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在空难上开玩笑(为什么看到空难等悲伤消息)

为什么会有人在空难上开玩笑(为什么看到空难等悲伤消息)(1)

(视觉中国 / 图)

3月21日,一架东航波音737-800客机在广西梧州坠毁,消息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据悉,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飞机坠毁之后引发了山火,救援队伍迅速前往开展工作。

不少人从看到消息的那个下午开始,一边不断刷新网络资讯,一边为机上人员祈祷,东航MU5735的话题也在社交媒体热门榜上久居不下。

很快,相关报道变得多起来,不但有官方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记者进行的现场连线直播,还有对于失事机组、旅客家属的采访文章。由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尚未得知,每一次搜救现场发回的片段线索,都会引发大家的讨论和关注。

越是关心,就越是不断刷新,可是对事件了解得越多,情绪就越加低落。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网友表示,自己刷完新闻后难过得流泪,甚至茶饭不思。

根据心理学的说法,这种感受可能来自“替代性创伤”。

重大灾害面前的个体心理危机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简称VT)这个概念在1990年被提出,最早是指心理治疗师长期接触患者后,出于同情和共情,身心困扰,遭受创伤。

2000年后,心理学家认为,并不只有治疗师会产生替代性创伤,基层服务人员、司法系统工作者、医疗人员和记者等,都被纳入其中。

与直接创伤相比,替代性创伤的反应更为轻微,个体差异可能会表现为社交恐惧、情绪不稳定、睡眠困难、厌食,等等。

在过去,遭受替代性创伤的人往往亲历了现场,目睹灾难性的场景,或者曾与相关人员进行过密切交谈,深切了解生还者的痛苦。那么,当我们通过手机电脑,被充斥着苦难的信息包围时,是不是有可能同样遭受创伤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新闻报道频繁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传递关于灾难的信息时,创伤也许就在你打开的每一个链接里,逐渐累积。

随着媒体的发展,我们每个人不但在第一时间就知道灾难事件的发生,更能在直播频道中实时观看进展。有研究表明,媒体的进步实际上导致公众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使他们面临一定程度的集体创伤。

《自然》期刊2020年刊登的一份研究表示,反复通过媒体间接性地接触痛苦,同样会对精神和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研究团队举出埃博拉病毒和新冠病毒等传染病爆发期间的新闻报道作为例子。

他们认为,媒体的形态之所以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因为互联网提供了24小时更新报道的途径,还因为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普及。回想一下,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新闻报道的第一手视频素材,几乎都是路人用手机摄像头拍的。

有了手机,拍摄和上传变得如此便捷,这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传播新闻画面的条件,也抛弃了传统新闻时效性低的缺点。

另一方面,习惯了随时随地用手机刷新闻、点开每一个push直达新闻页面的我们,则有可能被迫接收到超出个人情感承载量的苦难信息。这个时候,恰当远离手机才是帮助你平复情绪的正确做法。

为什么会有人在空难上开玩笑(为什么看到空难等悲伤消息)(2)

(视觉中国 / 图)

灾后平复心理创伤的方法有哪些?

俗话说“未雨绸缪”,大多数人在学校或者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参加过安全演练,甚至还会参加一些关于灾难救助的应急课程。但在灾后,我们该如何重建情绪和心理健康,却很少有人提到。

根据美国灾难救助热线的数据,他们在2020年3月接到的求助电话,跟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将近900%。可见,新冠疫情的传播加快了大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需求。

一些传统的应急手册,会告诉你提前准备长绳、饮用水、电池等日常生活用品,但如今,应急专家们认为,只教大家如何准备应对灾害的物资,已经过时。他们开始将工作与心理健康结合,对灾后的情绪重建提出了建议。

首先应该认清的一个事实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种护身符或者办法可以让你免受负面情绪的侵蚀,我们要做的,是找到继续向前的勇气。

灾难的可怕之处,在于极大程度地打破了生活的常态,包括失去生活来源,失去健康,甚至失去至亲,而每个人在这种失序之中找回生活正轨的方法各有不同,反应出不同的情绪也是很正常的。

你永远没有办法回到过去的状态,因此,与其把灾后恢复当作一种治愈,倒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转变。而时刻提醒自己,转变是人生经历的必经之路,则会有助于控制焦虑。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通常会期望得到专家给出的指导和意见,“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可以自行决定值得信赖的对象”,一位研究风险传播的心理学教授如此表示。找到信任的伙伴,与之交流内心的想法,同样重要。

此外,如果灾难造成了社会混乱和种种破坏,对他人伸出援手可以提升掌控感和幸福感。2020年《认知科学趋势》期刊的研究显示,人们在灾难期间和灾难后,展现出比从前更慷慨和更高社会道德准则。

最后一点,就是提前制定计划,灾难和葬礼一样,大家不乐意多谈,但值得认真准备,哪怕仅仅是思考过执行的可能性,也是好的。多一项计划,就多一份镇定面对的信心。

当灾难和悲伤像条河流,我们不能停留在原地,终究还是要蹚过去,勇敢前进。

小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