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

1943年12月10日,刘耀梅在阜平县平阳乡不幸被捕。

残忍的日寇为了逼迫刘耀梅供出我党的驻地,及物资的隐藏,是对刘耀梅严刑拷打,火烫、鞭抽、水溺,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折磨她,日寇在寒风刺骨的夜晚,将只穿着单衣的刘耀梅关押在四面透风的柴棚中,意图在精神、身体上全面摧垮刘耀梅,继而瓦解刘耀梅的反抗意志。

面对日寇的酷刑,刘耀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任由日寇怎么折磨,她都不吐露半字,反而是以凶狠的目光,高傲的姿态来回应恼羞成怒的日寇。

刘耀梅无惧日寇任何威胁,为了让日寇明白自己绝不会屈服的,刘耀梅在狱中唱起了革命歌曲:“……大家醒醒切莫再做梦,切莫醉死与梦生,梦生醉死何日才能赶走日寇残暴兵!”。

日寇见刘耀梅如此坚定,顿时就怒不可遏。

眼见寻常的酷刑已经对付不了她,丧心病狂的日寇竟将刘耀梅绑在树上,用刀子一块一块地割下她的肉。刘耀梅一次次昏死,又一次次被日寇泼醒,可是每次醒来,纵然她疼痛难忍,可是却坚定地没有说出一句求饶的话,醒来就痛斥日寇。

就这样,刘耀梅被日寇整整折磨了三天的时间。可是,刘耀梅却没有一丝屈服,精神、身体都饱受摧残的她,始终是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出半句关于我党的任何情报。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1)

见此,无计可施的日寇,恼羞成怒下就将刘耀梅这位女英雄带到上平阳村杀害。

刘耀梅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

像刘耀梅这样革命意志坚定,不惧于敌人的拷打和威胁,为了心中的革命信念,为了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目标,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

今时今日的中国能有今天这般繁荣昌盛之盛况,离不开那些视死如归,满腔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正是他们的努力与奋斗,甚至是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才换来了我们今天这般幸福、安定的生活。

有这么一位女英雄,她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她是在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着新中国几代人。

她就是我党优秀党员,革命女烈士江竹筠。2009年,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2)

评剧《江姐》江竹筠剧照

江姐,原名不叫江竹筠,而是叫江竹君。江竹筠这个名字是江姐1948年不幸被捕时临时改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国民党反对派借着自己的名字顺藤摸瓜追查到与其经常联系的我党地下潜伏人员,从而影响到我党地下潜伏人员的安全。

1920年8月20日,江竹筠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贫穷家庭,家中仅靠几亩薄田度日,生活常常无以为继,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她的母亲很是勤劳,早出晚归,辛勤劳作,这才勉强撑起了这个家。

然而,江竹筠的父亲却不似她的母亲一样勤劳,他很是懒惰,整天是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父亲的无所作为,让性格刚强又勤劳的母亲很是不喜,两人经常为此发生争吵,随着争吵次数的增加,他们的矛盾也随之越来越深,最终彻底爆发。

江竹筠8岁时,她的母亲是再也受不了丈夫的游手好闲,就带着江竹筠姐弟前往重庆投奔兄弟。10岁时,为了贴补家用,江竹筠就到重庆的一个织袜厂当了童工。当童工时,由于江竹筠长得太矮,够不着机器,织袜厂的老板为了让她能顺利工作,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在工作时,江竹筠就踩着这个凳子工作。

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养家的重任,放在寻常人家恐怕早就认命,屈服于命运。可是,江竹筠却并没有因此就认命,她不甘于只是在织袜厂做一个女工,她渴望知识,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做一个自强的女人,因此她边学习边工作,是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汲取无限的知识。

这时,江竹筠的舅舅见她如此好学,便资助她上了一所私立的孤儿院小学。

小学毕业后,江竹筠考入重庆南岸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还在学校读书的江竹筠就常常与同学走上街头,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3)

