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戏曲小品(山东小戏滨州演)

滨州剧评团解读山东小戏(二)山东小戏滨州演 行家为您说精彩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在群星剧场,5月28日展演第二场,共演出5个剧目,分别是来自济南市吕剧院的《嫂子》、来自枣庄市艺术剧院的《石榴红了》、来自滨州市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的《闹婚》、来自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生日惊喜》和来自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的《清澈的爱》请看滨州剧评团的精彩点评下面是滨州剧评团的剧评声音及五个剧目的剧情简介:剧 评闫永利(滨州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滨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滨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5月28日晚,在滨州群星剧场观看《嫂子》《石榴红了》《闹婚》《生日惊喜》《清澈的爱》等五部小型地方戏,均是山东省的地方曲种,无论舞台效果,还是观众感受,都堪称上佳,个别剧目还具有震撼效果在优秀的剧目面前,应该说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激动之余还是写下自己的思考,与编创导演人员和观众共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1、 戏剧题材的开拓创新地方小戏剧目一般以发生在民间的老百姓身边的活生生的故事为题材内容,写老百姓身边的事,诉老百姓心内的情,大量地寓之道德教化内容,成为乡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起着塑造和维护民间道德文化发展的重任地方小戏因其短小精悍、演出条件要求易于满足等特点,类似戏剧中的“轻骑兵”,处于艺术与生活的临界点上,能够最快的反映社会的变化,对接人民的精神需求,有很强的无距离感《石榴红了》的第一书记,《闹婚》的脱贫攻坚,《生日惊喜》的人间大爱,故事就发生在今天我们的身边,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的精神氛围更可喜的是《嫂子》和《清澈的爱》,涉足军旅题材,及时反映边关生活,这是非常可喜的开拓地方小戏一方面要继续充分发挥题材的“乡土”“民间”“生活”小品叙事的优势,更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家国”“共同体”“精英”宏大叙事的可能,丰富戏剧题材领域,扩大地方小戏表现面2、 戏剧技巧的开拓创新地方小戏剧目因其短小,所以需要冲突力度,编创难度较大;又因其诞生在民间,所以需要群众基础,对群众的普及与提高面临两难传统剧目一般使用巧合法与误会法编织故事、增强冲突力度、推进情节发展,巧合法与误会法运用得当,合理合法合规合情合逻辑,是很能增强剧目的感染力和可看性的《嫂子》的女大学生被误会为嫂子,《石榴红了》的女儿石榴和水果石榴巧合导致的误会,《生日惊喜》点错快递地址导致的误会,都成为推动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要素,使用传统手法大大提高了“戏剧力”,这些误会和巧合怎么样实际上决定着整部戏能不能立得起来尤为可喜的是《闹婚》刚开始虽然利用了巧合法,但这个巧合仅仅是揭开了戏剧的序幕,整个情节推进的动力来源于人物的个性和性格发展,因而人物鲜明而有力量还有《清澈的爱》,没有使用传统的巧合法与误会法,而是大量使用现代戏剧手法,大跨度场景变换、时空穿越、生死交替、文武场变换,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很强的戏剧表现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小戏的观众一直是个问题,大量的青年人都远离了这个领域,我们要反思时代在变化,人的精神领域的深广度也在变化,传统的东西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必须进行创新性发展,我认为《清澈的爱》在编、创、导、演方面就是成功的典范3、 戏剧接受的开拓创新中国传统的戏剧接受讲究的是同剧目多次性反复观赏,戏剧内容多是不用看戏也知道的,低级的观众大多看扮相,高级的观众大多听声腔,所以在我国讲究叫听戏,说看戏就落一层了可以说在我国戏剧接受的形式视觉主义和听觉主义各占一端,视觉主义是低端,听觉主义才是高端历史发展到今天,临时搭设个草台,后面挂块席子即可开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演出舞台的条件开始好起来,声光电化的东西开始用起来,戏剧的整体呈现式艺术表达方式真正有了完美实现的可能戏剧演出现在需要编、创、导、演、舞台服务人员高度协同,给观众打造“新视听主义”的盛宴《闹婚》在这方面处理得很有效果;《嫂子》和《清澈的爱》,舞台整体呈现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我认为在舞台背景、场景塑造、舞台调度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小戏剧讴歌大时代邢长远(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滨州学院滨州文学研究中心主任)5月28日晚上,作为滨州剧评团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活动,现场观看了五个参加展演的剧目总体来看,这五个剧目代表了我省小型戏剧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体现了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人民,服务大众的戏剧创作理念,也是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和文艺大省贯彻落实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用精品力作将伟大时代呈现给人民的又一口碑极佳的文化大餐这五个剧目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小中见大,于平凡中挖掘不平凡之处虽然是小戏,却能小中见大,通过聚焦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平凡,甚至是最底层的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从不同侧面折射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我们的时代精神可以说,五个剧目也是五首新时代的赞歌柳琴戏《石榴红了》赞美了新时代大学生村官不忘初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事业;莱芜梆子《生日惊喜》展示了刘山头村温暖感人的爱心故事二是崇高化的美学追求巴基斯坦著名剧作家、阿霍卡剧院的负责人沙希德·纳迪姆在2020世界戏剧日献辞中曾说“戏剧有一种崇高的作用,它可以激励、动员人类摆脱滑向深渊的命运,它可以撑起舞台和演出场地,把剧场变成一座圣殿”吕剧《嫂子》展现了高原哨所士兵忘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山东梆子《清澈的爱》歌颂了祁发宝团长和四位牺牲的战士誓死保卫边疆的英雄事迹,抒写了他们身上的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雄气概这些剧目所展现的激人奋进的戏剧力量,正是当下脂粉气十足、“缺钙”度极高的文艺界所缺乏的三是原汁原味的戏韵乡音五个剧目分别属于吕剧、柳琴戏、渔鼓戏、莱芜梆子、山东梆子,体现了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乡土戏韵的魅力其中,由滨州剧作家王新生编剧、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出的渔鼓戏《闹婚》堪称山东小戏的代表性剧目就我个人而言,《闹婚》是当晚五个剧目中最能体现小戏灵魂和艺术高度的剧目,即便从全国小戏创作的视野来看,也绝对属于上乘之作《闹婚》在角色与情节的设置、戏剧冲突的安排、戏词唱腔的拿捏、舞台布景和道具的使用等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小戏的特点全剧一共三个角色,戏曲结构上采用线性结构,叙事主线虽然较为单一,但善于通过精巧的情节设置展现戏剧冲突,最终表现了光伏发电扶贫这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主题剧情一波三折,人物冲突不断:光棍老年糕和寡妇瓜蔓儿结婚→瓜蔓儿因为被老年糕半路撇了而赌气离婚→老年糕与瓜蔓儿和好→因为结婚导致两人的救助款减半→瓜蔓儿再次闹离婚→为了拿到两份救助款,两人商定假离婚→村长智激老年糕,夫妇二人积极参加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闹婚》的剧本只有不到3200字,却能够在这如此有限的文字里,写出这样生动的剧情,显示了王新生深厚的小戏创作功力和极强的文字锤炼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新生的戏词极富乡土气息,地方方言的大胆使用,形成了机趣诙谐语言风格如:瓜蔓儿:你……枪攮到腚上了嘛一翅子扎回来,三枪都打不着老年糕:嘿嘿,一办证,这脚底下跟踩了风火轮啊似的,刹不住咧王新生的戏剧语言充满了烟火气,既接地气又不媚俗,戏词设计和角色身份相吻合,使得他的戏剧能够很好地展现乡土民间的生命力和民间文化的丰富性此外,《闹婚》的舞台表演也可圈可点舞台表演将语言艺术转化为舞台艺术,是戏剧的二度创作在此过程中,三位演员无论唱词说白、表情眼神、身形动作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场带入感,能让观众迅速沉浸在剧情中,与表演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几个细节处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夫妇两人商量假离婚时背的那个斜跨的小包,就设置的就非常巧妙当然,五个剧目也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一是剧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以便在戏剧冲突的设置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更高的艺术水准好的剧本应该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传达戏剧主题五个剧目基本都属于主旋律作品,也带有主旋律作品常见的一些不足如有的剧目的戏词还存有口号式、宣教式的痕迹此外,有的剧本的故事性虽然较为完整,但情节性不够强,人物形象也较为单薄,主题的呈现也略有生硬之处在剧情设计上,有的剧目为了突出剧情的反转效果,部分情节设计略显突兀即便如我个人非常看好的《闹婚》一剧,有的地方也让我感觉或许可以做得更好如:村长为了调动老年糕和瓜蔓儿参加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故意不告知老年糕结婚后救济款就会减半的情况这样的剧情虽然为结局的大反转埋下了伏笔,但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作为村民,老年糕夫妇是有知情权的,而村长也应该有告知的义务即便村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否就因此可以采用故意隐瞒的方式?