代官场,一个人能否走得稳,走得远,除了本人的能力,家庭的家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比如:出身,孝道,妻妾相处等。

盛纮虽说父亲早逝,又是庶子,祖上也只是普通富商。

可他的父亲曾是名动天下的探花郎,嫡母是朝廷权贵侯府嫡女,这就把他庶子出身的缺陷完美的遮挡住了。

他是两榜进士,不仅自己努力,又有父亲岳父同僚提携,加上嫡母盛老太太的提点,可知盛纮的一生即使不会青史留名,也会稳稳当当。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6)

这样的情况下,盛老太太放弃二婚、抚养庶子的打算也是十分稳妥的了。

可偏偏因为盛老太太一时的心软,收留了故友女儿,家庭的祸根也从此埋下了。

盛老太太当初为了盛纮的官场之路,聘娶了簪缨世家之女王家若弗。

虽然王若弗容貌不出众,才华不显,智商堪忧,可唯独一点:她的心思不坏,人相较来说很单纯。

这样的话,即使盛纮纳妾纳美,可家宅不会因为主母的狠毒而造成乱子,自然也就省了盛老太太的力气。

可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盛老太太处处怜惜的女孩林噙霜舍不得盛家的富贵,选择了背叛。

等盛老太太得知时,盛纮和林噙霜已然生米煮成熟饭。

而盛纮小时候曾被父亲宠妾磋磨,所以,为了林噙霜和孩子的安全,他给了林噙霜很大的偏爱:钱财傍身,教养子女。

盛老太太虽深知盛纮对林噙霜的偏爱,会使家庭失衡。

可他们二人正是情深意浓之时,为了不与盛纮发生冲突,即使王若弗误会怨恨上她,她只是不再见林噙霜,然后选择偏居一隅,不问世事。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7)

毕竟盛老太太知道王若弗做不出狠毒的事,而林噙霜只求盛纮的偏宠,保住现有的荣华,也不会做得过分。

那么,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却又不会造成大的乱子,盛老太太也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人的欲望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在盛老太太默认林噙霜成为盛纮的宠妾,且权利地位一步一步上升到同嫡妻势均力敌的时候,家里离祸患也就不远了。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8)

瞅准时机,立起家规

古话说:“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盛老太太虽然不问世事,可事关家宅安稳,她也时刻注意着盛纮后院的纷争情况。

不管是王若弗为了笼络盛纮、分林噙霜的宠爱纳妾纳美,还是林噙霜为了保住现有的生活死抓着盛纮不放手,她都默默看在眼里。

眼看着数年过去了,林噙霜并没有失势的迹象,反而因为王若弗时不时的犯蠢,更被盛纮偏爱,盛老太太有心提点盛纮,却又没有办法开口,只得慢慢寻找机会。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9)

果不其然,被偏宠迷了眼的林噙霜做事越发没有顾忌,在卫氏第二次怀孕时,她再次出手,直接导致卫氏一尸两命。

这么多年来,盛纮的后院第一次出现了人命伤亡,且正赶上盛纮官场的转折点,盛老太太知道重新立起家里规矩的时机到了。

考虑到卫氏“耕读之家”的出身,防止有人拿这件事举报盛纮治家不严、宠妾灭妻,从而影响到盛纮的清白之名,进而影响到盛家名声,盛老太太第一时间安抚了卫氏的家人。

虽然盛老太太有些可怜卫氏,对卫氏家人感到心酸,可她更为关注的是:如何降低盛纮对林噙霜的偏爱。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10)

于是,盛老太太借房妈妈之口道出了收养林噙霜的真相,以及林噙霜自愿为妾的原因和目的。

也有了盛老太太通过对明兰处境的怜惜,唤起盛纮对卫氏的一丝情意,从而加深盛纮对凶手严惩的决心。

最后,盛老太太通过对王若弗处境的理解,再以退为进,逼迫盛纮做出为卫氏讨回公道,立起嫡庶规矩的的承诺。

虽然,最后林噙霜仍然凭借着“千般柔情,万般深情”,和光明正大的阳谋躲过盛纮的信任危机,可盛纮终究还是重新在家里立起了规矩,守住了对盛老太太的诺言。

而盛老太太不止解开了与儿媳妇王若弗的心结,也再次得到了盛纮的倚重。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的年龄(盛老太太的算计)(11)

有人说,盛老太太是个有大格局、大智慧的人。

我很赞同。

只是,在看书时,我们能够时不时地从他人的口中得知,年轻时候的盛老太太该是天真的、热烈的、纯粹的、明艳的。

可只是一段破灭的爱情,嘈杂的婚姻,就把她变成了灰扑扑、得过且过、低调清苦的老人。

最终,她只落下了木心说的结局:“爱是绝望的,甘心不求闻达,也无福获得酬偿。爱在心里,死在心里。”

是成熟,是智慧,还是悲哀?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拥有一个“情深可白头”之人,无憾于此生。

本文有觅光读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