连环画《在烈火中永生之江竹筠》

1939年,19岁的江竹筠考入重庆中国公学,这个学校在当时可很是不得了,是一所名校,胡适、秋瑾、吴晗、韩念龙、吴健雄、郭虚中等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能考进这所学校的,要么是学霸,要么就是富豪,显然江竹筠是前者,是一枚妥妥的学霸。

同年,江竹筠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江竹筠的入党介绍人就是早于江竹筠一年加入我党的戴克宇(四川省妇联原党组书记、主任),当时戴克宇与江竹筠同在重庆中国公学就读,是同窗好友。

在介绍江竹筠加入我党时,戴克宇曾问她:“入党后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也可能会牺牲!你是否再三考虑过这些问题?”江竹筠回答说:“要革命还怕什么,革命本身就不是什么安乐与享受,我决定入党,就是决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甚至宝贵的生命。”。

入党后,江竹筠原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可以轰轰烈烈地投入到革命运动当中去。然而,这时组织却给了一个让江竹筠意想不到的任务,那就是“潜伏”。潜伏就意味着江竹筠需要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能再随意参加革命活动,更不能说自己是党员。

此时,江竹筠唯一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将自己变成一个普通人,除了自己的同志,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是共产党员。对于江竹筠来说,她向往革命,却也忠于革命,对于组织的安排,她虽然有些沮丧,可却也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无怨无悔。

自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同学们激情澎湃地发表自己对于时局的独到见解,痛斥日寇的罪行时,江竹筠却只能是在角落里静静地听,在内心支持他们,却不能直接呐喊出来,只能是强忍着内心的悸动,不发表任何看法;在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开展歌咏会、话剧表演,向广大学生和群众宣传抗日,宣传革命时,曾经的积极分子江竹筠也只能是努力地克制自己,选择平凡。

这时,江竹筠是牢记党交给她的潜伏任务。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4)

1940年,江竹筠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训练班,并担任学校附近的党组织领导人,秘密组织领导学运工作。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蒋介石单方面撕毁与我党的合作抗日协议,派出7个师约8万人突然袭击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短暂休整的新四军。新四军遇袭后,虽英勇奋战,激战7昼夜,然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成功突围外,少数被俘外,大部都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皖南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严密封锁消息,阻止《新华日报》刊登事件的真相,妄图用谎言来欺骗群众,来掩盖自己的无耻行径,来抹黑我党。

为揭露蒋介石和其领导的国民党的无耻行径,我党决定动用自己的舆论力量,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国民党的丑恶罪行。此时,江竹筠就接到了党组织的任务,那就是将印有八路军和宋庆龄、柳亚子、何香凝等人声明的事件真相的传单散发出去。

当时,为了完成这次任务,避免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她白天就四处去查看合适的放传单的位置,选好位置后,晚上就行动,将传单放在早上选好的位置,并用东西给压好。第二天,学校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这份传单,了解到皖南事变的真相,他们开始厌恶国民党,同情我党。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5)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党组织交给江竹筠的任务,沉稳谨慎的她每次不仅都能顺利完成,而且都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党组织的存在。

因江竹筠的工作能力很是突出,且对我党是高度忠诚,所以我党开始对她委以重任,交付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和机密。江竹筠从中华职校会计训练班毕业后,党组织就将她安排到宋庆龄、邓颖超领导的重庆妇女慰劳总会工作,当然这是明面上的。

江竹筠秘密身份是我党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秘密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同时负责单线联系沙坪坝一些高等学校的党员和新市区内的女党员。

此时,江竹筠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在我党的培养下,她早已是一位老练的地下工作者。每次去学校联系在校党员时,她总会穿一身简单的学生服,尽量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能多平凡就多平凡;向同志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时,江竹筠总是先将文件或指示记熟才出发,不会携带任何有可能让她身份暴露的东西。