退一步说,即便村长想要隐瞒,老年糕夫妇在婚前会不会主动向村长询问一下:结婚是否影响救济款的发放?以老年糕、瓜蔓儿二人对救济款的依赖和关注程度,他们进行询问也是非常可能的一旦二人询问,村长的隐瞒行为岂不适得其反?虽然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但艺术真实毕竟还是要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大的艺术生命力离开了对生活质感的描写,是无法奢谈戏剧张力的在我看来,剧情设计上,村长完全可以主动告知老年糕结婚后救济款就会减半的实情,从而让老年糕处于金钱(救济款)和情感(结婚)的挣扎和矛盾中,展示老年糕更复杂的精神世界最终老年糕痛下决心,走脱贫致富之路,和瓜蔓儿终成眷属这样剧情设计是否比简单的剧情反转更加厚重,也更有层次感和真实感?二是在舞台表演上还应该注重表演分寸和细节处理有的剧目的表演略显浮夸,多少给人一种煽情的感觉在表演细节上,尤其是无戏词表演方面,更需仔细揣摩《闹婚》的细节处理总体让人惊艳,但也有不够完美的地方如老年糕被村长激将不愿再以假离婚骗取救济款时,瓜蔓儿的心情应该是怒喜交加的,其怒在约定的假离婚无法实现,救济款将无法拿到双份,其喜在老年糕终于想要为了保住婚姻而奋起努力但由于瓜蔓儿此时还不知道到底该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签订家庭光伏发电协议是村长后面才提到的),因此瓜蔓儿在怒喜交加的同时,内心又必然是茫然的作为一名表演者,要在瞬间完成三种情绪的转化和复杂呈现,是非常有难度的可以说,山东的小戏之路,仍然漫长,但小戏的价值和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有统计数据曾经指出:元杂剧、京剧、越剧等正宗大戏的受众人数只占中国人口的10%左右;而民间戏曲,特别是民间小戏的受众人数占比80%以上可以说,小戏的繁荣和发展是戏曲艺术真正实现服务大众的关键所在此次,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活动正是推动小戏艺术发挥社会功效的良好举措,以此为契机,山东小戏的未来一定会值得我们更加期待小戏小品,品“小”,品“戏”——沾化渔鼓戏《闹婚》小品吴延香(滨州市文化馆办公室主任、编剧)小戏作为中国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近些年以其传统的韵味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欢5月28日晚在群星剧场观看了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的第二场,更有幸发现了一部精彩小戏——沾化渔鼓戏《闹婚》,现场不到半小时的演出时间,走出剧场仍让人回味小戏,品什么?我觉得有两点不容忽视:品“小”、品“戏”本着学习的初衷,小品一下沾化渔鼓戏《闹婚》一、品“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戏虽小(时间少、空间小、人物少、事件小、线索少、场面小),但整体完整,表现精炼,以小见大,因小见大,可以说,小戏的创作更见创作者的功底1.小舞台大题材小小舞台上,一出乡村扶贫题材的小戏正在上演,但它却有一个强大的社会背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在如火如荼的新时代乡村题材文艺创作中,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成果显著《闹婚》也是聚焦在扶贫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上2.小事件大主题《闹婚》讲述光棍寡妇,一对贫困户,经村长撮合,登记领证,后因婚后救助金折半,开始闹婚的故事事件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就这样一个小事件,反映的是国家的重大方针战略,反映的是扶贫攻坚的社会大主题小戏虽小,可小小的体量却承担着重大的创作使命,它是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也是一代代为幸福生活、美好明天而拼搏的追梦人精神的见证3.小人物大情怀《闹婚》塑造了村长、老年糕、瓜蔓儿三个人物形象,其中,年轻的村长没有“官威”,甚至还有点“痞”气,在“不按常理出牌”的作为中,巧妙地解决了扶贫工作遇到的难题略一小品,不难发现,这不正是为民办事、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好干部的形象吗?一人的脱贫、一户的脱贫、一村的脱贫,就是全国脱贫的一个小小点的写照,也是众多为全面脱贫工作不懈付出的脱贫干部的写照4.小情趣大文章一个光棍,一个寡妇,一打一闹、一分一合,一愁一乐,生活里的打情骂俏,舞台上一颦一笑,无不散发着让人感染、让人会心的小情趣《闹婚》可谓趣味十足,诙谐的语言、木偶似的动作、夸张地表演、轻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台,小小的情趣里,是做一部小戏精品的大文章二、品“戏”小戏也是戏,应该说“小戏更应为戏”较之大戏,它要求结构更为紧凑、矛盾冲突更为集中,通过情节的巧妙安排,塑造更为鲜明的形象,表达更为真实、深刻的人物情感1.品戏曲人物光棍寡妇,一对贫困户,《闹婚》里,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生动,普通却典型在现实生活里,因懒致贫,因病致贫十分常见,光棍、寡妇,是扶贫工作重点人群作品设计了一男一女、一个光棍、一个寡妇的典型人物,又通过他们的一条感情线结合,加之妙趣的俚语俗话,使人物更为生动2.品戏曲情节帮扶,方式方法很重要,“村长”从老年糕和瓜蔓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先捏后掰”的“策略”“村长”主导者的角色作为,不是在“闹婚”的时候才开始的,而是从“结婚”的时候就开始了,情节一环扣一环,因生果,果生果,情节巧妙,在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增强了作品的可看性3.品戏曲表演我觉得,戏曲,内容在“戏”,表现在“曲”,这个“曲”包含了戏曲作品唱念做打的各种成分,也就是舞台呈现的表演成分《闹婚》,以“戏”为纲,用“曲”展示,“戏”与“曲”融合在一起,戏曲味十足“骑车”“抢包”的动作,看似夸张,却包含着程式,满是“戏味”;活泼的曲调,配合了动作,彰显着“节奏”,观众随着演员的表演,在“家长里短”里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试听都得到了满足4.品戏曲使命戏曲创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社会教育功能的使命担当《闹婚》,从扶贫,到脱贫,再到奋斗,引发人们对现状的思考,也让人们在戏中感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需要口号式的“呐喊”,只需人、事、情的展示,人们沉浸其中、反思自身、增强信念,这正是艺术作品的魅力小品,小结:有滋有味、有情有意,沾化渔鼓戏《闹婚》,需品大胆做减法 让好戏更凝练刘清春(滨州日报记者)群星剧场是专业小剧场,和前一日的大舞台滨州大剧院截然不同舞台小了、观众少了,表演难度却加大了,因为演员跟观众离得更近、贴的更密整体来看,当晚演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都有发自内心的叫好声但正因为剧场小,如果在表演细节上有毛病,更容易被抠出来比如当晚这几部戏里,有些演员的妆化的过浓、过重,衣服颜色搭配不算好,演员之间配合,还存在问题,观众一眼就能瞅见,一下就减分了吕剧《嫂子》开场、收尾都用藏族音乐,让观众迅速进入了情境,藏族老人的转经筒是加分项但可惜,雪域高原的元素,与整部戏的渗透做的不够成熟,戏没把这种特殊元素、特殊情境消化好,有些割裂房门一关、一开,好像两个世界根据任务安排,嫂子要上山,学艺术的大学生,需要做军事题材的论文,不太符合生活实际柳琴戏《石榴红了》用的传统包袱:卖石榴和嫁石榴的误会,造成一串包袱尤其在老丈人和新女婿的尴尬关系中,容易编织笑料,塑造形象全剧只有仨人,剧情就凝练,出彩的部分集中在老丈人身上但问题是新女婿石榴产业的科学规划和美好前景,说的过于笼统、抽象,在实际生活中,这是很难征服老农民的尤其收尾部分,由女婿本人喊出口号式语言,显得生硬,让人尴尬了渔鼓戏《闹婚》矛盾冲突小,却特别流畅,台词够土够味,前后呼应,既巧妙又有深意,值得咂摸该剧对男女之间的顶牛、撕扯、缠绵,对农民的狡猾的狭隘、善良的算计,描写的很到位演员特别在状态,对每个小地方都斟酌的仔细,几件简单的小道具都用的超出想象应该说,这出戏人物刻画很成功,老年糕、瓜蔓、村长三人不抢戏,互相托扶,立住了一个问题,是光伏发电真的是上马就富裕吗?如果真是那么简单,戏中男女还用村长特意演戏点拨吗?这是个漏洞莱芜梆子《生日惊喜》,演员功底不错,让观众领会了莱芜讴的“执拗之美”,剧情流畅,突出了胖媳妇一角,拍腿叫屈的农妇样,加之莱芜方言的可爱,符合大家印象中莱芜人自黑自嘲的幽默印象莱芜梆子曾名动一时,很多作品也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这出戏基本让观众满意问题,既然剧情设定胖媳妇是个精明能干的泼辣子,那她怎么可能好几年被埋在鼓里?吊带裙设计是巧妙,但仔细推敲的话,老夫老妻不太可能买如此生日礼物山东梆子《清澈的爱》加入了话剧、音乐剧元素,并不突兀,加之精心设计的舞美,形成了现代感的悲壮,很有早年样板戏的神采尤其梆子腔的刚烈、豪迈,反映地正是山东人的一面——“山东好汉武二郎”全中国,哪里没有山东兵呢?因而,高原哨兵与山东梆子的结合,整体来看,效果超出想象尤其是团长濒死状态下的回忆,用以串连剧情,从结构上看是很聪明的问题,个人愚见,这出戏场景大、恢弘,更适合大剧场的大舞台,让动作更伸展更震撼,将时间拉长,让感情酝酿的更充分,喷薄的也就更激烈,是能让人几度落泪的好作品总体来看,这些新作都在磨合中,有些问题值得理解,建议有的大胆做减法,保留主干,好比是练武,把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爆发出去有的适合做加法,适当留白,酝酿的更深更多些再者,命题作文也不能念文件,不必每次都追求高于生活,深度拥抱生活,老老实实从实际生活中凝练表达,就是好戏的第一步剧 评韩兆佳(戏剧爱好者 