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农村贫困户(宜春市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经过8年持续奋斗,宜春市现行标准下16.4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困扰宜春市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西宜春农村贫困户(宜春市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1)

1月5日宜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漆海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宜春市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省市县1257个单位开展定点帮扶,7394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常年驻扎在一线,心贴心结穷亲、实打实解难事、点对点拔穷根。社会各界不分内外,290家民营企业(商会)投入帮扶资金1.5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83个,带动贫困人口3.44万人。宜春市还培育了创业致富带头人2834名,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在宜春大地生根开花。

铜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伟峰说,铜鼓县贫困发生率达到9.88%,全县共有27个贫困村,其中高桥乡英溪村贫困发生率为29.48%,位列全省第一。截至2020年底,铜鼓县27个贫困村顺利退出,3431户10434名贫困人员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向历史和铜鼓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万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袁常青说,万载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深度贫困村脱贫摘帽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立下愚公志,下足绣花功,举全力攻坚,2018年16个深度贫困村摘帽退出,剩余14个村在2019年实现全部退出,30个村贫困发生率从高峰期的16.8%下降至0,2091户6382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全县人员、力量、帮扶政策都向深度贫困村倾斜,30个村累计落实各类项目1291个,投入资金4.92亿元。

全县共建设集中安置点61个,搬迁2061户7388人,其中贫困户有1537户5320人,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50.7%,县扶贫办因工作突出荣获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易地扶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奖。

让贫困群众告别了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的困境

宜春市严格落实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资助金7.43亿元,资助贫困学生110余万人次,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针对因病因残等特殊困难学生,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等活动,求学路上“一个都没有少”。

宜春市构建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和政府兜底“4 1”保障线,累计报销住院医疗费用17.87亿元,确保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付比例始终控制在10%的适度比例。

宜春市对农户危房做到“应改尽改”,投入财政资金4.9亿元,让所有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房、放心房,圆了安居梦。

宜春市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入资金5.83亿元,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220处,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100%,整体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让贫困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实现村村都有“摇钱树”

宜春市获得产业发展扶持贫困户5.72万户,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264元。“地下有药、树上有果、空中有蜂、笼中有禽”成为宜春特色产业多业态融合、立体化发展真实写照。通过实行“搭建六类新平台、完善一套保障机制”的就业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13105.31元。

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10583名贫困人口“乔迁新居”

宜春市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铜鼓县的经验做法获得国家评估核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筑牢脱贫攻坚工作根基

宜春市坚持把55个深度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将政策、资金、项目、力量等集中倾斜到这些地区,选派55名新任副县级干部担任深度贫困村扶贫特派员,明确深度贫困村不摘帽不转正、不撤兵;统筹各类资金4.18亿元,集中全市力量坚决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宜春市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98亿元,实现贫困村组道路硬化、建制村通客车、动力电到村、行政村通网,以及村综合服务平台、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全覆盖。昔日的贫困村被阡陌纵横的田地、白墙青瓦的住房所覆盖,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宜春画卷徐徐展开。宜春市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的“脱贫后怎么办”问题,探索出台系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监测帮扶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彻底消除了911户2761人边缘易致贫户、412户1241人脱贫不稳定户的致贫返贫风险。全面建立了防贫保险机制,购买保险金额938.75万元,惠及30.01万人,有效兜牢底线。

从技术、用工、融资、销售等入手,实行点对点帮扶

宜春市保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定力和耐力,从技术、用工、融资、销售等入手,实行点对点帮扶,让7.68万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占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112.30%;出台促进扶贫车间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吸纳贫困劳动力2591人;增设扶贫专岗,吸纳贫困劳动力15345名。宜春市通过提高生产奖补标准、稳定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措施,帮助4440个扶贫经营主体、217个扶贫龙头企业100%复工复产。

通过线上线下活动销售扶贫产品

宜春市运用“供销e家”“邮乐购”等平台,组织开展“首届电商扶贫直播网购节”“首届‘双扶双进’购物节”“扶贫优品进万家”等线上线下活动,认定扶贫产品1949个,销售扶贫产品11.64亿元,消费扶贫江西馆直连直报金额、线下直连直报覆盖率均居全省前列。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