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

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1)

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2)

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把北洋舰队当成自己的私家船队,生怕折了老本,结果反而输了一个干干净净。李鸿章知道战争迟早要打,和刘坤一等人比起来,他的作战思想还算先进,但是三个方面的主观因素制约了他的眼界。

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3)

李鸿章中年就扬名立万,是清朝打仗最多的大臣之一,论作战经验他很丰富,但就是这些经验让他成了“过气”战争网红。李鸿章的作战思想师承曾国藩,讲究“以 静 制动,以 主待 客,后发 制 人”,并不喜欢主动出击。李鸿章看待海战就像是围剿捻军,战术选择上都选择最万无一失的那种。他从“ 往堵 敌国海口”和“自 守 口 岸”两 种 战 法中 选择 了“自守法”(这是他自己的战术总结),抛弃了主动进攻敌人的策略,认为只要防守住京畿和江南赋税重地即可。在具体防守战术上他又从“ 守 定 不 动 法 ”和“ 挪移 泛 应 法 ”中挑选了 最 不 需 要 运动 作战的“ 守 定不 动 法 ”,认 为 日 军也 会 像 自 己 一 样用军舰当守门员,“ 彼 之 防 护仁川各 海 口,与我 之 防 护 北洋 各 口 情事 相同”。李鸿章当年和捻军作战时有财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因此只需要把对方限定在一定作战区域内,就可以耗死对方,但是日本人真的不是捻军。

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4)

李大人不主动出击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更喜欢传统的伐谋、伐交,不喜欢海上决战。李鸿章虽然带兵经验丰富,但是他很少亲临过一线战场,在国内打内战时,他往往能够在战场外施展出一些传统计策取得胜利。这也奠定了他的自负,他认为谋略可以解决战争。在甲午海战前,他就大张旗鼓地恐吓日本,“会 哨 东瀛,常 有 兵 轮 往来,藉 可 壮声 势而 戢戎 心”,试图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李大人不敢决战,却老想着杀人诛心,结果真遇到了二愣子一样的日本海军,反而麻爪。日本海军挑起战争后,李大人认为“倘 与 驰 逐大洋,胜 负 实未可知”,“海 上 交 锋,恐非胜算.”,一厢情愿的推论出“ 不 必 与 彼 寻 战 ,彼 亦 虑 我 蹑其后”,坚决反对丁汝昌主动出击的提议,拱手让出了制海权。

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5)

李鸿章不喜欢主动出击的第三个因素就是他“ 以 陆为根 ”,把海军军舰当作了能跑路的炮台。军舰加炮台是当时洋务派大佬们的一致看法,张之洞也认为 “大敌 来 则敛 船依 台,入口 自 防 ,小敌 来则 纵 船 出 洋,横海邀截”。但李大人过分看重炮台的防御功能,并不让军舰配合炮台进行机动作战,要炮台像保姆一样替自己守住军舰,把军舰栓在炮台旁边,哪怕有良好的出兵机会也坚决不允许军舰主动出击。日军进攻 旅 大 要塞前,选 定 花 园 口 登陆,日本海陆军3万多人在,连同自重用了12天才完成了登陆,丁汝昌等人接连上书请战,李大人就是不答应。旅大要塞被围攻后,李鸿章就立刻下令北洋水师跑路。

甲午战争头号罪人李鸿章(晚晴战争达人)(6)

长江后浪推前浪,李鸿章本来就不是海战人才,他的作战经验已经落后于时代。北洋水师却被他当成了私军,他的保本打法,最后把北洋水师赔的干干净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