滨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观看咱滨州自己的剧团出演的渔鼓戏《闹婚》时,身体几乎随着台上轻快、欢乐、酣畅、诙谐的气流飞舞起来了,要不是怕影响到别人,几乎都要手舞足蹈了心情随着演员的手势、动作、眼神、唱腔,翻飞起伏,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旁边的女儿也在座位上笑得打滚了心里感叹一声,这是什么神仙编剧每一句词都经得起推敲,都像打磨了好多遍的鹅卵石,圆润,入心,每一个字却也像安了弹簧,带着活力蹦,蹦,蹦,一蹦老高,整个剧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个剧的感染力和摄受力这么强,最关键的原因是,编剧、导演、演员的心、意、神早已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演进入了编剧的心,不带折损地把文字里的“场能”带了出来,和演员一起把文字变成了“活的”,演员得了角色的“神”,不是“演”那个人,而是成为了那个人,在剧场营造出了一个富有力量的“场”,不存在谁给谁加分的问题,是编剧、导演、演员三位一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种高度的默契,在戏剧界并不常见,经常是你误解了我,我折损了你,并不能达成心意的合一,甚至有时候是“对抗”的,所以看到这么心意合一的作品,还是身边的编剧、演员、导演,我真的很感动再谈演员的精气神问题,这三个演员的表演都带着足足的精气神,表演就是活,唱的就是灵,氛围就是带着观众飞,场能就是带着心喜悦,这是技巧之外的东西,却是超越技巧的关键,在足够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如若没有对戏曲珍视如生命般的热爱,对角色百分之百融入的投入,是不可能带观众“高飞”的,戏剧是用灵魂触动灵魂,如若自己的灵魂不能燃烧,就无法引燃别人,编导演都是,更别提整个团队的默契合一燃烧这种罕有的东西了来自济宁的山东梆子小戏《清澈的爱》是一出很有力量的戏,听说演员们为了更好地表演出军人的状态,还进行了专门的军训,看了果然:演员的军姿、军礼、状态,都饱含军人的风姿,剧团和演员对英雄的角色演绎是有敬畏之心的,为这种艺术追求点赞《清澈的爱》取材于真人真事,是编剧受到去年中印边境事件的触动创作的,剧本结构有巧思:一开场,母亲手捧血衣上场开唱,句句泣血:“……娘多想,用我性命换儿命,娘死换儿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哗”一下把“河堤”冲开了,一下把观众给“冲”了进去后面团长的“意识”从医院“醒来”,碰到了自己的战友们:给他橘子吃的小虎牙,抢照片追赶嬉闹的肖远和王然,都让他困惑自己身在何处,其实他正处在和战士们共同的“记忆”中记忆中的战斗终于打响了,小虎牙的牺牲让他想起,虎牙是为了保护自己才离开的,战士们以肉身当墙,以双臂搏斗,抵住进犯的敌军,“后退后退后退”战士们相继牺牲,全都倒下了,但“意识”又“醒”了,弥留之际的遗憾一句句被唱了出来:营长还没有见到未出生的宝贝,王然还没有吃上奶奶包的饺子,肖远还没有迎娶美丽的姑娘,一句句唱词催人泪下,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有家有爱的普通人啊团长跟他们拥抱,却一个个扑空了,他们离开了,牺牲了……团长的母亲来了,唱出心痛和不舍,四战士唱 “我们没走远,就在您身边,就在红旗上,就在山水间……”四战士离去了,而团长,被母亲结结实实抱进了怀里,抱回了人间,画外音响起,“我们从死神手中把英雄抢回来了——”整个剧目的情感冲击力很强,就像拉弓,把弓拉得满满的,张力很大,群武戏之前看过在古人的意境中招兵走马,放在现代军人的战斗情景中,也是气势恢宏,让人凛然一震问题是:太满了,太快了,能感觉演员在“拼命”,导演在“卖力”,但是有些地方又失了“气口”,像是一个人一直在大喘气,重点反而突出不出来了建议再感觉一下剧目的“气韵”,找找“呼吸”的“气口”,把整个演出的节律调整地更加行云流水一些剧本方面也有个小建议:前面母亲的唱段把“口子”冲开了,饱和度上去了,后面战士们的日常建议浓缩一下,现在感觉一下子从高地上下来,却在山间盆地里呆的时间稍久,观众等上山等得有点急了,这个地方的“气口”可以再稍加斟酌济南吕剧院的《嫂子》,取材于西藏高原的边关哨所,开场的藏族文化元素让人眼前一亮:雪域高原的背景下,一位藏族老人手捧哈达,唱出了深情的民族歌谣,起到了很强的情境带入作用剧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很动人:战士捧出用体温捂了几个月保存下来的皱巴巴的小苹果,小雪看到战士为了抵御寂寞,而能对《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酸楚,花盆里种菜,却要为远方来客炒了的真诚,大好青春年华守在这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雪山上,是怎样的承担,需要怎样的毅力,怎么叫人不心疼,怎么叫人不钦佩?一点小建议:战士们的精神,演出来,比说出来、唱出来更动人,赞颂“精神”的台词,能否转化为用行动、剧情、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表达?尽量不要因“赞精神”而拖了戏剧节奏来自枣庄的柳琴戏《石榴红了》也有巧思,老爹卖的是石榴,闺女也叫石榴,来拜访的陈强是第一书记,也是闺女石榴的男朋友,一个谈卖石榴,另一个谈追石榴,阴差阳错,啼笑皆非,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喜剧效果,在欢笑中体现了乡村振兴主题和“知识青年”下乡村的带动作用一点小建议:道具让我有点困惑,花瓶里插着石榴花,说是刚从果园里修剪下来的,一会儿却又端上了石榴果,石榴丰收的季节会有石榴花吗?还是说石榴是在冷库里冷藏的?如果是现实题材,道具也要符合现实,超越现实题材另论莱芜梆子《生日惊喜》,说的也是一个关于“误会”的故事,李秀莲,李秀珠一字之差,都来菜鸟驿站拿快递,李秀莲是寄件人的媳妇,李秀珠是寄件人几年如一日默默帮助的帮扶对象,寄给李秀莲的生日礼物吊带裙错寄给了李秀珠,却阴差阳错被李秀莲拆开,引起了一场“婚外情”的误会,并在误会的解除过程中让“雷锋”帮扶人浮出水面,结局是一出互相温暖的爱心故事演员演得够味儿,现场有很多笑声,菜鸟驿站取材接地气儿,快递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哪怕默默做好事都要用快递完成了,菜鸟驿站确实是可能发生很多故事的,民计民生,家长里短,家庭关系,邻里感情,这个地点还大有题材可挖一点小建议: 秀莲秀珠的衣服像制服,都太过“一本正经”了,色彩也太“莫兰迪”色,不够生活化,老是让人出戏,背景色彩饱和度也太强,不够柔和,不够接地气,既然题材接地气,舞美服装设计也要贴合题材,为什么不能穿拖鞋来拿快递呢?头发也不用烫的那么板板正正吧?多点烟火气和放松感也许会更好剧 评张淑倩(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导演)吕剧《嫂子》:如果将台阶改为“雪山”,与大屏背景融为一体,会让人看着更可信真实些柳琴戏《石榴红了》:因“石榴”而产生的乌龙让人捧腹,编剧设计巧妙大屏设计不美观,四分之一是白墙,有电视柜,也有山水和石榴,让人分不清是室外还是室内渔鼓戏《闹婚》:编剧构思有特点、有新意,人物丰满、个性鲜明三位年轻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加上滨州本地方言,相当接地气,配以渔鼓独有的唱和,让观众看了直呼过瘾莱芜梆子《生日惊喜》:秀莲误会众人,谴责在场人时,这些人都背着身子站着无动于衷,应该有所反馈才合情理山东梆子《清澈的爱》:由梦境将观众代入到战士们英勇保卫国土的情境,“回顾式”手法运用独到,从开始“设置悬念”,到后来的“解开疑团”,整个构思引人入胜山东梆子铿锵有力的节奏,很适合植入武戏,而且武场运用恰如其分,将战士们英勇护边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后面战士牺牲后的四个定点光打得有点问题,都是垂直从上往下打的,战士戴上帽子光从上往下打脸上都是黑的,应该稍给些面光剧 评董德胜(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编剧)展演第二天,精彩继续,轻喜剧是本届的亮点,今晚的五部作品中就包括了四部喜剧作品,这些喜剧技巧运用娴熟,有三部作品运用了“误会”技巧,给演出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嫂子》中战士们错把当地女孩小雪当成了嫂子,引发了一系列的笑话《石榴红了》中石榴种植大户的女儿也叫“石榴”,所以上门提亲的女婿被误认为是客户,期间发生了许多由误会导致的笑料《生日惊喜》中因把妻子“李秀莲”的名字错写为“李秀珠”,导致妻子误以为丈夫有婚外情,一场趣味横生的夫妻大战开演可见技巧的成功运用是多么的重要剧 评吴楠(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文学编辑)济南市吕剧院带来的《嫂子》,剧中开头藏族老人悠扬的唱腔把观众带到西藏的雪域高原,战士们期待“嫂子”的到来体现了边防战士在单调枯燥的军旅生活中对亲情、对家的渴望,演员的演绎比较生活化,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距离,让观众了解这些最可爱的人在剧情设计上,大学生小雪出现在哨所,假扮“嫂子”在赠送鞋垫以及战士们误解时没有交代,让人有些难以理解,可在到达哨所前旁白交代一下,可能更顺畅一些;在舞台呈现上,藏族老人与剧中人物并无联接,可否将其用声音代替,而不需要有人物出现柳琴戏《石榴红了》节奏欢快,剧中因“石榴”产生的误会令人捧腹,此石榴非彼石榴,营造了轻松的喜剧效果但在剧中父亲“地里石榴的事情不解决,石榴的事情没商量”与前期铺垫的父亲对女儿婚事的着急前后矛盾,建议重新梳理渔鼓戏《闹婚》是获得笑声和掌声最多的一场小戏,主题鲜明,剧中如吹灯拔蜡等接地气的乡村俚语把观众带入质朴的农村生活场景,演员的步态夸张,非常有戏剧中每个人物个性鲜明,寡妇瓜蔓儿渴望新生活,但不乏对利益的算计,光棍老年糕做事磨叽,却最终在村长有些霸道却热心的帮助下决心改变,迎接新生活的态度转变的设置合情合理建议,寡妇瓜蔓儿在剧中的服装可稍微朴素些;舞台背景大屏第一张画面可以更贴近农村生活一些莱芜梆子《生日惊喜》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构思巧妙希望在语言上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如李秀莲的人物设置应该在50岁左右,“哇塞”“太傻太天真”不太符合人物年龄,而且有些像小品在剧中演员的服饰上,李秀莲、李秀珠在剧中一个是家境富裕的全职主妇,一个是贫困的寡妇,建议在服装上可有些分别《清澈的爱》亮点在团长奋力奔跑穿越时空,用倒叙的方式回顾战士的戍边生活台上的武戏仿佛把观众带入激烈的边防冲突现场而最能抓住人的是战士临去世时对亲情的留恋和呼唤,非常打动人剧中边防战士的兄弟情、战友情、家国情在灯光与乐队的渲染下,比较震撼团长母亲抒情唱段建议压缩剧 评王湛(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28号晚上的五部小戏作品涵盖了军旅生活、乡村振兴、扶贫扶志、助人为乐、时事热点等多种题材,舞台呈现也各有侧重,能够看出近些年来各地剧团都在不断地摸索适合自身的戏路,并且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走出多样性的艺术发展道路昨晚的五台小戏让我思考良多,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而言,我们当然愿意看到更加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但是就戏曲艺术而言,现代戏曲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艺术规律?应该从传统戏曲中继承什么?结合当代的舞台艺术又能创新什么?戏曲的现代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我们继承了传统戏曲中所有的精华,但唯独无法复制戏曲的情境,这是创作队伍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要深入研究开掘的方向小戏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舞台形式,在选择题材方面,小戏有它独到的优势,矛盾集中、短小精悍,但是需要我们牢记的是,任何戏剧作品始终都是在写人的,一部戏剧作品就是戏剧人物不断“淘金”的过程,“扣子”要系在塑造人物性格上,小戏也是如此30分钟左右的时间,要不断地给人物设置困境,系扣解扣,相当考验功力,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评价一部戏到底好在哪里,就清楚了通过第十二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的平台,我认为我们不仅在锻炼优秀的创作队伍,其实也在不断地培养更有专业审美的观众,两者互相促进,也是我们省涵养良性的戏剧生态圈非常重要的一环剧 评李娟(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戏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从要素构成上来说,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个艺术形式缺一不可,共性中有个性,多样中有统一;从创作链条来看,编剧的一度和导演、音乐、表演、舞美等环节的二度密不可分,互为支撑但是,看完第二场小戏展演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现代小戏打造中的剧本创作问题我们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但令人唏嘘的是,在小戏打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主题先行、舍本逐末的情况,盲目跟风迎合社会热点,本子未经论证推敲就仓促开排、快速成型,追求“娱乐快餐”式的短期效益,结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投入了相当的财力、人力、物力,却经不起观众和时间的检验,很快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搁置起来正因此,现在许多基层剧团要么发愁没本子,要么发愁没有好本子,编剧成了稀缺资源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创作?