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植物人的呼吸机(六管齐下唤醒植物人)

拔掉植物人的呼吸机(六管齐下唤醒植物人)(1)

本版撰文

记者常辉

说到植物人,很多人的认识仅仅限于电视剧里的情节:或者是患者久久不能苏醒,家人常年陪伴在用机器维持生命的患者身边;或者是昏睡了很多年的患者,奇迹般地活过来。遗憾的是,电视剧里并非真实的生活。郑大五附院康复科博士、副主任医师李哲说:“进入植物状态超过一年,苏醒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能再次苏醒的只是极个别的个案,所以万一进入植物状态就要及早治疗,不然,再继续维持下去,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很大的损耗。”

患者在进入植物状态后半年内,最迟一年内治疗效果最好

什么是植物人?为什么叫植物人呢?李哲解释说:“老百姓常说的植物人,医学上叫做"植物状态",脑细胞的损伤导致人进入一种类似植物的状态,即有稳定的生命指征,心跳、呼吸等,可以睁眼、闭眼、睡觉,但是只有最小的意识状态,就是对外界缺乏感知和交流,比如你说,吃饭吧、起床吧,他无法对此做出回应。进入这种状态一个月以上没有恢复意识,医学上就判定进入植物状态。”

很多人都知道,脑外伤是最常见的导致植物状态的因素,比如车祸撞击等,另外,严重的脑炎、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严重的脑血管病也会导致植物状态的出现。“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是导致中风,但严重的有大量脑出血、大面积脑梗的患者也可能发生植物状态,因为它导致了脑细胞长时间缺血缺氧,于是大量凋亡。”李哲说。

在一般人的常识里,植物人苏醒是小概率事件,对此李哲也表示认可:“目前来说,植物人还不可能救一个醒一个,治疗效果确实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传统的方法,比如口服中药、传统头皮针灸等,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但随着人们对大脑和脑细胞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手段被应用到植物人促醒方面,治疗效果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但要注意的是,治疗一定要越早越好,一般情况下半年以内、最迟一年内治疗,苏醒几率最高,超过一年,苏醒几率就会大幅下降。”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研究认为,脑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每一类脑细胞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但现在人们发现,脑细胞死亡后还有再生功能,只是再生功能很差,而且周围有相似功能的细胞可以替代原有脑细胞的功能,进行功能重建,所以,越早治疗,激活这些细胞再生、重组,治疗效果自然就比较好,耽误时间久了,完全死亡的细胞越来越多,死亡的细胞形成一个像围墙一样厚厚的瘢痕,再生的细胞也无力跨越,功能重建就难如登天了。

苏醒案例:治疗半年,从植物人到能上班;治疗一年,植物人恢复如常人

李哲给记者讲述了很多个治疗后苏醒,并且各方面功能恢复很好的例子,记者选择了其中两个:

李某是禹州税务工作人员,一次出差途中遭遇车祸,治疗两个多月,生命指征稳定,但意识非常弱,而且四肢瘫痪。“他也睡觉,睡醒了睁开眼,偶尔也能跟你对看两眼,还能笑一下,有时候家里亲戚来看他,走的时候他眼睛还一直跟到病房门口,但一直就这样,也再没有好转。”来到郑大五附院的时候,他的家属这样描述。李哲说,有时候睁眼、有时候闭眼代表他有睡眠周期,这种似醒非醒的状态是一种好转的表现,但传统的治疗很多只能达到这种效果就再没有进展了,这是最给家属希望,又最让家属失望的事情。但既然有好转,而且时间还短,患者身体条件也好,治疗还是有希望的。于是,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让他住院治疗。

“慢慢地,他醒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从每天五个小时,到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家里人开始轮流跟他说话,再后来的一天,他对我们跟他说的话有反应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教他吃饭,再后来,四肢有反应了,我们就继续给他一边治疗,一边配合康复锻炼,先在床上锻炼,后来下床锻炼。本来都不抱啥希望了,这真是救了俺一家。”患者苏醒后,家属逢人就说:是郑大五附院康复中心挽救了我们家,给了李某第二次生命。碰到类似的病人就告诉他们:别犹豫,别耽搁,快去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早去早好!治疗半年后,李某重回工作岗位。

小巧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在工作前的旅游中遭遇了车祸,进入植物状态,啥也不知道,四肢完全不能动,这对一个刚把女儿养成年的母亲来说实在是山崩地裂一般的打击,后来在网上查到了郑大五附院,来到这里治疗。小巧恢复很快,先是运动功能恢复,然后吃饭、吞咽功能恢复,半年后,语言功能也慢慢恢复了。“半年以后出院回家,继续一些治疗,当时走的时候,语言功能恢复地还不是特别理想,说话还比较慢,还有些含糊不清,到了半年以后回来复查的时候,小巧已经恢复得跟常人无异了,听说还顺利找到了男朋友,就要结婚了。”李哲回忆说。