1943年5月,党组织交给了江竹筠一个特殊的任务,让她与彭咏梧假扮夫妻,掩护其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彭咏梧时任重庆市委第一委员,负责领导我党在重庆市的地下工作。当时中共重庆市委为了让彭咏梧能够在重庆顺利及安全地开展地下工作,便决定为他找一个女助手,以妻子的身份协助及掩护他开展地下工作。

之后,重庆市委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由地下工作经验丰富,性格谨慎稳重的江竹筠来假扮彭咏梧的妻子。

江竹筠和彭咏梧假结婚后,两人在重庆市机房街的新房,就成为了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在此期间,江竹筠是努力扮演好彭咏梧妻子的身份,从一个“穷学生”成功转变为上层阶级的富太太,不但瞒过了彭咏梧那些金融界的同事,及附近的邻居,甚至连她的母亲都被骗了过去。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6)

彭咏梧,江竹筠与孩子合影

然而,江竹筠的谨言慎行,却还是没有逃过狡猾的国民党特务的注意。

1944年春,江竹筠在一次外出工作时,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和跟踪。此时,江竹筠明白自己已经被特务盯上了,遂将此事上报党组织,询问组织该如何处理。

党组织为安全起见,便决定立即将她调离重庆,转移至成都。在组织的安排下,江竹筠进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就读。当然,在川大学习期间,江竹筠并没有就此中断革命活动,她一直在暗地组织领导川大的学运工作,带领着川大进步学生进行革命。

由于,当时江竹筠的组织关系依然在重庆,还在彭咏梧的领导之下,故而江竹筠常常写信向彭咏梧报告学习情况。

在通信过程中,两人经常相互嘘寒问暖,互诉心事,如此便日久生情,渐渐地产生了感情。

后来,在彭咏梧的申请下,南方局和重庆市委批准其与江竹筠的结婚请求。

1945年,江竹筠回到重庆后,正式与彭咏梧举办了婚礼,结为伉俪。

同年9月2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赢得了最终胜利,将日寇彻底赶出了中国的土地。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喜悦还没过去多久,华夏大地却又再次被内战的阴霾所笼罩。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7)

1946年4月,江竹筠在重庆生下了与彭咏梧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彭云。

同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随着内战的爆发,我党在重庆的地下斗争形势陡然变得严峻复杂起来。7月,党组织决定将江竹筠从四川大学调回到重庆,协助彭咏梧继续开展地下斗争。

回到重庆后,江竹筠奔走于重庆各大、中学,团结进步学生,争取中间分子,一起对抗国民党反动派。1947年2月,江竹筠开始直接领导重庆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学院等学校党的地下工作,并成功在西南学院、女子师院等学校建立起地下党支部。

1947年,由于我人民解放军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打得国民党军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已。此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蒋介石开始变得丧心病狂起来,在战场上打不过我军,国民党反动派便加紧对付我党在国统区的地下工作者,妄图靠这个来打击我党的士气。

鉴于此种局势,为了打赢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中共重庆市委决定创办《挺进报》,用舆论来赢得国统区群众的支持,利用人民的力量来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这时,重庆市委就指派江竹筠和彭咏梧来领导《挺进报》的工作。江竹筠来到《挺进报》后,为了保证《挺进报》的安全,避免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就将《挺进报》的供稿、出版、发行分离开来,避免相互间的横向联系,并将最危险的取送稿件和发行承担起来。

为了保证《挺进报》能够顺利发行,每次江竹筠将报纸领回来,就会在晚上通宵达旦地将其分装,白天就想尽办法地把报纸送出去。

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严格的邮检,江竹筠就想方设法地弄来一些印有国民党财政局和时事新报社两个单位名称的信封,然后用它来专门邮寄《挺进报》。

《挺进报》创办仅仅几个月,就发行了1600多份,在重庆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名声是越来越大,在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群众知道了国民党的腐败与无能,开始支持我党。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8)