为谁而创作?如何创作好?其实,主旋律、时代精神与艺术品质并不矛盾,怕就怕图解政策,以牺牲艺术观感、人物个性和剧种特质为代价,使现代小戏陷入“小品 唱”和时政“宣传品”的尴尬境地这就要求编剧一方面在“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处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避免仅用搜集的原始素材和主观想象堆积戏剧冲突,“为赋新词强说愁”,造成只见事、不见人或者故事、人物两张皮;另一方面要规避单向度的简单、惯性、僵化的创作思维模式,写农村多“光棍”“寡妇”,写乡村振兴就必出现第一书记,写干部就得把唱词当成政策宣讲和宣传口号,几句话就能让人思想转变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戏曲剧本体现的应是编剧独特的审美创造,那就不应止步于对某种社会热点现象、时事政策的浅表化呈现,弱化戏曲的本体特征和剧种的个性特质相反,我认为编剧在提高生活素材提炼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回归到那个特定剧种形成发展的历史源流中,回归到现实生活本真面貌的调研体悟中,从这个剧种的成长足迹中发现它的魅力何在,群众基础何来,从而在现实题材小戏创作中更好保护和表达好剧种的独特个性,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统一颇感遗憾的是,第二场的不少小戏都在剧本的一度创作上存在一定问题吕剧《嫂子》前半段节奏过慢,悬念铺陈对剧情推进并无多少助益嫂子因高原反应让小雪代替她继续上山,对于小雪的出现,指导员竟毫不知情,显然不合情理而在后来接到嫂子电话得知嫂子来不了、出现在哨所的实际是小雪之后,指导员和战士们略显喜悦的人物反应也是不对的小雪的几段演唱虽然颇为动情,但唱词表达的意蕴过于宏大,现有几个事件所构成的矛盾冲突并不足以将女主角推向情感的极致“嫂子”虽是主线,但始终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实际只起到了串引剧情的作用,无法达成以情动人、深化主题的效果其实,不管是让嫂子现身还是让小雪替代出现,都必须让这个女性角色跟战士们真正互动起来,让高原环境的“寒苦”“清冷”与官兵们的乐观坚韧形成对比,让女性特质与军人特质产生碰撞与呼应,用女性初入高原哨所的陌生视角不断的发现问题,不停的寻找答案,始终与事件表象和战士表现形成一种进-退、拉-扯的“角力”,在矛盾冲突中揭示真相,将不同的人物个性特点塑造出来,让情感往深里走,也许会比目前这种剧情设计要好一些柳琴戏《石榴红了》巧用两重误会设计矛盾冲突,形成了较好的喜剧效果但是将石榴男友和第一书记集中在陈强一人身上,总觉人物调性有些出离违和,第一书记不是符号化的人物,解决石榴滞销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政策宣讲式的唱词中予以解决开场陈强是作为男友登门在先,还是以第一书记身份寻求石榴滞销的解决方案在先,我认为还是应该在剧本的整体架构安排上予以重新调整莱芜梆子《生日惊喜》的主要问题也是在剧情逻辑的合理性上:这种通过匿名寄快件来帮扶李秀珠的方式以及李秀珠接受这种形式的帮扶持续三年时间是否合理?退一步讲,如果将学习用品和米面粮油送到李秀珠家,会与匿名快件寄送产生根本差别吗?同时,还应避免用时尚流行的“网红”语汇遮蔽唱词应该讲求的文学性,只有让剧情和唱词经得起推敲,才能在舞台上真正立得住、走得远继《村里有个烂筐子》《老邪上任》之后,沾化这次入选的渔鼓小戏《闹婚》延续了现实题材渔鼓小戏的一贯创作风格,高亢、古朴、明快、跳荡的唱腔美感,“帮、打、唱”的独特演唱形式,使得剧种的音乐风格非常鲜明;唱词对白幽默诙谐、充满乡土俚趣,大量使用民间俚语、俗语、歇后语,结合当地方言的词法和句法,几乎一句一个包袱,语言特色非常突出;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统一在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下,不喊口号、不跟风迎合,人物的心理转变过渡自然、层次清晰;戏曲程式化入剧情铺陈和人物形象塑造之中,村长、老年糕、瓜蔓儿三个小人物个性鲜明、鲜活可爱,喜剧性的美学品质背后显示出主创对农村社会情态的深入体察洞悉和对戏曲艺术规律、渔鼓戏剧种传统的熟稔尊重从技术和艺术层面来看,编剧对这类农村小戏显示出了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但是在这个戏最后才点出的光伏发电这个事成为矛盾冲突最后“解扣”的唯一法宝,让老年糕、瓜蔓儿从为了多领一份救济款而想出“假离婚”下策,几乎无计可施的境地,到直接接过村长拿出来的协议并毫无疑义的签下协议,似乎还是有些过于顺畅了而对于沾化渔鼓戏剧团来说,其现实题材的渔鼓小戏已形成了系列,具有了稳定的风格特征,在全国打响了小戏品牌但要防止固化到这一种风格之中,当表现城市题材或移植其他剧种作品甚或排演大戏时是否还能淋漓酣畅的保持和彰显剧种特色?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山东梆子《清澈的爱》展现了迥异于当晚其他几个小戏的艺术风貌作为这次小戏展演唯一一个以中印边境冲突为背景展现我军戍边将士英勇事迹的军事题材作品,我在观看演出之前着实为其捏了把汗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开场一束定点光,团长母亲手捧血衣一段唱很有大戏气象,迅速将观众代入情境山东梆子在音乐、唱腔、程式上的剧种优势在此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唱念做打、文武兼备,男演员的表现令人惊喜唱词对白则刚柔并济,展现出团长和战士们生活中与战场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战友情、官兵情、母子情、家国情,交相融汇涌动,儿女情长、壮怀激烈,极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部剧目前的问题在于团长抢救之际的时空交错与转换,在舞美灯光上的渲染不够,导致虚实关系不够明确另外,在展现团长率领战士们向印军高喊“后退”的一幕时,建议在我军官兵的舞蹈动作设计上不要整体向后退步,或可由左右而向前,亦可通过布阵摆布和灯光效果营造铜墙铁壁的群像雕塑质感,形成“官兵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界碑”的寸土不让的壮美效果最后团长母亲的唱段行腔酣畅、韵味醇美,与开场形成了首尾呼应,声情并茂刻画了一个大情大义的老母亲形象,但是这个唱段是在矛盾冲突和人物情感都已经推向最高潮且收光之后又加以演绎的,这种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美观赏和接受的进程,建议再做优化调整吕剧《嫂子》剧情简介某团高原哨所,为了配合上级任务,拍摄日常训练生活DV片其中,必须包括家属探亲内容全哨所,只有指导员一人结婚,于是,指导员嫂子,为了配合完成任务,在不是上山季节上山同伴小雪是艺术类大学生,为了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跟踪采访高原哨所战士和家属的生活,一起同行在恶劣的气候中,生活在内地的嫂子,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无法继续上山而生长在山下小镇,在内地上学的小雪,依然代替嫂子上山在配合完成DV拍摄的过程中,小雪看到了战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在枯燥乏味中,和猴子交朋友;背字典,在花盆里种菜的自我成就精神更被高原哨所士兵忘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决定做出最好的专题片,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原哨所,了解那群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柳琴戏《石榴红了》剧情简介柳琴小戏《石榴红了》讲述的是枣庄某村第一书记陈强,来到女友石榴家中见未来岳父爷俩见面后,因“石榴”一事产生误会,闹出不少笑话在了解到未来岳父,是因石榴销路不畅而犯愁后,早已成竹在胸的陈强借机把自己对石榴产业的科学规划和美好前景向未来岳父娓娓道来陈强的真诚和能力得到未来岳父的赞赏和肯定,不仅消除了误会,身份也从石榴男朋友变成了准女婿渔鼓戏《闹婚》剧情简介光棍寡妇,一对贫困户,经村长撮合,登记领证老年糕一恣,竟半路把媳妇撇了,惹得瓜蔓儿赌气离婚,老年糕连哄带劝,总算峰回路转村长趁热打铁,要其当晚成亲,借此重提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不想,老年糕反将此前怨气一通发泄,恨得村长说:你就该打一辈子光棍临走,拿出一份救助金原来,婚后救助金折半老年糕傻了,瓜蔓儿又想离婚,以拿回双份救助金,可老年糕却横竖不愿再打光棍火候到了,村长激他道出实情,顺手将光伏发电的事办妥至此,老年糕二人才知中了村长招数莱芜梆子《生日惊喜》剧情简介该剧主要讲述李秀莲和李秀珠一个是丰腴的泼辣媳妇,一个是苗条的漂亮寡妇这一天李秀莲生日,她按照儿子的安排到兼收快递的小超市等惊喜,恰逢也过生日的李秀珠来取快递于是写着李秀珠名字的快递在李秀莲的莽撞中被拆开了,露出一份进行爱的表达的生日礼物——女士吊带裙李秀莲热情地给李秀珠牵红线,却揪出了三年来给李秀珠匿名寄爱心快递的是丈夫刘善超李秀莲为刘善超的移情别恋气恼不已,李秀珠为接受这样的“帮助”羞愧难当,而一直以来替刘善超隐瞒身份的小超市老板刘二杰也感到非常懊恼正在此时,刘善超和儿子刘晓同赶来,才发现是淘宝中的快递地址出了错,把李秀莲的礼物寄给了李秀珠误会解除,原来刘山头村的爱心故事是如此温暖而热闹……山东梆子《清澈的爱》剧情简介一尊以身许国的动人群像,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一幅寸土不让的壮丽缩影,一座戍边卫国的不朽丰碑在中国西面的边境线上,在常年冰雪覆盖的昆仑山下,驻守的解放军以钢铁般的意志艰苦戍边,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巍巍界碑,将豺狼虎豹尽数阻拦本剧以祁发宝团长和牺牲的四位战士为原型,讲述战士们戍边卫国、寸土不让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中国军人并肩战斗、誓死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山东地方戏戏曲小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山东地方戏戏曲小品(山东小戏滨州演)

山东地方戏戏曲小品

