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

倾听之后,必有回响;回响之后,必有灵魂的悸动与升华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

记几位市级课赛评委老师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2)

  “倾听之后,必有回响,回响之后,必有灵魂的悸动与增生。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倾听和回响的过程。心灵的辽阔与广大,源自于倾听的范围与能力,听什么,如何听,听到什么程度,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了灵魂的宽度与广度,深度与高度。提升自我倾听能力的过程,就是拓展自身精神边界和灵魂疆域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博士在《倾听着的教育》一书这样写道。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3)

  从2012年开始,由平凉市教育局组织主办,市教科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承办的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有效搭建交流平台,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周内,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竞赛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数学学科)正在崆峒区两所学校(平凉市实验小学、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在全程赛课期间,不但在讲台上展示了数千教师的优秀教学风采,引领了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和课程改革,而且彰显出数百名优秀评委老师的教学魅力。为此,小编特意以介绍几位评委老师的方式,与读者诸君分享市级赛课中的一个关键团队-------评委组。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4)

  (一)乐于奉献的高老师昨天,在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举办的高中数学学科赛点上,上午8:00至中午12:00,4位评委参与的赛课安排和评委培训会,下午2:00开始连续听了17名参赛选手17节课前说课,并开展了17位教师说课评课的评分工作。当我和4位评委老师走出赛课的教室时,外面已经一片漆黑,秋风瑟瑟,寒气袭人,踩着脚下的落叶疾步向平凉实验中学的餐厅走去。这时来自平凉一中的评委高瑞宁老师对我说:“我就不用吃饭去了,我得赶回去学校去,利用晚自习可以上课。”我说:“学校餐厅已经准备好工作餐了,吃过再走吧。”她很坚决地说:“真的不用了,现在已经6:50了,7:10晚自习就上了。”我说:“那你晚餐怎么办?”她说:“等上完两节课后,我抽空吃点就行了。”还没来得及我回复,她已经边说“再见”,边向学校门口跑了过去。  看着高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似乎也跟着高老师走进了平凉一中的校园。抬眼望去,窗外已是暮色沉沉,夜幕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校园,然而教学楼里灯火通明,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学习,老师们或滔滔不绝地讲解、或循循善诱的个别辅导、或全神贯注地约批阅试卷、或俯身讲桌备写教案…….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5)

 我再次想到了前不久发的简讯:《百年老校平凉一中再创新高》。2019年高考成绩揭晓,平凉一中一本上线775人,其中应届生644人,上线率70.6%,较去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 ;二本上线1204人,其中应届生912人,上线率100%。600分以上63人,其中理科43人,文科20人。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平凉教育教学领域中,正因为有成千上万个如高老师这样的爱岗敬业、孜孜不倦、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老师团队,才能持续地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也正在开创平凉教育的美好明天!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7)

(二)完美至上的郑老师上周,泾川高中语文赛课期间,来自灵台一中的郑春红老师承担高中语文评委工作。尽管课赛工作已经结束,郑老师已经踏上语文讲台,继续他正常语文教学工作;但作为评委的郑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彩的课堂点评的场景历历在目。每节课的点评郑老师都会语出惊人,效果绝佳,掌声不断。郑老师的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语言风趣幽默而精准到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8)

  郑老师在点评王文韬老师(庄浪四中)的一节课时,他说:“本节课放得开手、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收得住场。具体表现:一是放得开手。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学生问答人数12人,学生上黑板书写4人次,小组合作学习四次;二是弯得下腰。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期间,老师主动个别辅导,亲切对话;三是抬得起头。一首嘹亮的歌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充分展示个人风采,提高了教学效果;四是收的住场。在“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组织形式,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又通过合作探究实现了合作、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9)

  同时,郑老师提出建议:尽管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清晰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学方法、效果也很不错,但有几点值得商榷。一是采用“清唱歌曲”导入,引人入胜,但在歌曲和本篇课文《说“木叶”》的过渡衔接上要下功夫;二是关于合作学习的问题,本节开展了四次随机的合作学习,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合作是必要的,哪些合作是无效的;三是要处理好整体教学与个体辅导的关系,当点名要求4个学生上黑板书写时,台下的同学不能仅是观望学习,必须有适当的学习任务。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0)

