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木兰围场在什么地方(话说乾隆的木兰秋狝)

本号前文说过,清帝国,是庞大的同心圆体系,包括很多层次,以皇宫城亦即紫禁城为核心,从内向外,依次是:皇宫城亦即紫禁城,皇城,顺天府内城,顺天府外城,直隶省,其它各省,边疆各区,各附属国,等等。

京城六十平方公里,已经很庞大了,而在京城以南,则是巨大的二百平方公里的南苑猎场。

而在更外围的承德府,则有着更遥远的皇家猎场——木兰围场。

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那一带开辟了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

清初,并无承德,那里只有热河上营村,一个几十人的村子而已,非常荒凉,但是,草木繁茂。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为了到木兰围场行猎方便,清廷于是在热河上营村一带,修建热河行宫,人口与日俱增。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称为避暑山庄,标志着热河进入了发展期。

1711年,康熙五十年,热河上营已经是“聚民至万家”的大集市了。此后,为追随皇帝每年到此避暑,各满蒙王公、朝廷大臣,都争相在此修建府邸宅院,商业随之高速发展,市井行人杂沓,车马喧嚣,酒楼茶铺鳞次栉比。

1723年,雍正元年,设热河厅;1733年,热河厅升级为承德州,昭示该地承受皇帝恩德之意。

好大喜功的乾隆即位,开始常来常往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在谕旨中说:“热河地方,朕每岁秋狝,先期驻跸,数十年来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桑繁殖,市肆殷闻,皇祖诗云聚民至万家,今则不止于万,俨成大邑矣。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六十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遂将承德州升级为承德府,承德成为当时仅次于京师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当时清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来此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清朝的木兰围场在什么地方(话说乾隆的木兰秋狝)(1)

承德避暑山庄

清朝的木兰围场在什么地方(话说乾隆的木兰秋狝)(2)

避暑山庄

诸清帝到承德,除了避暑、议事,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去木兰围场打猎,以保持尚武精神。

木兰围场,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一带,位于避暑山庄以北二百十九公里,那里有草原,有森林,还有湿地湖泊,野生动物不少,很适合行围打猎。

清朝的木兰围场在什么地方(话说乾隆的木兰秋狝)(3)

木兰围场在北方

清前半期,皇帝每年夏季,都要在避暑山庄避暑,随后的秋季,则接着率王公大臣与八旗军,到木兰围场举行射猎,史称“木兰秋狝(XIAN,三声)”。在清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清朝的木兰围场在什么地方(话说乾隆的木兰秋狝)(4)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主要有两大目的:狩猎,演武。

木兰围场很大,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七十二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各围大臣,率领骑兵,合围形成包围圈,并逐渐缩紧包围圈。清步兵则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也为夺偶而至,而其他野兽如野狼等则为食鹿而聚拢。

等野兽密集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随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狝图》,描绘了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近一个月。围猎结束以后,在张三营行宫,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各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

清朝的木兰围场在什么地方(话说乾隆的木兰秋狝)(5)

乾隆木兰秋狝

康熙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场,有其政治目的,此举具有战略意义。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卫京津,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清帝每年都要在木兰围场,以行围狩猎的方式演练八旗兵,从而达到控制蒙古、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这时的木兰围场是承德避暑山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兰秋狝,成为满清皇室的祖宗家法。

1690年,康熙率军,在木兰围场以北的乌兰布通,击败了自天山北路而来的准噶尔汗噶尔丹。

明朱棣,将生活在南苑的百姓赶走,修建了南苑皇家猎场,同样,满清对于皇家猎场木兰围场,也是非常严格地进行看守,自康熙至嘉庆的历代皇帝,包括从未到过木兰围场的雍正帝,都曾严令“民人不得滥入”,“禁樵牧”,“禁伐殖”,并派八旗兵严加看守。

对于围猎,也是有计划地对猎场进行维护,每次秋狝只择其中的十围进行狩猎,其余各围则是休养生息,使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恢复,不过度,不滥捕滥杀,在每次木兰秋狝时,都严令随行军骑“遇母鹿幼兽一律放生”,设围时留有一缺口,令年轻力壮之兽得以逃生。每次围猎结束的形式,都是“执事为未获兽物请命,允其留生繁衍,遂收兵罢围”。

皇家猎场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并且占据了大量民生资源,因此,明时期的仁宗宣宗,废止了南苑猎场,交还给百姓居住,但满清时又重新兴起;而木兰围场,则于清道光时废止,同时废止木兰秋狝。

至于南苑猎场,则已在嘉庆时废止。

1826年,道光三年,木兰围场开围,允许百姓入围垦荒。

清末,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其树木用作建材,同时,毁林造田,增加了农业耕地。

木兰围场废止后,避暑山庄继续使用,因此,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在那里去世,恭亲王奕䜣打发走英法联军,赶到避暑山庄,与慈禧密谋,随后发动了政变,在辅政八大臣赶回北京时,将其逮捕,慈禧随即夺权,满清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