滨州剧评团解读山东小戏(二)山东小戏滨州演 行家为您说精彩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在群星剧场,5月28日展演第二场,共演出5个剧目,分别是来自济南市吕剧院的《嫂子》、来自枣庄市艺术剧院的《石榴红了》、来自滨州市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的《闹婚》、来自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生日惊喜》和来自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的《清澈的爱》。请看滨州剧评团的精彩点评。下面是滨州剧评团的剧评声音及五个剧目的剧情简介:剧 评闫永利(滨州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滨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滨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5月28日晚,在滨州群星剧场观看《嫂子》《石榴红了》《闹婚》《生日惊喜》《清澈的爱》等五部小型地方戏,均是山东省的地方曲种,无论舞台效果,还是观众感受,都堪称上佳,个别剧目还具有震撼效果。在优秀的剧目面前,应该说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激动之余还是写下自己的思考,与编创导演人员和观众共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1、 戏剧题材的开拓创新。地方小戏剧目一般以发生在民间的老百姓身边的活生生的故事为题材内容,写老百姓身边的事,诉老百姓心内的情,大量地寓之道德教化内容,成为乡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起着塑造和维护民间道德文化发展的重任。地方小戏因其短小精悍、演出条件要求易于满足等特点,类似戏剧中的“轻骑兵”,处于艺术与生活的临界点上,能够最快的反映社会的变化,对接人民的精神需求,有很强的无距离感。《石榴红了》的第一书记,《闹婚》的脱贫攻坚,《生日惊喜》的人间大爱,故事就发生在今天我们的身边,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的精神氛围。更可喜的是《嫂子》和《清澈的爱》,涉足军旅题材,及时反映边关生活,这是非常可喜的开拓。地方小戏一方面要继续充分发挥题材的“乡土”“民间”“生活”小品叙事的优势,更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家国”“共同体”“精英”宏大叙事的可能,丰富戏剧题材领域,扩大地方小戏表现面。2、 戏剧技巧的开拓创新。地方小戏剧目因其短小,所以需要冲突力度,编创难度较大;又因其诞生在民间,所以需要群众基础,对群众的普及与提高面临两难。传统剧目一般使用巧合法与误会法编织故事、增强冲突力度、推进情节发展,巧合法与误会法运用得当,合理合法合规合情合逻辑,是很能增强剧目的感染力和可看性的。《嫂子》的女大学生被误会为嫂子,《石榴红了》的女儿石榴和水果石榴巧合导致的误会,《生日惊喜》点错快递地址导致的误会,都成为推动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要素,使用传统手法大大提高了“戏剧力”,这些误会和巧合怎么样实际上决定着整部戏能不能立得起来。尤为可喜的是《闹婚》刚开始虽然利用了巧合法,但这个巧合仅仅是揭开了戏剧的序幕,整个情节推进的动力来源于人物的个性和性格发展,因而人物鲜明而有力量。还有《清澈的爱》,没有使用传统的巧合法与误会法,而是大量使用现代戏剧手法,大跨度场景变换、时空穿越、生死交替、文武场变换,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很强的戏剧表现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小戏的观众一直是个问题,大量的青年人都远离了这个领域,我们要反思!时代在变化,人的精神领域的深广度也在变化,传统的东西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必须进行创新性发展,我认为《清澈的爱》在编、创、导、演方面就是成功的典范。3、 戏剧接受的开拓创新。中国传统的戏剧接受讲究的是同剧目多次性反复观赏,戏剧内容多是不用看戏也知道的,低级的观众大多看扮相,高级的观众大多听声腔,所以在我国讲究叫听戏,说看戏就落一层了。可以说在我国戏剧接受的形式视觉主义和听觉主义各占一端,视觉主义是低端,听觉主义才是高端。历史发展到今天,临时搭设个草台,后面挂块席子即可开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演出舞台的条件开始好起来,声光电化的东西开始用起来,戏剧的整体呈现式艺术表达方式真正有了完美实现的可能。戏剧演出现在需要编、创、导、演、舞台服务人员高度协同,给观众打造“新视听主义”的盛宴。《闹婚》在这方面处理得很有效果;《嫂子》和《清澈的爱》,舞台整体呈现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我认为在舞台背景、场景塑造、舞台调度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小戏剧讴歌大时代邢长远(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滨州学院滨州文学研究中心主任)5月28日晚上,作为滨州剧评团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活动,现场观看了五个参加展演的剧目。总体来看,这五个剧目代表了我省小型戏剧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体现了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人民,服务大众的戏剧创作理念,也是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和文艺大省贯彻落实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用精品力作将伟大时代呈现给人民的又一口碑极佳的文化大餐。这五个剧目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小中见大,于平凡中挖掘不平凡之处。虽然是小戏,却能小中见大,通过聚焦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平凡,甚至是最底层的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从不同侧面折射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我们的时代精神。可以说,五个剧目也是五首新时代的赞歌。柳琴戏《石榴红了》赞美了新时代大学生村官不忘初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事业;莱芜梆子《生日惊喜》展示了刘山头村温暖感人的爱心故事。二是崇高化的美学追求。巴基斯坦著名剧作家、阿霍卡剧院的负责人沙希德·纳迪姆在2020世界戏剧日献辞中曾说“戏剧有一种崇高的作用,它可以激励、动员人类摆脱滑向深渊的命运,它可以撑起舞台和演出场地,把剧场变成一座圣殿”。吕剧《嫂子》展现了高原哨所士兵忘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山东梆子《清澈的爱》歌颂了祁发宝团长和四位牺牲的战士誓死保卫边疆的英雄事迹,抒写了他们身上的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雄气概。这些剧目所展现的激人奋进的戏剧力量,正是当下脂粉气十足、“缺钙”度极高的文艺界所缺乏的。三是原汁原味的戏韵乡音。五个剧目分别属于吕剧、柳琴戏、渔鼓戏、莱芜梆子、山东梆子,体现了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乡土戏韵的魅力。其中,由滨州剧作家王新生编剧、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出的渔鼓戏《闹婚》堪称山东小戏的代表性剧目。就我个人而言,《闹婚》是当晚五个剧目中最能体现小戏灵魂和艺术高度的剧目,即便从全国小戏创作的视野来看,也绝对属于上乘之作。《闹婚》在角色与情节的设置、戏剧冲突的安排、戏词唱腔的拿捏、舞台布景和道具的使用等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小戏的特点。全剧一共三个角色,戏曲结构上采用线性结构,叙事主线虽然较为单一,但善于通过精巧的情节设置展现戏剧冲突,最终表现了光伏发电扶贫这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主题。剧情一波三折,人物冲突不断:光棍老年糕和寡妇瓜蔓儿结婚→瓜蔓儿因为被老年糕半路撇了而赌气离婚→老年糕与瓜蔓儿和好→因为结婚导致两人的救助款减半→瓜蔓儿再次闹离婚→为了拿到两份救助款,两人商定假离婚→村长智激老年糕,夫妇二人积极参加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闹婚》的剧本只有不到3200字,却能够在这如此有限的文字里,写出这样生动的剧情,显示了王新生深厚的小戏创作功力和极强的文字锤炼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新生的戏词极富乡土气息,地方方言的大胆使用,形成了机趣诙谐语言风格。如:瓜蔓儿:你……枪攮到腚上了嘛!一翅子扎回来,三枪都打不着!老年糕:嘿嘿,一办证,这脚底下跟踩了风火轮啊似的,刹不住咧。王新生的戏剧语言充满了烟火气,既接地气又不媚俗,戏词设计和角色身份相吻合,使得他的戏剧能够很好地展现乡土民间的生命力和民间文化的丰富性。此外,《闹婚》的舞台表演也可圈可点。舞台表演将语言艺术转化为舞台艺术,是戏剧的二度创作。在此过程中,三位演员无论唱词说白、表情眼神、身形动作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场带入感,能让观众迅速沉浸在剧情中,与表演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几个细节处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夫妇两人商量假离婚时背的那个斜跨的小包,就设置的就非常巧妙。当然,五个剧目也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一是剧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以便在戏剧冲突的设置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更高的艺术水准。好的剧本应该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传达戏剧主题。五个剧目基本都属于主旋律作品,也带有主旋律作品常见的一些不足。如有的剧目的戏词还存有口号式、宣教式的痕迹。此外,有的剧本的故事性虽然较为完整,但情节性不够强,人物形象也较为单薄,主题的呈现也略有生硬之处。在剧情设计上,有的剧目为了突出剧情的反转效果,部分情节设计略显突兀。即便如我个人非常看好的《闹婚》一剧,有的地方也让我感觉或许可以做得更好。如:村长为了调动老年糕和瓜蔓儿参加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故意不告知老年糕结婚后救济款就会减半的情况。这样的剧情虽然为结局的大反转埋下了伏笔,但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作为村民,老年糕夫妇是有知情权的,而村长也应该有告知的义务。即便村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否就因此可以采用故意隐瞒的方式?