  王老师不无感慨的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次课赛不仅收获了获奖的成绩,而且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环节的教研活动,收获了教学的最大成长!”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1)

(三)博学多才的雷老师还是在泾川县语文课赛期间,高中语文组的评委组由马永锋(泾川一中)、郑春红(灵台一中)、雷恒星(静宁成纪中学)、潘冬子(平凉五中)等四位老师组成。马老师作为评委组长,不仅全面负责课赛评价工作和总结报告的撰写,而且工作期间驾车接送评委组成员,在工作中团结协作确保任务完成,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组员。郑老师的精彩点评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潘老师青年才俊,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还有十分难忘的雷老师,早年毕业于平凉示范,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师德高尚,堪称模范。雷老师在课赛结束,相互道别时,不无激动地说:“我们有缘组成这样一个老中青结合的评委团队,相聚是缘,惜缘是福。返回后,我会给大家寄静宁苹果的!”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2)

  雷老师是泾川教育局副局长李旭勤的老师,李局长在见面后的当天晚上便写文章《梅花镇.时光易老》,以表达他对雷老师的感激之情。 李局长文章中说:“当有一个评委居然一口叫出了我的名字,我没有惊讶,因为我几乎在对面的瞬间就也认出了-------尊敬的雷恒星老师,黝黑的脸庞,深邃的眼神,苍老但依然英俊刚毅的脸庞,这正是我初中带我三年的班主任,教授我三年语文的雷老师。顿时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是愧疚、是激动、是感激。愧疚的是自从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雷老师,激动的是今天又能够在这里以一种工作的方式见到恩师,感激的是雷老师是我人生里的记忆最为深刻的老师,我现在会写一点点文字,最早的激励来自于他,最早的兴趣来自于尊敬的雷老师。”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3)

  李局长文章的结束时,饱含激动地说:“有落叶在空中翻飞,这秋风,不好意思地变得温暖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雷老师埋藏在我心中的种子已经结出了果实,不管丰硕与否,我依然记得,尊敬的雷老师在我前行的路上,曾经埋下了这么一颗种子。”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4)

  在我刚要发出此文时,收到了雷老师的微信,微信中文字是:“请告知你的地址,我准备给你寄一箱苹果;同时,自己作评委工作的热情不减,思考颇多,乘兴写了一篇关于课赛的心得体会名为《泾川课赛赋》。”我欣喜之余,回复雷老师短信: 苹果确实不用寄,深情厚谊已收到。评委点评展风采,诗赋美文抒情怀。下面,用雷老师的《泾川课赛赋》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画龙点睛,倍感欣慰。

倾听时内心美好而安静(倾听之后必有回响)(15)

  泾川课赛赋

成纪园丁

泾州故郡,山川形胜。
王母巍巍,泾汭溶溶。
金秋佳期,桐黄枫红。
七区精英,荟萃三中。
听说赛评,同磋教功。
各展绝技,异彩纷呈。
崆峒二娟,温婉如风。
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水洛三士,知广识丰。
旁征博引,情趣横生。
华中文斌,质兰姿松。
侃侃而谈,腔圆字正。
泾中石孙,披文入情。
因势利导,务实持重。
景秀岳蓉,亲和热诚。
纵情挥洒,师生相融。
玉立婷婷,弓长若虹。
娴静优雅,举重若轻。
于师贵红,年逾五旬。
老当益壮,学法实用。
帅师晓琼,营氛设境。
如歌如泣,震撼心灵!
评者四师,潘马雷郑。
坐谈听评,不辞劳辛。
妙点细议,力求精准。
推心置腹,如坐春风。
名师指导,全程莅临。
观课谈课,送宝传经。
主任三及,指挥若定。
舌绽莲花,文思泉涌。
统筹组织,示范引领。
三中教工,保障后勤。
见贤思齐,他石我用。
同心协力,共襄成功。
建国君民,教为根本。
教书育人,同仁使命。
教者之路,诗意修行。
春风大雅,秋水无尘。
切磋琢磨,辐射带动。
砥砺精进,不负初心。

图文原创:曹三及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