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

正月十五,今天是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元宵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越来越焕发出时代的“味道”,彰显文化范儿。

中国文化和孩子最直接的连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看花灯、吃元宵,这是我想要的也是孩子想要的。既能体现节日氛围,又能表现浓浓亲情的图画故事,是我们给孩子讲世代相传节日的好抓手。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1)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2)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图画书选取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七大传统节日,以讲故事的方式,循循为孩子展现中国节日的博大与绚烂,拉近孩子与民俗文化的距离,帮助孩子了解中国节,树立中国心,体味中国魂。

今天我们讲的《龙的故乡》是一个与元宵灯会相关又有爱的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3)

作者/董宏猷 绘者/于鹤忱

在透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故事里,“龙”,自不必说,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故事中的“春节”“元宵节”“汤圆”“舞龙”“高跷”“龙门”等,亦无不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可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中国元素组合于一个故事之中呢?

爸爸叫大龙,“我”叫小龙女,小龙女要回龙的故乡省亲,但故乡真有“龙”吗?作品一开始就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小龙女来到龙门岛,家家张灯结彩,户户喜气洋洋。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4)

故事以小女孩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家人的团圆生活以及元宵节的民俗活动,爷爷扎龙灯、奶奶包元宵、爸爸舞龙灯,小女孩儿自己也被打扮成采莲女跑旱船,将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表达得淋漓尽致。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5)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6)

故事结尾描写放花灯和“鲤鱼跃龙门”,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整个故事以儿童为本位,从孩子的角度和眼光来描写,读来富有童趣,故事中又隐藏着暖暖的乡情和亲情,蕴含着文化传承的意味和普世价值。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7)

小龙女最后找到“龙”了吗?似乎找到了,似乎又没找到。她梦见自己跃过龙门变成了真正的小龙女。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8)

其实至此,小龙女是否真找到了“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路的省亲,这一路的回望,这一路的找寻,她亲历了这片古老大地上特有的“春节”“元宵节”“汤圆”“舞龙”“高跷”“龙门”,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存在。

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9)

作为中国人,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几个故事都是以儿童的视角,亲切地带着孩子走进节日。

春节时,家家户户扫屋除尘,采购年货,添置新衣,贴春联、挂红灯笼、拜年。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10)

中秋节,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制作了桂花糕、月饼,儿孙们回到家里团聚,一起赏月,共度团团圆圆的幸福时光。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11)

传统节日,不仅包包含着亲情,还有感恩、奉献等美好的情感。关于清明节的故事,也是一个优雅的生命教育故事。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的日子。小小的孩子,并不能真的理解“生与死”。但是,生命教育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题。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12)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传延至今,不仅有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而且蕴藏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也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时逢元宵节,节日快乐。

元宵节的来历和活动习俗(给孩子讲讲我们世代相传的节日)(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