退一步说,即便村长想要隐瞒,老年糕夫妇在婚前会不会主动向村长询问一下:结婚是否影响救济款的发放?以老年糕、瓜蔓儿二人对救济款的依赖和关注程度,他们进行询问也是非常可能的。一旦二人询问,村长的隐瞒行为岂不适得其反?虽然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但艺术真实毕竟还是要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大的艺术生命力。离开了对生活质感的描写,是无法奢谈戏剧张力的。在我看来,剧情设计上,村长完全可以主动告知老年糕结婚后救济款就会减半的实情,从而让老年糕处于金钱(救济款)和情感(结婚)的挣扎和矛盾中,展示老年糕更复杂的精神世界。最终老年糕痛下决心,走脱贫致富之路,和瓜蔓儿终成眷属。这样剧情设计是否比简单的剧情反转更加厚重,也更有层次感和真实感?二是在舞台表演上还应该注重表演分寸和细节处理。有的剧目的表演略显浮夸,多少给人一种煽情的感觉。在表演细节上,尤其是无戏词表演方面,更需仔细揣摩。《闹婚》的细节处理总体让人惊艳,但也有不够完美的地方。如老年糕被村长激将不愿再以假离婚骗取救济款时,瓜蔓儿的心情应该是怒喜交加的,其怒在约定的假离婚无法实现,救济款将无法拿到双份,其喜在老年糕终于想要为了保住婚姻而奋起努力。但由于瓜蔓儿此时还不知道到底该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签订家庭光伏发电协议是村长后面才提到的),因此瓜蔓儿在怒喜交加的同时,内心又必然是茫然的。作为一名表演者,要在瞬间完成三种情绪的转化和复杂呈现,是非常有难度的。可以说,山东的小戏之路,仍然漫长,但小戏的价值和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有统计数据曾经指出:元杂剧、京剧、越剧等正宗大戏的受众人数只占中国人口的10%左右;而民间戏曲,特别是民间小戏的受众人数占比80%以上。可以说,小戏的繁荣和发展是戏曲艺术真正实现服务大众的关键所在。此次,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活动正是推动小戏艺术发挥社会功效的良好举措,以此为契机,山东小戏的未来一定会值得我们更加期待。小戏小品,品“小”,品“戏”——沾化渔鼓戏《闹婚》小品吴延香(滨州市文化馆办公室主任、编剧)小戏作为中国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近些年以其传统的韵味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欢。5月28日晚在群星剧场观看了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的第二场,更有幸发现了一部精彩小戏——沾化渔鼓戏《闹婚》,现场不到半小时的演出时间,走出剧场仍让人回味。小戏,品什么?我觉得有两点不容忽视:品“小”、品“戏”。本着学习的初衷,小品一下沾化渔鼓戏《闹婚》。一、品“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戏虽小(时间少、空间小、人物少、事件小、线索少、场面小),但整体完整,表现精炼,以小见大,因小见大,可以说,小戏的创作更见创作者的功底。1.小舞台大题材小小舞台上,一出乡村扶贫题材的小戏正在上演,但它却有一个强大的社会背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在如火如荼的新时代乡村题材文艺创作中,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成果显著。《闹婚》也是聚焦在扶贫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上。2.小事件大主题《闹婚》讲述光棍寡妇,一对贫困户,经村长撮合,登记领证,后因婚后救助金折半,开始闹婚的故事。事件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就这样一个小事件,反映的是国家的重大方针战略,反映的是扶贫攻坚的社会大主题。小戏虽小,可小小的体量却承担着重大的创作使命,它是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也是一代代为幸福生活、美好明天而拼搏的追梦人精神的见证。3.小人物大情怀《闹婚》塑造了村长、老年糕、瓜蔓儿三个人物形象,其中,年轻的村长没有“官威”,甚至还有点“痞”气,在“不按常理出牌”的作为中,巧妙地解决了扶贫工作遇到的难题。略一小品,不难发现,这不正是为民办事、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好干部的形象吗?一人的脱贫、一户的脱贫、一村的脱贫,就是全国脱贫的一个小小点的写照,也是众多为全面脱贫工作不懈付出的脱贫干部的写照。4.小情趣大文章一个光棍,一个寡妇,一打一闹、一分一合,一愁一乐,生活里的打情骂俏,舞台上一颦一笑,无不散发着让人感染、让人会心的小情趣。《闹婚》可谓趣味十足,诙谐的语言、木偶似的动作、夸张地表演、轻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台,小小的情趣里,是做一部小戏精品的大文章。二、品“戏”小戏也是戏,应该说“小戏更应为戏”。较之大戏,它要求结构更为紧凑、矛盾冲突更为集中,通过情节的巧妙安排,塑造更为鲜明的形象,表达更为真实、深刻的人物情感。1.品戏曲人物光棍寡妇,一对贫困户,《闹婚》里,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生动,普通却典型。在现实生活里,因懒致贫,因病致贫十分常见,光棍、寡妇,是扶贫工作重点人群。作品设计了一男一女、一个光棍、一个寡妇的典型人物,又通过他们的一条感情线结合,加之妙趣的俚语俗话,使人物更为生动。2.品戏曲情节帮扶,方式方法很重要,“村长”从老年糕和瓜蔓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先捏后掰”的“策略”。“村长”主导者的角色作为,不是在“闹婚”的时候才开始的,而是从“结婚”的时候就开始了,情节一环扣一环,因生果,果生果,情节巧妙,在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增强了作品的可看性。3.品戏曲表演我觉得,戏曲,内容在“戏”,表现在“曲”,这个“曲”包含了戏曲作品唱念做打的各种成分,也就是舞台呈现的表演成分。《闹婚》,以“戏”为纲,用“曲”展示,“戏”与“曲”融合在一起,戏曲味十足。“骑车”“抢包”的动作,看似夸张,却包含着程式,满是“戏味”;活泼的曲调,配合了动作,彰显着“节奏”,观众随着演员的表演,在“家长里短”里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试听都得到了满足。4.品戏曲使命戏曲创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社会教育功能的使命担当。《闹婚》,从扶贫,到脱贫,再到奋斗,引发人们对现状的思考,也让人们在戏中感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需要口号式的“呐喊”,只需人、事、情的展示,人们沉浸其中、反思自身、增强信念,这正是艺术作品的魅力。小品,小结:有滋有味、有情有意,沾化渔鼓戏《闹婚》,需品!大胆做减法 让好戏更凝练刘清春(滨州日报记者)群星剧场是专业小剧场,和前一日的大舞台滨州大剧院截然不同。舞台小了、观众少了,表演难度却加大了,因为演员跟观众离得更近、贴的更密。整体来看,当晚演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都有发自内心的叫好声。但正因为剧场小,如果在表演细节上有毛病,更容易被抠出来。比如当晚这几部戏里,有些演员的妆化的过浓、过重,衣服颜色搭配不算好,演员之间配合,还存在问题,观众一眼就能瞅见,一下就减分了。吕剧《嫂子》开场、收尾都用藏族音乐,让观众迅速进入了情境,藏族老人的转经筒是加分项。但可惜,雪域高原的元素,与整部戏的渗透做的不够成熟,戏没把这种特殊元素、特殊情境消化好,有些割裂。房门一关、一开,好像两个世界。根据任务安排,嫂子要上山,学艺术的大学生,需要做军事题材的论文,不太符合生活实际。柳琴戏《石榴红了》用的传统包袱:卖石榴和嫁石榴的误会,造成一串包袱。尤其在老丈人和新女婿的尴尬关系中,容易编织笑料,塑造形象。全剧只有仨人,剧情就凝练,出彩的部分集中在老丈人身上。但问题是新女婿石榴产业的科学规划和美好前景,说的过于笼统、抽象,在实际生活中,这是很难征服老农民的。尤其收尾部分,由女婿本人喊出口号式语言,显得生硬,让人尴尬了。渔鼓戏《闹婚》矛盾冲突小,却特别流畅,台词够土够味,前后呼应,既巧妙又有深意,值得咂摸。该剧对男女之间的顶牛、撕扯、缠绵,对农民的狡猾的狭隘、善良的算计,描写的很到位。演员特别在状态,对每个小地方都斟酌的仔细,几件简单的小道具都用的超出想象。应该说,这出戏人物刻画很成功,老年糕、瓜蔓、村长三人不抢戏,互相托扶,立住了。一个问题,是光伏发电真的是上马就富裕吗?如果真是那么简单,戏中男女还用村长特意演戏点拨吗?这是个漏洞。莱芜梆子《生日惊喜》,演员功底不错,让观众领会了莱芜讴的“执拗之美”,剧情流畅,突出了胖媳妇一角,拍腿叫屈的农妇样,加之莱芜方言的可爱,符合大家印象中莱芜人自黑自嘲的幽默印象。莱芜梆子曾名动一时,很多作品也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这出戏基本让观众满意。问题,既然剧情设定胖媳妇是个精明能干的泼辣子,那她怎么可能好几年被埋在鼓里?吊带裙设计是巧妙,但仔细推敲的话,老夫老妻不太可能买如此生日礼物。山东梆子《清澈的爱》加入了话剧、音乐剧元素,并不突兀,加之精心设计的舞美,形成了现代感的悲壮,很有早年样板戏的神采。尤其梆子腔的刚烈、豪迈,反映地正是山东人的一面——“山东好汉武二郎”。全中国,哪里没有山东兵呢?因而,高原哨兵与山东梆子的结合,整体来看,效果超出想象。尤其是团长濒死状态下的回忆,用以串连剧情,从结构上看是很聪明的。问题,个人愚见,这出戏场景大、恢弘,更适合大剧场的大舞台,让动作更伸展更震撼,将时间拉长,让感情酝酿的更充分,喷薄的也就更激烈,是能让人几度落泪的好作品。总体来看,这些新作都在磨合中,有些问题值得理解,建议有的大胆做减法,保留主干,好比是练武,把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爆发出去。有的适合做加法,适当留白,酝酿的更深更多些。再者,命题作文也不能念文件,不必每次都追求高于生活,深度拥抱生活,老老实实从实际生活中凝练表达,就是好戏的第一步。剧 评韩兆佳(戏剧爱好者 滨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观看咱滨州自己的剧团出演的渔鼓戏《闹婚》时,身体几乎随着台上轻快、欢乐、酣畅、诙谐的气流飞舞起来了,要不是怕影响到别人,几乎都要手舞足蹈了。心情随着演员的手势、动作、眼神、唱腔,翻飞起伏,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旁边的女儿也在座位上笑得打滚了。心里感叹一声,这是什么神仙编剧!每一句词都经得起推敲,都像打磨了好多遍的鹅卵石,圆润,入心,每一个字却也像安了弹簧,带着活力蹦,蹦,蹦,一蹦老高,整个剧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个剧的感染力和摄受力这么强,最关键的原因是,编剧、导演、演员的心、意、神早已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演进入了编剧的心,不带折损地把文字里的“场能”带了出来,和演员一起把文字变成了“活的”,演员得了角色的“神”,不是“演”那个人,而是成为了那个人,在剧场营造出了一个富有力量的“场”,不存在谁给谁加分的问题,是编剧、导演、演员三位一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种高度的默契,在戏剧界并不常见,经常是你误解了我,我折损了你,并不能达成心意的合一,甚至有时候是“对抗”的,所以看到这么心意合一的作品,还是身边的编剧、演员、导演,我真的很感动。