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儿童脾胃的按摩穴位(家有脾胃虚弱的孩子)

杭州日报讯 胃口不好,无精打采,前两天,看着2岁大的女儿妞妞,妈妈王女士焦急万分,带着孩子到市红会医院求助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改善儿童脾胃的按摩穴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改善儿童脾胃的按摩穴位(家有脾胃虚弱的孩子)

改善儿童脾胃的按摩穴位

杭州日报讯 胃口不好,无精打采,前两天,看着2岁大的女儿妞妞,妈妈王女士焦急万分,带着孩子到市红会医院求助。

气温一高,原先活泼可爱的孩子蔫了,这是怎么回事?市红会医院小儿推拿科主治中医师陈梅兰经过问诊和检查,找到了原因,妞妞很可能是“疰夏”了。

入夏后活泼的孩子突然萎靡不振

“入夏后,杭州的天气越来越热,女儿的胃口也没以前那么好了,问她哪里不舒服,也说不出来。”王女士想带妞妞出去玩,但孩子的表现与往常相反,兴致全无。

这两天天气闷热,妞妞的食欲更差了,王女士着急了,带着孩子到儿科做了检查,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

无奈之下,她带着孩子到小儿推拿科寻求帮助。陈梅兰检查分析后,考虑妞妞可能是“疰夏”了。

“最近像妞妞这样的患儿挺多,入夏后天气炎热,老人、小孩或一些体虚者,尤其容易出现各种不适。”陈梅兰说,“疰夏”是中医上的说法,主要是感受到暑热之气,出现乏力倦怠、眩晕心烦、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多汗或低热等不适症状。这样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多数都查不出什么疾病,一旦天气凉爽或入秋后,症状就会自行改善。

为了改善妞妞的症状,陈梅兰为她安排了推拿治疗。三次推拿后,妞妞的胃口有了明显好转,看到又活蹦乱跳缠着妈妈陪玩的女儿,王女士的心终于放下了。

一两岁的孩子最容易“疰夏”

“婴幼儿时期尤其容易‘疰夏’,一般1到2岁的孩子多见。中医称之为‘小儿夏季热’,西医称为‘暑热症’。”陈梅兰提到,气温升高,孩子的汗液分泌减少或缺乏,机体产热或散热失调,体内电解质也会失衡,“一些体质虚弱的孩子遇上暑热,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自然会引起‘疰夏’。加上胃液、胃酸分泌随之减少,食欲和消化也会受到影响。

中医将“疰夏”分为两种:湿困脾胃型,表现为饮食不振,精神倦怠,四肢困重,常常伴有低热,大便黄臭;脾胃虚弱型,表现为精神萎靡,口中无味,胃口较差,四肢无力,大便稀薄。

“根据小朋友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一般以脾胃虚弱型的疰夏更为常见,往往呈现出胃口差,精神欠佳,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陈梅兰经常安慰孩爸孩妈,等病症痊愈后,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手掌穴位按摩、捏脊可强健脾胃

当孩子出现了胃口差,精神不佳时,父母要留意哪些问题呢?

陈梅兰提醒,首先要注意,出现这些症状时,不仅仅只有“疰夏”,因此不可盲目跟风治疗。应该先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一旦确诊为‘疰夏’,家长们就要引起注意了,中暑往往会随之而来。在检查排除孩子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后,可以到医院做小儿推拿缓解症状。”最近一段时间,陈梅兰的诊室里,几乎都是来做推拿的孩子,这种外治的方法,可以改善胃纳欠佳、精神萎靡、低热等症状。

平时,父母们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儿穴位保健法,在家给脾胃虚弱的孩子推拿。“每天旋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脾经穴300次,按揉板门穴50到100次,顺时针按摩内八卦100到500次,捏脊9遍。”陈梅兰以自己的手掌做示范,脾经穴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内八卦穴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的圆周上;脊柱穴在后正中线上,自第一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进入炎热的夏季后,孩子们都爱吃寒凉的冷饮,或贪图空调房的凉快。但孩子脾胃虚弱,肺气虚,寒凉食品极易造成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温度较低的空调房也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市红会医院推拿科主任汪芳俊提醒孩爸孩妈:切忌贪凉,保证孩子每日适当运动出汗,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进食寒凉辛辣的食品。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入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