六种治疗方法综合应用,大大提高苏醒几率

对于郑大五附院康复科目前应用的特色、综合治疗方法,李哲做了详细的介绍:“之所以目前植物人促醒方面效果不理想,就是还没有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百分之百有效的方法,所以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我们是多管齐下,目的就是最大效果、最安全地刺激大脑,激活脑细胞,重建大脑功能。”

1.高场强经颅磁刺激。李哲介绍,很多临床心理科对这种治疗并不陌生,美国FDA批准它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但与他们不同的是,他们采用的是低场强的磁场刺激,而对于植物人促醒,则需要能量更强、更深入的刺激,我们所采用的是高场强的磁场刺激,磁场刺激不同于电刺激,它几乎可以无衰减地作用于大脑深部,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功能区域进行深入的刺激,较高的场强对大脑特定区域的刺激更有效,激活更明显,场强太低无异于隔靴搔痒,之前之所以没有应用是设备的冷却技术达不到,不能达到治疗所要求的频率,但现在我们采用的设备完全可以达到治疗要求。

2.腹针治疗。腹针其实也是针灸的一种,我们常见的是在头皮或肢体上扎针,但研究发现,腹部有很多神经递质与大脑一样,所以腹部有“肚脑”之称,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足底有全身的“反射区”,在足底按摩可以保养全身脏器,所以在腹部施针,大脑也有相应的“反射区”,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唤醒、激活大脑神经细胞、神经递质的作用。“之前腹针应用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上,但用在植物人促醒方面,我们还是领先的。”李哲说。

3.科学配比药物。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药物的选择、配比以及药量的掌握需要非常科学、精准。“我们首先要选择营养神经的药物作为基础,这好比把土壤翻松,给贫瘠的土地施肥,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用一些有激活作用的促醒药物,但这种药物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个度,我们要让它兴奋,又不能太兴奋,就好比我们身体虚弱的病人,要做必要的锻炼来帮助康复,但过度锻炼身体是不能承受的。脑细胞也是同样道理,在很脆弱的时候要慢慢地、逐步强化刺激,不能一下子过度刺激,这是非常需要经验的。”李哲说。

4.高压氧。“高压氧在神经内外科疾病方面应用非常普遍了,它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为脑组织受损后就像遇到了山崩,给山上供给的路线都被阻断了,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建立新的道路,也就是侧枝的血管、神经等,但这些侧枝都是"羊肠小道",供给能力太弱,通道的压力大了,容积率就大了,通过的血液量、氧气量就多了,可以加速脑细胞的修复。”李哲解释说。

5.亲情疗法。就像我们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对于进入植物状态的患者,家人都会经常跟他说说话,医生也非常鼓励这种做法,这并非仅仅作为情感的出口,而是出于治疗的考虑。因为研究证明,植物人对听力的敏感度要高于对其他类型信息的敏感度,所以持续不断的听力刺激也是唤醒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家属要像对正常人一样和他聊聊天、讲讲故事,但要注意说话语速:与植物人患者交流的时候,说话语速要慢,语调要温和,多重复。还可以给患者唱歌:可以经常给病人唱一些歌,尤其是患者平素喜好的歌,唱的时候要充满情感,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是否在注意听。我们可以给患者戴耳机,让其听熟悉的音乐、幽默故事、亲人的呼唤等声音。音量以常人能听清且感觉舒适为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患者的环境中放置明亮的图片、招贴画和熟悉的照片等,进行视觉和记忆力催醒治疗。视觉的多样化是重要的,要让患者坐在病房内的不同位置,这将加宽视觉刺激,还可以用患者病前喜欢的电视节目来进行视觉刺激。

6.康复锻炼。“跟所有的中风患者一样,植物人也非常需要康复锻炼,比如我们在治疗等待苏醒的过程中要做好患者的关节、肌肉锻炼,为的是让关节不变形、肌肉不萎缩,不然患者醒来后,这些功能还是丧失了,促醒就失去意义了。对于植物人来说,康复锻炼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大脑支配外周运动,也就是大脑让我们伸手、抬脚,但现在为了锻炼大脑功能,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有规律的外周运动来反过来刺激大脑,也是对大脑刺激的一种形式。”李哲最后强调,“同样是做康复,但效果却可能天差地别,比如康复锻炼的动作设计、幅度要求、锻炼频率,都必须科学规范,一旦做不好,随便搬搬腿、拉拉手,不但达不到刺激大脑的作用,反而可能让患者肢体受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