再谈演员的精气神问题,这三个演员的表演都带着足足的精气神,表演就是活,唱的就是灵,氛围就是带着观众飞,场能就是带着心喜悦,这是技巧之外的东西,却是超越技巧的关键,在足够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如若没有对戏曲珍视如生命般的热爱,对角色百分之百融入的投入,是不可能带观众“高飞”的,戏剧是用灵魂触动灵魂,如若自己的灵魂不能燃烧,就无法引燃别人,编导演都是,更别提整个团队的默契合一燃烧这种罕有的东西了。来自济宁的山东梆子小戏《清澈的爱》是一出很有力量的戏,听说演员们为了更好地表演出军人的状态,还进行了专门的军训,看了果然:演员的军姿、军礼、状态,都饱含军人的风姿,剧团和演员对英雄的角色演绎是有敬畏之心的,为这种艺术追求点赞!《清澈的爱》取材于真人真事,是编剧受到去年中印边境事件的触动创作的,剧本结构有巧思:一开场,母亲手捧血衣上场开唱,句句泣血:“……娘多想,用我性命换儿命,娘死换儿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哗”一下把“河堤”冲开了,一下把观众给“冲”了进去。后面团长的“意识”从医院“醒来”,碰到了自己的战友们:给他橘子吃的小虎牙,抢照片追赶嬉闹的肖远和王然,都让他困惑自己身在何处,其实他正处在和战士们共同的“记忆”中。记忆中的战斗终于打响了,小虎牙的牺牲让他想起,虎牙是为了保护自己才离开的,战士们以肉身当墙,以双臂搏斗,抵住进犯的敌军,“后退!后退!后退!”战士们相继牺牲,全都倒下了,但“意识”又“醒”了,弥留之际的遗憾一句句被唱了出来:营长还没有见到未出生的宝贝,王然还没有吃上奶奶包的饺子,肖远还没有迎娶美丽的姑娘,一句句唱词催人泪下,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有家有爱的普通人啊!团长跟他们拥抱,却一个个扑空了,他们离开了,牺牲了……团长的母亲来了,唱出心痛和不舍,四战士唱 “我们没走远,就在您身边,就在红旗上,就在山水间……”四战士离去了,而团长,被母亲结结实实抱进了怀里,抱回了人间,画外音响起,“我们从死神手中把英雄抢回来了——”整个剧目的情感冲击力很强,就像拉弓,把弓拉得满满的,张力很大,群武戏之前看过在古人的意境中招兵走马,放在现代军人的战斗情景中,也是气势恢宏,让人凛然一震。问题是:太满了,太快了,能感觉演员在“拼命”,导演在“卖力”,但是有些地方又失了“气口”,像是一个人一直在大喘气,重点反而突出不出来了。建议再感觉一下剧目的“气韵”,找找“呼吸”的“气口”,把整个演出的节律调整地更加行云流水一些。剧本方面也有个小建议:前面母亲的唱段把“口子”冲开了,饱和度上去了,后面战士们的日常建议浓缩一下,现在感觉一下子从高地上下来,却在山间盆地里呆的时间稍久,观众等上山等得有点急了,这个地方的“气口”可以再稍加斟酌。济南吕剧院的《嫂子》,取材于西藏高原的边关哨所,开场的藏族文化元素让人眼前一亮:雪域高原的背景下,一位藏族老人手捧哈达,唱出了深情的民族歌谣,起到了很强的情境带入作用。剧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很动人:战士捧出用体温捂了几个月保存下来的皱巴巴的小苹果,小雪看到战士为了抵御寂寞,而能对《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酸楚,花盆里种菜,却要为远方来客炒了的真诚,大好青春年华守在这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雪山上,是怎样的承担,需要怎样的毅力,怎么叫人不心疼,怎么叫人不钦佩?一点小建议:战士们的精神,演出来,比说出来、唱出来更动人,赞颂“精神”的台词,能否转化为用行动、剧情、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表达?尽量不要因“赞精神”而拖了戏剧节奏。来自枣庄的柳琴戏《石榴红了》也有巧思,老爹卖的是石榴,闺女也叫石榴,来拜访的陈强是第一书记,也是闺女石榴的男朋友,一个谈卖石榴,另一个谈追石榴,阴差阳错,啼笑皆非,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喜剧效果,在欢笑中体现了乡村振兴主题和“知识青年”下乡村的带动作用。一点小建议:道具让我有点困惑,花瓶里插着石榴花,说是刚从果园里修剪下来的,一会儿却又端上了石榴果,石榴丰收的季节会有石榴花吗?还是说石榴是在冷库里冷藏的?如果是现实题材,道具也要符合现实,超越现实题材另论。莱芜梆子《生日惊喜》,说的也是一个关于“误会”的故事,李秀莲,李秀珠一字之差,都来菜鸟驿站拿快递,李秀莲是寄件人的媳妇,李秀珠是寄件人几年如一日默默帮助的帮扶对象,寄给李秀莲的生日礼物吊带裙错寄给了李秀珠,却阴差阳错被李秀莲拆开,引起了一场“婚外情”的误会,并在误会的解除过程中让“雷锋”帮扶人浮出水面,结局是一出互相温暖的爱心故事。演员演得够味儿,现场有很多笑声,菜鸟驿站取材接地气儿,快递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哪怕默默做好事都要用快递完成了,菜鸟驿站确实是可能发生很多故事的,民计民生,家长里短,家庭关系,邻里感情,这个地点还大有题材可挖。一点小建议: 秀莲秀珠的衣服像制服,都太过“一本正经”了,色彩也太“莫兰迪”色,不够生活化,老是让人出戏,背景色彩饱和度也太强,不够柔和,不够接地气,既然题材接地气,舞美服装设计也要贴合题材,为什么不能穿拖鞋来拿快递呢?头发也不用烫的那么板板正正吧?多点烟火气和放松感也许会更好。剧 评张淑倩(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导演)吕剧《嫂子》:如果将台阶改为“雪山”,与大屏背景融为一体,会让人看着更可信真实些。柳琴戏《石榴红了》:因“石榴”而产生的乌龙让人捧腹,编剧设计巧妙。大屏设计不美观,四分之一是白墙,有电视柜,也有山水和石榴,让人分不清是室外还是室内。渔鼓戏《闹婚》:编剧构思有特点、有新意,人物丰满、个性鲜明。三位年轻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加上滨州本地方言,相当接地气,配以渔鼓独有的唱和,让观众看了直呼过瘾。莱芜梆子《生日惊喜》:秀莲误会众人,谴责在场人时,这些人都背着身子站着无动于衷,应该有所反馈才合情理。山东梆子《清澈的爱》:由梦境将观众代入到战士们英勇保卫国土的情境,“回顾式”手法运用独到,从开始“设置悬念”,到后来的“解开疑团”,整个构思引人入胜。山东梆子铿锵有力的节奏,很适合植入武戏,而且武场运用恰如其分,将战士们英勇护边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后面战士牺牲后的四个定点光打得有点问题,都是垂直从上往下打的,战士戴上帽子光从上往下打脸上都是黑的,应该稍给些面光。剧 评董德胜(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编剧)展演第二天,精彩继续,轻喜剧是本届的亮点,今晚的五部作品中就包括了四部喜剧作品,这些喜剧技巧运用娴熟,有三部作品运用了“误会”技巧,给演出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嫂子》中战士们错把当地女孩小雪当成了嫂子,引发了一系列的笑话。《石榴红了》中石榴种植大户的女儿也叫“石榴”,所以上门提亲的女婿被误认为是客户,期间发生了许多由误会导致的笑料。《生日惊喜》中因把妻子“李秀莲”的名字错写为“李秀珠”,导致妻子误以为丈夫有婚外情,一场趣味横生的夫妻大战开演。可见技巧的成功运用是多么的重要。剧 评吴楠(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文学编辑)济南市吕剧院带来的《嫂子》,剧中开头藏族老人悠扬的唱腔把观众带到西藏的雪域高原,战士们期待“嫂子”的到来体现了边防战士在单调枯燥的军旅生活中对亲情、对家的渴望,演员的演绎比较生活化,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距离,让观众了解这些最可爱的人。在剧情设计上,大学生小雪出现在哨所,假扮“嫂子”在赠送鞋垫以及战士们误解时没有交代,让人有些难以理解,可在到达哨所前旁白交代一下,可能更顺畅一些;在舞台呈现上,藏族老人与剧中人物并无联接,可否将其用声音代替,而不需要有人物出现。柳琴戏《石榴红了》节奏欢快,剧中因“石榴”产生的误会令人捧腹,此石榴非彼石榴,营造了轻松的喜剧效果。但在剧中父亲“地里石榴的事情不解决,石榴的事情没商量”与前期铺垫的父亲对女儿婚事的着急前后矛盾,建议重新梳理。渔鼓戏《闹婚》是获得笑声和掌声最多的一场小戏,主题鲜明,剧中如吹灯拔蜡等接地气的乡村俚语把观众带入质朴的农村生活场景,演员的步态夸张,非常有戏!剧中每个人物个性鲜明,寡妇瓜蔓儿渴望新生活,但不乏对利益的算计,光棍老年糕做事磨叽,却最终在村长有些霸道却热心的帮助下决心改变,迎接新生活的态度转变的设置合情合理。建议,寡妇瓜蔓儿在剧中的服装可稍微朴素些;舞台背景大屏第一张画面可以更贴近农村生活一些。莱芜梆子《生日惊喜》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构思巧妙。希望在语言上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如李秀莲的人物设置应该在50岁左右,“哇塞”“太傻太天真”不太符合人物年龄,而且有些像小品。在剧中演员的服饰上,李秀莲、李秀珠在剧中一个是家境富裕的全职主妇,一个是贫困的寡妇,建议在服装上可有些分别。《清澈的爱》亮点在团长奋力奔跑穿越时空,用倒叙的方式回顾战士的戍边生活。台上的武戏仿佛把观众带入激烈的边防冲突现场。而最能抓住人的是战士临去世时对亲情的留恋和呼唤,非常打动人。剧中边防战士的兄弟情、战友情、家国情在灯光与乐队的渲染下,比较震撼。团长母亲抒情唱段建议压缩。剧 评王湛(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28号晚上的五部小戏作品涵盖了军旅生活、乡村振兴、扶贫扶志、助人为乐、时事热点等多种题材,舞台呈现也各有侧重,能够看出近些年来各地剧团都在不断地摸索适合自身的戏路,并且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走出多样性的艺术发展道路。昨晚的五台小戏让我思考良多,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而言,我们当然愿意看到更加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但是就戏曲艺术而言,现代戏曲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艺术规律?应该从传统戏曲中继承什么?结合当代的舞台艺术又能创新什么?戏曲的现代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我们继承了传统戏曲中所有的精华,但唯独无法复制戏曲的情境,这是创作队伍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要深入研究开掘的方向。小戏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舞台形式,在选择题材方面,小戏有它独到的优势,矛盾集中、短小精悍,但是需要我们牢记的是,任何戏剧作品始终都是在写人的,一部戏剧作品就是戏剧人物不断“淘金”的过程,“扣子”要系在塑造人物性格上,小戏也是如此。30分钟左右的时间,要不断地给人物设置困境,系扣解扣,相当考验功力,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评价一部戏到底好在哪里,就清楚了。通过第十二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的平台,我认为我们不仅在锻炼优秀的创作队伍,其实也在不断地培养更有专业审美的观众,两者互相促进,也是我们省涵养良性的戏剧生态圈非常重要的一环。