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拧拉侧面视角(樊振东拧拉时肘部抬很高)

樊振东拧拉侧面视角(樊振东拧拉时肘部抬很高)(1)

点我观看视频版教学

樊振东在拧拉时,肘部抬很高,拍面也压的很低,为什么我们学习他的动作总是漏球呢?

反手侧拧只是手腕吊得较狠,摩擦球的侧面,肘关节没有必要抬得多高.肘关节稍微支撑一下就可以,肘关节的高低没有必要要去刻意地架多高.反手拧拉吊得很高去拧,太高的话对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一般业余爱好者肘关节稍微支撑一点起来就够了,不用架那么高,稍微支撑起来比肩膀低一点点就可以,目的是为了让我手腕充分地向身体内去引拍,只要你的引拍够充分就可以。

樊振东拧拉侧面视角(樊振东拧拉时肘部抬很高)(2)

不是去拧拉台内球,是拧拉半出台球容易漏球,半出台球很难拧,去练这种球很容易撇。开始就练这种台内球就行,把拍子放在球台内侧,然后再去用手腕去摩擦。多用手腕,大臂不要改变太多。支撑好手腕摩擦,手腕幅度稍微小一点,不用像拉球的幅度这么大,支撑好找到好位置就行。

樊振东拧拉侧面视角(樊振东拧拉时肘部抬很高)(3)

要体会手腕的发力。发力时把球的落点找好,大幅度用很猛的力量容易漏。拧拉总是在球的上面挥拍漏球,说明站的重心较高,才可能在它的上面。肘关节虽然架高了,身体重心要压低点,不能站得直直的,身体重心压低拍子才会下来。

樊振东拧拉侧面视角(樊振东拧拉时肘部抬很高)(4)

在球下方往上去摩擦,而不是球拍在上面往下这样去盖过去。那样没有上升弧线,我们引拍的球拍要低于来球,才能往上去摩擦球制造。

拧拉把拍面压死,摩擦的时候容易不好控制,不建议业余爱好者拧拉压得过死,很容易漏,也吃不住球,稍微摩擦球左侧面,侧一点去摩擦,拍面不要压太死。

樊振东拧拉侧面视角(樊振东拧拉时肘部抬很高)(5)

拧拉接触球拍面在70度左右,并不是20度30度,没有压那么死,70度左右去摩擦,才能把球迎上去,摩擦得更稳。站得很直吊着根本拉不起来,很容易漏,重心要下来,重心压低了以后上台率就会高很多。面稍微侧一点把它带起来,上台率会更高,更加容易摩擦上台。

大家在学习拧拉技术的时候太过于急于求成,太过于追求高质量,去发力,你可能造成手腕的受伤。刚开始还是动作幅度小一点,用手腕把球给抖动,把它带上台,然后稍后你稳定了以后,加强练习,逐渐地你再可以放松一点,再拍面怎么压都可以。你看高水平的运动员,象樊振东,有的球已经很低了,他的拍面还是压得很死,强烈地把球硬是拽过去的,硬是把它摩擦过去。那是因为他有了很好的手感,极高的技术水平,他才能够做出这样的动作。但我们业余爱好者去模仿的话风险太大,没有必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