同年夏天,彭咏梧出任中共川东临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负责领导下川东一带的农村武装起义,从而配合我军南下的外线作战。而江竹筠则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跟随丈夫前往川东,负责组织领导川东大、中学校的进步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此时,江竹筠的孩子才1岁多,正是最需要母亲在旁照顾的时候,可是为了我党的革命事业,新中国的未来,江竹筠却只能是忍痛抛下自己的孩子,将他交给自己的朋友照顾,是毅然地跟着自己的丈夫来到战场的第一线,为新中国谋一个繁荣昌盛的将来。

离别前,江竹筠和丈夫特意上街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一件儿童大衣和一顶小军帽,并在为他穿好新衣服后,一起照了一张幸福的合影。然而,让谁都想不到的是,这张幸福的合影会是他们给自己的孩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全家福。

1948年1月,彭咏梧率游击队在奉、巫交界的暗洞堡突围时,为掩护同志壮烈捐躯。

江竹筠得知丈夫牺牲后,她心中虽然是万分悲痛,可是为了革命事业,她强忍着内心的伤痛,向党组织请求:“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请求接替丈夫彭咏梧的工作。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9)

然而,在6月14日,由于刘国定、冉益智的叛变,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进了重庆渣滓洞监狱。当国民党反动派得知江竹筠是彭咏梧的妻子,也是我党在重庆地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后,就妄图想从她的口中获知我党在重庆、川东等地区的党组织情报。

但是,无论反动派怎么劝降,江竹筠都无动于衷,不吐露半句我党的情况。在连续三次劝降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反动派便开始对江竹筠动用酷刑。

据当年参与审讯的国民党法官张界后来交代说:

当班的军士把竹筷子拿来,顷刻一把新竹筷子放在江烈士的十个指尖。当班特务军士,两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在烈士的手指上猛夹,江烈士忍着痛,连声喊:‘哟!哟!’弯腰下去站不起来,江烈士顷刻脸都变得苍白,声音也发不出来…… ”尽管疼痛难忍,数次昏迷过去,但江竹筠始终坚定地表示:你们可以整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老虎凳、吊索等酷刑逐一使用,但她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对敌痛声斥责,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

在重庆渣滓洞监狱,江竹筠是遭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对待,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 ,甚至是残忍地将竹签钉进江竹筠的十指。

可是,无论反动派如何折磨江竹筠,江竹筠始终是坚贞不屈,没有说出半句求饶的话,更没有透露出我党的半点情报。“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就是江竹筠面对国民党反动派酷刑加身的态度,对待革命是忠贞不屈,坚定不移。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10)

革命先烈江竹筠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时,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反动派见再也没有机会让江竹筠开口,遂残忍地将年仅29岁的江竹筠秘密杀害于歌乐山下的电台岚垭刑场。

在江竹筠临刑之前,她曾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遗书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地在学习,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养,粗服淡饭足矣。

这份遗书满载着江竹筠对儿子的思念与期盼,也承载着她对革命胜利的坚信不疑。

江竹筠能写下这份遗书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的犯人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江竹筠根本无法弄到笔和墨水来写信。直到有一天,她在吃饭的时候,就趁看守不注意,偷偷藏起一根竹筷,之后把竹筷一端磨尖,将其当做笔,又将棉被中的棉花烧成灰,放入水,做成墨水。江竹筠就用这自制的笔和墨水,写下了这份遗书。

红岩江姐人物原型(她是红岩江姐的原型)(11)

革命先烈江竹筠在狱中写的遗书

新中国成立后,江竹筠的事迹被写进了《红岩》长篇小说中,并被搬上了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影响和激励了新中国几代人。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他们都被江竹筠的英勇事迹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据《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回忆:

当年毛主席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他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

谨以此文致敬革命烈士江竹筠。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因新中国有太多太多像江竹筠烈士这样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功臣,才有我们今时今日幸福安定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