剧 评李娟(滨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戏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从要素构成上来说,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个艺术形式缺一不可,共性中有个性,多样中有统一;从创作链条来看,编剧的一度和导演、音乐、表演、舞美等环节的二度密不可分,互为支撑。但是,看完第二场小戏展演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现代小戏打造中的剧本创作问题。我们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但令人唏嘘的是,在小戏打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主题先行、舍本逐末的情况,盲目跟风迎合社会热点,本子未经论证推敲就仓促开排、快速成型,追求“娱乐快餐”式的短期效益,结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投入了相当的财力、人力、物力,却经不起观众和时间的检验,很快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搁置起来。正因此,现在许多基层剧团要么发愁没本子,要么发愁没有好本子,编剧成了稀缺资源。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创作?为谁而创作?如何创作好?其实,主旋律、时代精神与艺术品质并不矛盾,怕就怕图解政策,以牺牲艺术观感、人物个性和剧种特质为代价,使现代小戏陷入“小品 唱”和时政“宣传品”的尴尬境地。这就要求编剧一方面在“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处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避免仅用搜集的原始素材和主观想象堆积戏剧冲突,“为赋新词强说愁”,造成只见事、不见人或者故事、人物两张皮;另一方面要规避单向度的简单、惯性、僵化的创作思维模式,写农村多“光棍”“寡妇”,写乡村振兴就必出现第一书记,写干部就得把唱词当成政策宣讲和宣传口号,几句话就能让人思想转变。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戏曲剧本体现的应是编剧独特的审美创造,那就不应止步于对某种社会热点现象、时事政策的浅表化呈现,弱化戏曲的本体特征和剧种的个性特质。相反,我认为编剧在提高生活素材提炼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回归到那个特定剧种形成发展的历史源流中,回归到现实生活本真面貌的调研体悟中,从这个剧种的成长足迹中发现它的魅力何在,群众基础何来,从而在现实题材小戏创作中更好保护和表达好剧种的独特个性,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统一。颇感遗憾的是,第二场的不少小戏都在剧本的一度创作上存在一定问题。吕剧《嫂子》前半段节奏过慢,悬念铺陈对剧情推进并无多少助益。嫂子因高原反应让小雪代替她继续上山,对于小雪的出现,指导员竟毫不知情,显然不合情理。而在后来接到嫂子电话得知嫂子来不了、出现在哨所的实际是小雪之后,指导员和战士们略显喜悦的人物反应也是不对的。小雪的几段演唱虽然颇为动情,但唱词表达的意蕴过于宏大,现有几个事件所构成的矛盾冲突并不足以将女主角推向情感的极致。“嫂子”虽是主线,但始终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实际只起到了串引剧情的作用,无法达成以情动人、深化主题的效果。其实,不管是让嫂子现身还是让小雪替代出现,都必须让这个女性角色跟战士们真正互动起来,让高原环境的“寒苦”“清冷”与官兵们的乐观坚韧形成对比,让女性特质与军人特质产生碰撞与呼应,用女性初入高原哨所的陌生视角不断的发现问题,不停的寻找答案,始终与事件表象和战士表现形成一种进-退、拉-扯的“角力”,在矛盾冲突中揭示真相,将不同的人物个性特点塑造出来,让情感往深里走,也许会比目前这种剧情设计要好一些。柳琴戏《石榴红了》巧用两重误会设计矛盾冲突,形成了较好的喜剧效果。但是将石榴男友和第一书记集中在陈强一人身上,总觉人物调性有些出离违和,第一书记不是符号化的人物,解决石榴滞销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政策宣讲式的唱词中予以解决。开场陈强是作为男友登门在先,还是以第一书记身份寻求石榴滞销的解决方案在先,我认为还是应该在剧本的整体架构安排上予以重新调整。莱芜梆子《生日惊喜》的主要问题也是在剧情逻辑的合理性上:这种通过匿名寄快件来帮扶李秀珠的方式以及李秀珠接受这种形式的帮扶持续三年时间是否合理?退一步讲,如果将学习用品和米面粮油送到李秀珠家,会与匿名快件寄送产生根本差别吗?同时,还应避免用时尚流行的“网红”语汇遮蔽唱词应该讲求的文学性,只有让剧情和唱词经得起推敲,才能在舞台上真正立得住、走得远。继《村里有个烂筐子》《老邪上任》之后,沾化这次入选的渔鼓小戏《闹婚》延续了现实题材渔鼓小戏的一贯创作风格,高亢、古朴、明快、跳荡的唱腔美感,“帮、打、唱”的独特演唱形式,使得剧种的音乐风格非常鲜明;唱词对白幽默诙谐、充满乡土俚趣,大量使用民间俚语、俗语、歇后语,结合当地方言的词法和句法,几乎一句一个包袱,语言特色非常突出;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统一在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下,不喊口号、不跟风迎合,人物的心理转变过渡自然、层次清晰;戏曲程式化入剧情铺陈和人物形象塑造之中,村长、老年糕、瓜蔓儿三个小人物个性鲜明、鲜活可爱,喜剧性的美学品质背后显示出主创对农村社会情态的深入体察洞悉和对戏曲艺术规律、渔鼓戏剧种传统的熟稔尊重。从技术和艺术层面来看,编剧对这类农村小戏显示出了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但是在这个戏最后才点出的光伏发电这个事成为矛盾冲突最后“解扣”的唯一法宝,让老年糕、瓜蔓儿从为了多领一份救济款而想出“假离婚”下策,几乎无计可施的境地,到直接接过村长拿出来的协议并毫无疑义的签下协议,似乎还是有些过于顺畅了。而对于沾化渔鼓戏剧团来说,其现实题材的渔鼓小戏已形成了系列,具有了稳定的风格特征,在全国打响了小戏品牌。但要防止固化到这一种风格之中,当表现城市题材或移植其他剧种作品甚或排演大戏时是否还能淋漓酣畅的保持和彰显剧种特色?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山东梆子《清澈的爱》展现了迥异于当晚其他几个小戏的艺术风貌。作为这次小戏展演唯一一个以中印边境冲突为背景展现我军戍边将士英勇事迹的军事题材作品,我在观看演出之前着实为其捏了把汗。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开场一束定点光,团长母亲手捧血衣一段唱很有大戏气象,迅速将观众代入情境。山东梆子在音乐、唱腔、程式上的剧种优势在此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唱念做打、文武兼备,男演员的表现令人惊喜。唱词对白则刚柔并济,展现出团长和战士们生活中与战场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战友情、官兵情、母子情、家国情,交相融汇涌动,儿女情长、壮怀激烈,极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部剧目前的问题在于团长抢救之际的时空交错与转换,在舞美灯光上的渲染不够,导致虚实关系不够明确。另外,在展现团长率领战士们向印军高喊“后退”的一幕时,建议在我军官兵的舞蹈动作设计上不要整体向后退步,或可由左右而向前,亦可通过布阵摆布和灯光效果营造铜墙铁壁的群像雕塑质感,形成“官兵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界碑”的寸土不让的壮美效果。最后团长母亲的唱段行腔酣畅、韵味醇美,与开场形成了首尾呼应,声情并茂刻画了一个大情大义的老母亲形象,但是这个唱段是在矛盾冲突和人物情感都已经推向最高潮且收光之后又加以演绎的,这种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美观赏和接受的进程,建议再做优化调整。吕剧《嫂子》剧情简介某团高原哨所,为了配合上级任务,拍摄日常训练生活DV片。其中,必须包括家属探亲内容。全哨所,只有指导员一人结婚,于是,指导员嫂子,为了配合完成任务,在不是上山季节上山。同伴小雪是艺术类大学生,为了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跟踪采访高原哨所战士和家属的生活,一起同行。在恶劣的气候中,生活在内地的嫂子,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无法继续上山。而生长在山下小镇,在内地上学的小雪,依然代替嫂子上山。在配合完成DV拍摄的过程中,小雪看到了战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在枯燥乏味中,和猴子交朋友;背字典,在花盆里种菜的自我成就精神。更被高原哨所士兵忘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决定做出最好的专题片,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原哨所,了解那群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柳琴戏《石榴红了》剧情简介柳琴小戏《石榴红了》讲述的是枣庄某村第一书记陈强,来到女友石榴家中见未来岳父。爷俩见面后,因“石榴”一事产生误会,闹出不少笑话。在了解到未来岳父,是因石榴销路不畅而犯愁后,早已成竹在胸的陈强借机把自己对石榴产业的科学规划和美好前景向未来岳父娓娓道来。陈强的真诚和能力得到未来岳父的赞赏和肯定,不仅消除了误会,身份也从石榴男朋友变成了准女婿。渔鼓戏《闹婚》剧情简介光棍寡妇,一对贫困户,经村长撮合,登记领证。老年糕一恣,竟半路把媳妇撇了,惹得瓜蔓儿赌气离婚,老年糕连哄带劝,总算峰回路转。村长趁热打铁,要其当晚成亲,借此重提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不想,老年糕反将此前怨气一通发泄,恨得村长说:你就该打一辈子光棍!临走,拿出一份救助金。原来,婚后救助金折半。老年糕傻了,瓜蔓儿又想离婚,以拿回双份救助金,可老年糕却横竖不愿再打光棍。火候到了,村长激他道出实情,顺手将光伏发电的事办妥。至此,老年糕二人才知中了村长招数。莱芜梆子《生日惊喜》剧情简介该剧主要讲述李秀莲和李秀珠一个是丰腴的泼辣媳妇,一个是苗条的漂亮寡妇。这一天李秀莲生日,她按照儿子的安排到兼收快递的小超市等惊喜,恰逢也过生日的李秀珠来取快递。于是写着李秀珠名字的快递在李秀莲的莽撞中被拆开了,露出一份进行爱的表达的生日礼物——女士吊带裙。李秀莲热情地给李秀珠牵红线,却揪出了三年来给李秀珠匿名寄爱心快递的是丈夫刘善超!李秀莲为刘善超的移情别恋气恼不已,李秀珠为接受这样的“帮助”羞愧难当,而一直以来替刘善超隐瞒身份的小超市老板刘二杰也感到非常懊恼。正在此时,刘善超和儿子刘晓同赶来,才发现是淘宝中的快递地址出了错,把李秀莲的礼物寄给了李秀珠。误会解除,原来刘山头村的爱心故事是如此温暖而热闹……山东梆子《清澈的爱》剧情简介一尊以身许国的动人群像,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一幅寸土不让的壮丽缩影,一座戍边卫国的不朽丰碑!在中国西面的边境线上,在常年冰雪覆盖的昆仑山下,驻守的解放军以钢铁般的意志艰苦戍边,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巍巍界碑,将豺狼虎豹尽数阻拦。本剧以祁发宝团长和牺牲的四位战士为原型,讲述战士们戍边卫国、寸土不让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中国军人并肩战斗、誓死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